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中国军情 > 正文  
中国空军搞定硬管加油还差啥?缺的不仅是那根管子
www.wforum.com | 2018-04-30 19:08:33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随着“洋人有我们没有”的东西越来越少,所以这些东西就难免经常被关注一下。比如最近因为几张官方报道截图,微博上又有人讨论起了硬管加油的事儿。早在当年图-204刚进试飞院的时候,由于图片太过模糊加上背景抠图的原因,一度就被误认为是“硬管加油试验机”,可见大家对硬管加油长期以来的期待。

  我军目前具备空中受油能力的战机,除了近期入列的轰-6某改进型之外,剩下的歼-8D/F系列、歼-10系列、歼-15/16、苏-30和歼-20均为战术飞机,所以虽然采用两种不同规格的加油管,但均为软管锥套加油方式。

  在引进伊尔-78之前,我军加油机的全部家当只有南部战区空军某师的轰油-6和北海舰队航空兵某师的轰-6DU,二者加起来总数也就是十来架。也正是由于长期以来的这种缺乏,参加过国庆50周年、国庆60周年、抗战胜利70周年与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的轰油-6不得不成为了阅兵场上的“四朝元老“。

  由于载油量太小(可提供加油量仅有18.5吨),加上加油软管及锥套的规格问题,长期以来轰油-6/轰6DU只能配合歼-8D/DH/DF/H/F与歼-10系列歼击机进行空中加油,导致在引进伊尔-78之前,我海空军的苏-30战机无法进行空中加油科目训练,仅在“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演习当中,与俄军伊尔-78进行过空中加油对接。

  而在近年来我空军出岛链远海训练当中,除了当之无愧的主角轰-6K和负责护航的空军苏-30/歼-11战机之外,自乌克兰引进的伊尔-78空中加油机也位列其中,它们均装备南部战区空军某师。

  我国购进的三架伊尔-78为伊尔-78T型,该机在机尾装有1个(平时不安装)、左右翼下各1个、总共3个UPAZ-1A软管加油吊舱。由于在拆除货舱油箱后具备与伊尔-76相同的运输装载能力,平时也偶见它与该部的伊尔-76运输机共同执行运输任务。

  此前,我国曾为改装伊尔-76运输机单独购进一批UPAZ-1A加油吊舱,提前获得与伊尔-78同级别空中加油能力,后因非技术原因遗憾未能实现改装。

  总之,各战术飞机部队这些年来通过“地面苦练、空中精飞”的方式,逐渐掌握了扎实的空中加油技能。但前面提到的轰-6某改进型飞机的实际试飞仍然表明,要让这架飞控设备技术保守的大型飞机去对接那根飘忽不定的软管,实在是比战术飞机还要难上好几个层次。

  所以对于大型飞机来说,硬管加油装置还是有着加油速度更快,且对于受油机的飞行要求更低等优点,这对于大型机的有效执勤来说相当重要。除此之外,它还能降低战术飞机受油时的人员疲劳,这使得我们对硬管式空中加油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

  上世纪40年代末,英国首先开发出实用化的软管锥套空中加油技术,1956年首飞的美国KC-135则采用了飞桁式空中加油装置(也就是俗称的硬管加油)。由于软管锥套加油方式主要以受油机操作对接加油锥套的对接方式,理论上软管加油机机型仅需加油指示灯与语音通讯指挥完成加油作业,是一种相对“自助“的加油方式。

  英国皇家空军”胜利者“加油机,以及所有战术飞机的伙伴加油,即为这种”自助式“方式,加油机仅需进行软管锥套的收放与输油作业。加油软管锥套靠惯性与重力自然下垂,且易受气流影响,比较考验受油机飞行员的操作技术。

  得益于改装平台——伊尔-76与轰-6本身具备尾炮射击手舱,所以伊尔-78与轰油-6(以及轰-6DU)就能把加油指挥员放在这儿,目视指挥受油机进行加油作业。尽管软管加油固有的缺陷依旧存在,但相对更加直观的指挥方式多少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加油效率。

