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对美进口产品新一轮征税细则出台,而在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条款莫过于将对“空载重量超过15吨,但不超过45吨的航空器”征税,而波音的737MAX系列机型就正好位于这个名单的规制范围当中。据此有网友认为,这是在为中国国产客机C919铺路,而事实真是这样么?
首先,加税能阻止原本已经订购新型波音窄体客机737-MAX的国内航司撤回订单,或是现行运营波音737NG的航司转向C919么?笔者认为显然不能。
从已下达订单的角度来说,国家开发银行已确认订购75架,而中国东方航空和中国南方航空各订购了7架和50架,工商银行也确认订购2架,奥凯航空、东海航空、海南航空等数家航司共计也有50架左右的订单,而单方面地取消这些订单将使航企蒙受巨大的违约金损失,因此航企宁愿承受加税,也不会选择放弃波音客机。
而另一个不能忽视的重大影响因素,则是航司的运营成本。众所周知,波音737MAX的到来并不是“人畜无害”的,它的肩上早就担负着要将波音737“经典款”,乃至是波音757,还有波音737NG等老旧机型统统取代的重任,而从波音的老机型换装到新机型,期间飞行员也好,地勤也罢,要在训练上花费的钱财和时间都能控制在最小规模。而这也就是空客A320/A319再怎么易于操作,还是有不少航空公司青睐波音737的原因。
再把事情说严重点,如果国内航司和波音客机彻底无缘,C919能立刻取而代之吗?显然不能。按照商飞的“乐观时间表”,C919投入商业试运营最快也要等到2020年后,正式服役至少也是2023年的事。而2018年就去画五年后的饼,那这五年短程干线航班是不是可以不用办了?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就算是最极端的情况发生,国内的波音客机全部退出现役,那这部分依旧存在需求的空缺也会被空客公司用全新的A319/A320系列客机硬生生填上,而这毋庸置疑将更不利于后来的C919获得航司的订单。
而事实上,波音客机“进入中国”的征税环节也将在几年之内不复存在:随着波音-商飞的进一步合作,“舟山波音完工中心”将完成波音客机的总装和出厂。换言之,“波音客机”的完工是在中国境内完成的,因此也不会在“空载重量超过15吨,但不超过45吨的航空器”的征税范围内。
毕竟按照波音公司的预测,在未来的二十年里,中国将需要价值超过万亿的6810架新客机。
而作为波音的最有力竞争客户,空中客车也在天津设立了一条总装生产线。而在今年,空中客车公司在宣称将这条总装线的名字改为“A320亚洲总装线”,并计划增加一条总装线。而在如此强大的“中国总装”攻势之下,商飞C919还能有多少生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