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中国军情 > 正文  
老歼10不用的这个凸头 歼10B/C咋又捡起来了
www.wforum.com | 2018-03-20 22:39:38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我国的第一款国产三代机歼-10服役至今有10多年,经过持续的升级,歼-10B、歼-10C一款比一款先进,守卫我国的天空的能力不断加强。

  由于采用先进的DSI进气道,歼-10B、歼-10C的外型相比早期型号差别十分明显。除此之外,另一个重大区别是后者采用了苏-27战机家族上必备、歼-10A上并没有的红外搜索及跟踪系统(IRST)。那么,新歼-10为何要配备这一设备呢?今天,北国防务就来说说这事。

  红外搜索及跟踪系统最吸引人的特点在于其基本原理:只要物体温度高于绝对零度就会发出红外线,例如飞机不仅从发动机排出的高温废气会发出红外线,连边缘与空气摩擦也会升高温度而产生红外线。这使红外线成为一种无法抹灭与掩盖的讯号,在红外线探测器面前比在雷达面前更难以隐形。

  但红外设备实际运用在战场就不是那么完美,红外线经过大气层时会被空气分子与水分子吸收,信号就会渐渐衰减而无法探测到。所幸对于干净大气而言,波长3-5微米与8-10微米两个区间对红外线对于的吸收率显著降低,于是成为远距离探测常用的红外线波段,分别称为中波与长波。其中,由于长波的波长较大,较不易被环境烟尘或薄雾所吸收,在战场上通常能得到更远的探测距离。

  然而,红外线要成功探测目标还得克服“噪声”:由于物体在室温发出的红外线都会落在长波的波段,因此环境周遭的草木、建筑、甚至空气中的烟尘都会散发长波红外线,使探测器看到高温物体的同时,也会看到大量背景噪声,导致物体与背景的“对比”较低而难以分离。

  因此,长波红外线虽然适合用来形成完整的影像,却不适合作为飞机的搜索与跟踪用途;相较之下,由于物体温度高于摄氏100度后,红外线峰值波长逐渐低于5微米,这使得中波红外线的眼中只看到高温物体,对于低温噪声就会“视而不见”,更适合用来搜索温度较高的高速飞行器。

  二战后,轰炸机往更高更快发展,利用速度与高度的加成效应来摆脱战机的追击。但由于大多数飞机必须开加力才能超过音速,加力燃烧室的尾焰与加热的空气就成为从远处清晰可见的巨大红外线信号。因此,美苏在上世纪60年代发展的截击机大都配备有中波的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以在雷达遭受干扰时可以切换到红外继续跟踪。

  不过,在轰炸机逐渐改为低空入侵后,红外线在低空就会遭遇更多的热噪声干扰与云雾遮蔽问题,使美国渐渐放弃了红外探测装置的使用,改为发展下视/下射的全天候雷达。如今,鉴于红外探测技术的进步,美军又重启此类设备的使用,但是是在电子吊舱、副油箱等外挂设备上加装红外探测装置,而非麻烦的改造机体。

  由于美国的“黑鸟”侦察机经常以高空高速近逼,苏联则持续在战机上安装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并配备中大型红外制导导弹作为对抗。到了米格-29与苏-27,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又整合激光测距仪能取得目标的3D坐标而成为完整的光电火控系统,战机在数据链引导下,可以从后方接近敌机,不开启雷达就判定目标是否进入红外导弹或机炮的射程,在不触动对手雷达告警器的情况下完成拦截。

  另外,光电火控系统也可与雷达、头盔瞄准器互相交接目标,例如在空战过程中发觉雷达遭遇干扰,可以切换到光电火控系统来继续跟踪,以降低被敌机反制而脱锁的机率

  而欧洲在上世纪80年代发展的两种战机。“阵风”与“台风”更进一步将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与雷达、被动电子系统整合成为多传感器的“信息融合系统”。这种概念是利用高速处理器与总线运行具有复杂的“传感器资源管理”程序,它能根据环境与战况来动态选择适当的传感器,例如:

  歼-10在2003年开始服役的A型并没有配备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但在2009年曝光的B型,及后续的C型就配备了光电跟踪系统与相控阵雷达,其航电系统很可能就应用了最新的整合式航电架构,包含了多传感器的信息融合能力。

  尤其是相控阵雷达具备波束快速变换方向的能力,很适合由“传感器资源管理”程序进行动态调配,在环境条件允许时,由红外线进行空域扫描,雷达仅对必要方向在必要时间发射脉冲。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巴空战8:1,达索要求印“禁飞”阵风?
巴外长曝猛料:歼-10C本可团灭15架“阵风”
莫迪咽不下这口气 30小时后再次挑起战火
印度触碰“国际红线” 导弹炸向中巴大坝
真相来了?印度航母空袭 卡拉奇港陷入火海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巴空战8:1,达索要求印“禁飞”阵风?
巴外长曝猛料:歼-10C本可团灭15架“阵风”
莫迪咽不下这口气 30小时后再次挑起战火
印度触碰“国际红线” 导弹炸向中巴大坝
真相来了?印度航母空袭 卡拉奇港陷入火海
补课?俄军炮兵开始效仿解放军的做法
印军不仅是败给了PL-15导弹,还败在了数据
歼16出手,击退7架美菲军机?
霹雳15残骸被捡到 雷达竟然是10年前生产的
印巴打仗,法国却输得很惨
热门专题
1中印冲突2天安门阅兵3中国航母
4神舟航天5南海仲裁6南海局势
7两会8中国陆军9中国海军
10中国空军11军事文学12核武二炮
13中国军工14军史钩沉15惩越战场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