中国海军首艘航母“辽宁”号返回大连造船厂已经有一个多月时间,与“辽宁”号航母并排作业的还有中国海军首艘国产航母。根据公开报道,首艘国产航母正在进行的是首次海试归来后的检修和进一步舾装,那服役5年多以来第二次进入干船坞的“辽宁”号航母这一个月在干啥呢?
日前,以色列商业卫星公司发布了一张“辽宁”号航母在大连造船厂干船坞内进行翻新工作的卫星照片,这张照片拍摄于2018年8月6日。从卫星照片来看,干船坞中的“辽宁”号飞行甲板2/3的区域都在进行施工,只有拦阻着舰区的划线标识还清晰可见。与旁边码头停泊的首艘国产航母对比之下,“辽宁”的飞行甲板作业区看起来要凌乱很多,这也显示了航母试航期检修与服役之后的返港维修的不同之处。
新下水试航的航母在每一阶段的试航结束号都要返回船坞进行检修,但其检修工作量相对来说比较小,主要是水线以下船体的清理和推进系统(螺旋桨)的检修,完事儿之后就可以推出船坞,水线以上的检修、维护以及进一步的舾装在码头也可以进行,首艘国产航母海试归来之后在干船坞内停留约40天左右,目前正在大连造船厂码头进行进一步舾装。
与还在试航阶段的首艘国产航母(据悉已命名为“山东”号)不同,已经服役5年多时间的“辽宁”号航母此次进入干船坞维修,作业量和作业时间都要比首艘国产航母更大、更长。“辽宁”号航母服役之后曾在2014年进过一次干船坞,进行了阶段性的保养工作,如今4年时间过去了,“辽宁”号航母又该进入干船坞进行翻修了。
常规动力航母的小幅翻修主要包括在海洋环境中腐蚀的船体、机库和升降机,舰载频繁起降造成严重磨损的飞行甲板、长期高温烧蚀的挡焰板、舰载机拦阻着舰系统、电气系统、舰载武器系统等等、雷达声呐系统等等,从以色列发布的卫星图结合相关信息可以基本确认:目前“辽宁”号进行的是飞行甲板的翻修工作,7月10日进坞到目前已经将近一个月,预计整个翻修工程要耗时3个月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