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中国军情 > 正文  
中国空军一款中小型运输机后继无人 在南海很受欢迎
www.wforum.com | 2018-05-10 21:09:03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昨天我军装备的第7架运-20都曝光了

  西飞的60周年厂庆应该说搞得还是很热闹的,不仅有轰-6K、飞豹和运-20这三款当代中国空军极为重要的军机产品做现场展示,也有西飞出口量最大的新舟-60/600系列客机展出,还有记载了西飞历史、发展与成就的展览馆。

  虽然里面的CG对飞豹和运-20的作战能力做了过于热情的描绘(养鸡批注:飞豹多了一对重载挂点,运-20空投新轻坦也是没谁了),但也不影响这两款战机对中国空军的重要地位。

  在看运-20、歼-20和直-20并且顺便畅想轰-20的这个当口,施佬掐指一算,忽然发现了一件不大不小的麻烦事儿,这个事儿和这些个20都没有关系,而是一款看起来很不要紧的装备,那就是中小型运输机。

  中小型运输机相比战略运输机或者较大的战术运输机,由于尺寸小、航程和运载量也要差不少,加上技术难度相对不高,因此无论是在部队的研制采购上,还是军迷的“斗兽棋科技树”眼里,这类小飞机都算不上角色,更别提要作为一件关键的产品拿出来说了。

  不过尽管如此,中小型运输机的数量在大多数国家都不少。我们一般关注的是俄罗斯空天军有11架现役安-124和106架伊尔-76,但是却很少有人注意到俄军同时装备了110架安-26、22架安-72和13架安-148;法国空军在装备14架A-400M的同时还有23架C-160和27架CN-235……当然,美国空军作为更加强大,也更加强调全球投送能力的军队,对装备中小型运输机并无太多需求,而是以C-130这一级别的运输机作为中型运输机的标准配置。

  对于中国空军来说,在机场数量少、条件差,且空军技术能力不足,资金也及其有限的上世纪,中国空军在长时间里没有战略运输机(伊尔-76直到90年代才引进),C-130级别的运输机也只有20-30余架安-12和运-8运输机,中小型运输机对于中国空军来说几乎是空中运输力量的中坚力量。大量缴获和引进的C-46、C-47、里-2、伊尔-12、伊尔-14、安-24和安-26运输机(总数接近300架)是这一时期中国空军的主力运输机。

  后来,在运-7仿制成功后,运-7和运-7J(J指的是军用型,一开始仿制安-24主要是民用的)这两型飞机的产量逐年增加,逐渐取代了上世纪70-80年代中国空军的安-24和安-26机队,成为中国空军中小型运输机的主力。

  当然随着运-8和现在的运-9产量增加,以及更多二手伊尔-76的引进还有运-20的列装服役,规模只有50架左右的运-7机队在运输量上其实已经不那么起眼了,但是作为一种适应性强、对机场要求低、安排调配都相对简单的小飞机来说,保持一定的数量用以应付各种情况,执行各类人员和小件物资的运输任务,依然是十分必要的。

  中国空军现役的运-7主要是运-7基本型和运-7J,其中的前者算是一款小型旅客机,后者差不多相当于中国在仿制的安-24基础上改进出了一款安-26,拥有跳板和货仓,在运送人员(当然条件差一些)和小件货物时更加方便。

  这两款飞机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交付部队,算到现在差不多也服役了20多年,加上其设计和产品系统脱胎于上世纪70年代初,到现在也已经相当落后,因此对中国空军而言,在未来几年里,差不多就应该考虑运-7和运-7J的替代产品。

  既然要替换运-7,那么毫无疑问……就只有新舟系列了。

  整体上看,新舟系列的新舟600基本上属于一款在运-7基础上进行大规模重新设计,使用西方先进航电设备和低油耗涡桨发动机,全面改善飞行体验和旅客舒适度的支线客机(空军某专机师也装备了一批称之为运-7G的新舟系列)。

  从改装为军用运输机的角度看,旅客舒适度似乎基本用不上,但是先进的航电系统则能很大程度上提升飞机的性能,而且从发动机的角度看,无论是引进的PW127J还是低油耗版本的涡桨-5E,其性能都会比运-7J使用的涡桨-5甲先进得多。如此一来,如果仅仅考虑旅客运输的话,一架客舱简化的新舟-600就能很好地完成这一任务。

  但是如果从货运的角度,新舟-600作为一架旅客机,由于没有尾门,因此不能完成物资的快速装卸。虽然新舟-600家族里确实有一款新舟-600F型货机,但是那个家伙使用的侧开货仓门更适合装备航空标准货柜,且在装卸时还需要专门的地勤车辆和设备,这对于需要在简陋的前线野战机场起降的飞机来说,显然是不合适的。

  从这个角度讲,新舟-600需要一个像运-7J一样的货仓尾门。这点改进并不困难,考虑到新舟系列和运-7的高度传承,运-7J的设计很大程度上可以作为借鉴。

  当然,如果说什么样的飞机最适合取代运-7系列,那么也许像安-72或者C-27那样,一款具备优良短距起降能力和良好适应性的中小型运输机是比较好的选择,但是对中国空军来说,在中小型运输机本身已经不是运输航空兵核心主力,且量产运-20和运-9相当迫切的情况下,花不少钱和时间精力去专门研制一款中小型运输机显然有点“反应过度”。既然如此,从现有的飞机型号里发展一款做运输机,无疑是花钱不多的合理办法。(作者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巴空军枭龙中队长阵亡 印巴议和未谈先崩?
中美俄难得一致 绝不能让这个国家拥核
298人遇难!马航MH17被导弹击落真相大白
对印度而言,苏-30MKI被击落才是最难受的
中国在藏南有动作 印度或遭中巴夹击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巴空军枭龙中队长阵亡 印巴议和未谈先崩?
中美俄难得一致 绝不能让这个国家拥核
298人遇难!马航MH17被导弹击落真相大白
对印度而言,苏-30MKI被击落才是最难受的
中国在藏南有动作 印度或遭中巴夹击
事情有反转?印度称击落巴基斯坦飞机
印度前中将:比起巴基斯坦 更愿意和中国作
歼-50再曝高清新图 二元矢量喷嘴清晰可见
朝鲜又出兵了 700精兵奔赴友国保护总统安全
歼10将亮相巴黎航展 同台的“阵风”有点尴
热门专题
1中印冲突2天安门阅兵3中国航母
4神舟航天5南海仲裁6南海局势
7两会8中国陆军9中国海军
10中国空军11军事文学12核武二炮
13中国军工14军史钩沉15惩越战场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