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日本在种子岛宇宙中心成功用1枚H2A火箭将“光学6号”侦察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枚价值18亿人民币的侦察卫星,分辨率高达30厘米,其运行由日本政府内阁卫星信息中心管理。
早在1998年,由于半岛发射弹道导弹,痛感缺乏天基侦察卫星手段的日本,下定决心耗资约8100亿日元(约合470亿人民币)开发自己的军事卫星——“情报收集卫星”。2003年3月,日本H2A火箭以一箭双星的方式,将首批2枚日本“情报收集卫星”送上太空,其中一枚卫星是“光学1号”光学学侦察卫星,分辨率1米;另外一枚是“雷达1号”雷达侦察卫星,分辨率1-3米。两枚卫星已经分别于2014年和2012年到寿重入大气层烧毁。
2003年11月H2A火箭发射第二批2枚侦察卫星失败,损失600多亿日元。2006年为保发射安全,H2A火箭发射1枚“光学2号”,该星性能与“光学1号”相同,于2016年坠毁大气层。2007年日本再次进行一箭双星发射,发射性能不变的“雷达2号”和分辨率60厘米的“光学3号试验星”,但两颗卫星寿命都不长,分别于2014年和2013年坠毁大气层。
2009年11月和2011年9月,日本分别发射分辨率60厘米“光学3号”和“光学4号”。2颗卫星总造价月830亿日元(约合48亿日元),至今在轨。2011年12月日本发射“雷达3号”卫星,分辨率1米以下,至今在轨。2013年11月日本再次一箭双星发射,发射分辨率1米的“雷达4号”和分辨率40厘米的“光学5号试验星”。雷达4号在轨,“光学5号试验星”坠毁。
2015年2月,日本发射和雷达3号性能相同的备用星,至今在轨。2015年日本发射分辨率30厘米“光学5号”。2015年日本发射分辨率50厘米的“雷达5号”。算上这次最新发射,日本总共有8颗侦察卫星,包括“光学3号”、“光学4号”、“光学5号”、“光学6号”、“雷达3号”、“雷达4号”、“雷达3号备用星”、“雷达5号”,光学卫星最高分辨率30厘米,雷达卫星最高分辨率50厘米。
而据外媒报道,中国在光学和雷达侦察卫星领域,建设有庞大的遥感家族系列卫星,卫星数量至少在25颗以上,是日本数量的3倍多。此外中国发射的用于商业遥感的高景一号卫星分辨率,也达到了50厘米,那么可以推测,中国军用卫星的分辨率,基本与日本是同一水平。
不过中国军迷之所以真的毫不担心,不是因为中国军用卫星更多,而是因为中国某些地方出现的异常天象——这种“摘星”本事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