  带有调节飞桁(也就是两片小翅膀)的硬管式加油装置,由于是加油机主动控制加油装置与受油机对接,需要操作员控制伸缩套管“戳“在受油机的空中加油接口上。美军现役KC-135与KC-10两类加油机尾部下方开有观察窗口(也是航空摄影的好机位),加油操纵员通过目视操作飞桁加油套管对接受油机。

  与KC-135和KC-10相比,KC-767一大革命性的改变是取消了尾部目视操作手舱,操作手作业台也改至驾驶舱后方,依靠大尺寸触摸屏幕上的高清电视摄像机图像操作加油装置,同时支持头戴显示器(HMD),操作就如同打游戏一般。

  更新型的A-330MRTT与KC-46A加油操控台上则有多块高清显示屏,进一步改善了操作人员的作业环境。当然这种遥控方式也不是硬管的专利,软管锥套式加油机采用电视摄像机观察操作的,可上溯至英国空军的VC-10K加油机,其机腹下方安装了一具旋转式摄像机。

  限于年代较早,加油指挥席上只安装了一部单色显像管显示器,显示效果相对比较糟糕,尺寸也很小。所以英国皇家空军已经采用A-330MRTT逐步替换老旧的VC-10K。

  去年首飞的俄罗斯伊尔-78M-90A型加油机是在伊尔-76MD-90(也称伊尔-476)运输机上改装而来。伊尔-76MD-90A取消了无用的尾炮位,新一代伊尔-78也顺势取消了尾部加油指挥员舱,改用电视摄像设备指挥受油机与加油机对接。

  不缺需求也不缺参照,还缺啥?

  读到这里,相信大家对现代空中加油机的技术需求多少也有了些了解,无论软管还是硬管,所需的“功夫”都是内外兼修。比如在我国对硬管加油的前期技术探索中就发现,要想让这根管又硬又灵活,对材料的要求也是很高的,甚至要超过航炮炮管的材料工艺水平。

  正如文章开头的截图体现的那样,加油装置全系统其他设备的技术发展,我们当然也在进行跟踪。但是正如从当年矢量推力技术样机的出现到近期装机所经历的漫长路程一样,除了材料强度等要求之外,合适的试验平台以及装机对象也是绕不过的一环,而这就进一步要求包括大型飞机平台在内的一大批其他航空工业能力的支撑。

  所以尽管从留空时间等指标来看,大型运输机并不是改装加油机最好的选择,但当我们对硬管加油产生了越来越明确的需求,而我们的民用大飞机才刚刚起步的时候,就算运-20实在也不是谦虚。。。。。。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军击落F-16 俘虏巴基斯坦飞行员?
巴空军枭龙中队长阵亡 印巴议和未谈先崩?
298人遇难!马航MH17被导弹击落真相大白
中美俄难得一致 绝不能让这个国家拥核
对印度而言,苏-30MKI被击落才是最难受的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军击落F-16 俘虏巴基斯坦飞行员?
巴空军枭龙中队长阵亡 印巴议和未谈先崩?
298人遇难!马航MH17被导弹击落真相大白
中美俄难得一致 绝不能让这个国家拥核
对印度而言,苏-30MKI被击落才是最难受的
俄乌和印巴冲突 暴露出各国同中美的军力代
巴基斯坦轻敌 停战前关键基地遭偷袭
巴方截获印军阵风被击落时一段空中对话
隐身巡航导弹被击落 印巴冲突,法国成为输
歼-50再曝高清新图 二元矢量喷嘴清晰可见
热门专题
1中印冲突2天安门阅兵3中国航母
4神舟航天5南海仲裁6南海局势
7两会8中国陆军9中国海军
10中国空军11军事文学12核武二炮
13中国军工14军史钩沉15惩越战场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