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空军中,歼-20可谓是隐形刺客,它具备雷达、红外隐形能力,因此敌人难以发现它的行踪,这也是隐形战机的优势所在,除此之外,歼-20还在中国空军的作战飞机中率先采用了低可视度涂装,而与歼-20同期服役的另一种三代半战斗机——歼-16,也在测试低可视度涂装。
这架采用低可视度涂装的歼-16,已经不止一次曝光了,它依然采用了灰色空优涂装,但和现役的量产型歼-16采用的上深灰、下浅灰涂装相比,其机腹的灰色涂装颜色要更深一些,与此同时,现役的量产型歼-16在垂尾有我军传统的红黄相间的“八一飞翼”军徽标志,在这架歼-16身上更换为低可视度军徽,而且其进气道警示标志,也从黄黑相间变成了深灰色线条。
值得注意的是,这架歼-16尚未涂有5位数的战术编号,因此还应该是一架新涂装的测试机。已经在中国空军服役的歼-20,就采用清一色的低可视度军徽、战术编号,与此同时,歼-20还测试了“割裂迷彩”、“斑点迷彩”等新涂装,以提高战机在近距格斗中的目视光学隐形效果。
比起西方空军,中国空军战机的低可视度涂装迟到了很多年。
在隐形战斗机尚未出世之前,美军对作战飞机的涂装和伪装进行了深入研究,不仅仅是F-22和F-35这样的隐形战斗机,美军的三代机几乎都是清一色的低可视度空优涂装,而在上世纪70、80年代和60年代美军战机还针对欧洲地区和东南亚的作战环境,专门研发了欧洲战区和越南战区的涂装,可谓因地制宜。
涂装是一架战斗机的颜值构成,同时也在战时有着很重要的伪装效果。低可视度涂装不仅可以让敌机在进入目视接触阶段难以轻易发现,同时也在地面停机坪等环境下,对战机形成很好的伪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