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近几年的发展,用一日千里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国的网友自信心越来越强,“脑洞”也越来越大。近日在我国的一个军事论坛上,就有人为我国舰艇未来的近防炮提出了新的设想,而这一领域,美国花了7年才打破中国的技术封锁。
前不久,中国航天科技401所曝出新料,我国电磁炮的一个关键项目得到解决,未来可能进入量产模式,甚至是055型大驱换装电磁炮也将成为可能。就有网友在论坛上发文称,其实电磁炮最好的用途不是作为主炮,如果将其用在近防炮上,我国舰艇将拥有一个刀枪不入的金钟罩。这篇帖子也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该网友表示,依靠电磁近防武器初速高射程远的特点,其口径就不用做那么大,同时子弹的长度也能缩短,如果子弹的长度缩短到原来五分之一,而横截面变为原来的九分之一,那么电磁近防炮的备弹量将达到越来的50倍左右,战力原地拔高。但它这个方案却存在的一个致命的缺点。
我国目前的主要近防炮就是H/PJ-11型11管30毫米舰炮,俗称“1130”。其一次能够锁定40多个目标,最大射速可达11000发每分钟。而这就是该网友方案中的致命缺点,目前世界上的电磁炮没有一款能达到这样一个射速,即使指标缩小100倍都困难。其他网友表示,“如果电磁炮拥有这样的射速,任何导弹就都可以取消了,未来的近防炮一定还是激光武器。”
说其激光近防系统,世界各大国均有所研究,美国在这方面就曾多次拿中国作文章,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中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优势。
一直以来,激光所需要用到的氟硼铍酸钾晶体(KBBF)多年以来,其技术专利都被抓住中国的手里。而我国在2009年开始就宣布对外禁运,直到2016年美国才研制出这种晶体,结束了长达7年的技术封锁。但我国在2015年就研制出了性能更优越的下一代晶体LSBO,并将这一技术封锁持续了下去。
因此网友表示,中国在这一领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国在1994年就就正式开始研制新一代的神光Ⅱ激光装置,截至2006年,神光Ⅱ装置已经累计提供运行打靶3000多发次,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具备独立研究、建设新一代高功率激光驱动器能力的国家。 而更加先进的神光IV在2010年还传出正在研究核聚变点火装置的新闻。
由此可见,我国在激光武器领域所取得的成就,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激光近防炮好还是电磁近防炮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