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中国军情 > 正文  
红色LRASM即将诞生:中国正在研制最理想的反舰武器
www.wforum.com | 2018-06-03 22:43:25  利刃军事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提起LRASM反舰导弹,大家肯定不陌生。近年来,这个由一连串英文字母拼写而成的武器型号,伴随着其研制进度的不断推进而开始频繁的出现在网络和电视媒体上。LRASM反舰导弹全称Long Range Anti-Ship Missile,翻译过来就是"远程反舰导弹"的缩写,该型号是美国军方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加上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共同研发,用于替换性能日益老旧的AGM-84"鱼叉"系列的新一代隐身飞航式反舰导弹。

  正如很多国家在进行新一代武器研发时都喜欢融入隐身性能这个设计要素,作为一款新一代反舰武器,LRASM自然也将低可探测与隐身设计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因此,我们大多数人对LRASM外观特征的第一印象就是那个继承自AGM-158B/JASSM-ER空对地导弹的弹体隐身设计。除了外形隐身设计外,LRASM所使用的弹体材料还选用了对隐身优化极为有利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进一步减少了该弹的雷达反射截面积(RCS)特征。

  优秀的隐身性能,配合上可以通过改变航线来躲避敌方雷达探测"智能航路规划"能力,LRASM这款反舰导弹的突防能力相比传统亚音速反舰导弹如"鱼叉"系统有了很大的提升。甚至在其研发单位——著名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再其宣传视频中展示了它在假想敌舰队还没反应过来的情况下就给予了他们毁灭性打击的能力。正因为如此,在许多场合中,LRASM反舰导弹也被很多人授予了"最接近理想的反舰武器"这个头衔。

  作为一个对反舰导弹有着旺盛需求的国家,我国在反舰导弹的研制方面长期以来都保证了很高的重视程度,从近期披露的鹰击-12超音速反舰导弹与鹰击-18亚超结合反舰导弹这两个最新的成果看,我们反舰导弹的整体研发能力业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准。不过略微美中不足的是,鹰击-12与鹰击-18这两款新型反舰导弹因为立项研制年代较早的原因,所以在追求隐身化方面并没有做太多优化设计工作,而这个缺陷在未来战争条件下,都会或多或少的对这些导弹的突防性能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具备良好隐身能力与优秀突防能力的LRASM反舰导弹对于我们来讲是一个很好的参考与借鉴目标。

  而最近我国在有关领域所透露出的一些信息显示,或许"红色LRASM"离我们已经不远了。

  航天科工三院在报道该院吸波材料工程师宫元勋时,透露该所正在紧锣密鼓的研制一款具备隐身能力的飞航式导弹,文章中称:"他自主创新研制的磁性吸波层板材料实现了在院内型号上的大面积工程应用他对某隐身部件电性能技术开展攻关,使隐身性能实现反超"。我们都知道,航天科工三院是我国反舰导弹的主要研究单位之一,广为人知的鹰击-18反舰导弹就是该院的最新产品。种种迹象表明,我国正在填补具备隐身性能的飞航式导弹特别是反舰导弹方面的空白,努力缩小与美国等先进国家在这一领域的差距。

  实际上,我们的这款新型反舰导弹,在学习参考LRASM反舰导弹先进概念与经验的同时,也可以对它所存在的一些不足进行改进。毕竟纵然是拥有"最接近理想的反舰武器"这个光环的LRASM反舰导弹也并非毫无缺陷,在该款反舰导弹上,最大的问题还是来自于它全程亚音速的飞行速度,连末端突防也是雷打不动的0.8马赫极速,这样所带来后果就是,LRASM一旦在末端进入对方的雷达"烧穿距离"或被光学告警设备所发现时,面对各类近防炮与近防导弹所编织的防空网,无法以高速进行有效的机动规避的LRASM,恐怕只有被拦截这一种下场了。

  而解决这类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是在我们的"红色LRASM"上采用鹰击-18所使用的亚超结合双速制模式,即在初段与中段巡航阶段使用涡喷动力进行亚音速飞行以节省燃料并将射程最大化。而在发现敌方目标的末端阶段,则主动与涡喷发动机段分离,只保留一级的火箭发动机段开始点火并加速冲刺,最终以高达3马赫的极速冲向目标,以求将敌方目标的反应时间与拦截窗口时间最小化。如此一来,就不会如LRASM反舰导弹那般因为全程亚音速的飞行速度而在末端突防时出现被发现=被拦截的窘境,让我们的反舰导弹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整体上看,未来"红色LRASM"的加入,可以极大的拓展我国各军种各平台在战术武器上的可选择性。相比被我们称之为"航母杀手"的反舰弹道导弹与未来将装备的超高声速反舰武器这类体积硕大的"反舰巨无霸",主要在大气层内使用的"红色LRASM"无论是在因体积重量更小所带来的多种平台的兼容性还是使用灵活性以及造价成本上都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完全可以在不远的将来替代传统的鹰击-83系列反舰导弹作为岸基、机载、舰载、潜射等平台所搭载的新一代通用型反舰导弹。而这款具备优秀隐身性能与优异突防能力的新一代反舰导弹,也势必成为未来我国执行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中的一把"隐身利箭"。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刚宣布胜利 印度就对中国和土耳其“拉清单
巴基斯坦这个举动 印度更是五味杂陈
巴军称摧毁印军S-400 事实究竟如何?
普京为何不愿放下武器?美乌双簧或逼出真相
81亿军购订单告急,又一国质疑“阵风”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刚宣布胜利 印度就对中国和土耳其“拉清单
巴基斯坦这个举动 印度更是五味杂陈
巴军称摧毁印军S-400 事实究竟如何?
普京为何不愿放下武器?美乌双簧或逼出真相
81亿军购订单告急,又一国质疑“阵风”
B-2轰炸机,悄悄撤了?
不拿枪不拿炮?中国机械化步兵还有拿棍子的
莫迪访问S-400基地 巴铁遭到反噬
邀请J-10C参与巴黎航展 法国人的姿态真够高
印高官:回收研究,霹雳-15E远不如本国导弹
热门专题
1中印冲突2天安门阅兵3中国航母
4神舟航天5南海仲裁6南海局势
7两会8中国陆军9中国海军
10中国空军11军事文学12核武二炮
13中国军工14军史钩沉15惩越战场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