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A战机在印度人眼中,却是值得自豪的,作为全球航空制造业的后起之秀,从零起步到能够完全自主造出一款战机,论水平仅次于中国,韩国、日本之流也得排到后面。
不久前, 美国空军参谋长访问印度时,应邀乘坐LCA战机进行了一次体验飞行,也让人们感叹:这个美国人胆子真大,也许美方给面子,或者,出于好奇心,想体验一下,全球最轻的三代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飞行感觉!反正美军要求试驾了,而且在试驾后,也猛夸了一通了。
印方希望向美方展示自已的能力,证明自已并非什么也不行,也有意为LCA战机刷点名气,毕竟在许多人眼中几乎为一个笑料,研发时间超过30年,服役2年多,交付总数没超过10架。
LCA战机确实存在不少问题,但是它完成是合格品!在项目启动时,印度军方给出强调格斗性能等技战术要求,也明确要求为一款轻型战斗机,不要求载弹量与航量,如今的LCA完全满足了相关要求,不存在不达标的问题。
印度曾经号称,LCA可压制歼10,这话要看怎么论,如果仅仅格斗,那么也许真可能的,这家伙就是格斗而生的。只是研制LCA战机的时间超过30年,现代战机技术已发生了明确的变化,隐身,视距外空战等成为新时尚,如果LCA在20年前服役,也许只是略显不足,如今只能说:严重不足。
也许在印度看来,这不算什么问题吧,毕竟它可以采购国外的先进机型,所谓的不足在多机型协同作战中,根本显现不出来了,反而放弃它,问题更多,已经投入太多,突然放弃等于前功尽弃,还不如继续下去,把战机研发的整个历程走了,以待下一次可以不犯同样的错误!于是LCA战机获80亿美元大单,只不过是印度自已用,要知印度造LCA战机的单价8300美元以上,全世界会有傻子会购买它吗?最终只能自产自销了。为了美好的明天,这个傻子印度得抢着当了。
相比之下,巴基斯坦在各方面的条件远不如印度,唯一有点:务实,没有急于求成,相反与中国合作,先零开始,逐步发展,从K8动步,再到枭龙战机的成功,至今已生产超100架,总产量300架以上,如今又启动新项目。也许步子不大,却相当踏实,一步一个脚印。
现代战机研发为极及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最早的方案选择,直到批量生产,每一步都是非常重要的,不仅需要投入巨大的财力,物力,更需要一支有能力的科研队伍,然而这一切的前提为拥有一个良好的发展思路,LCA的发展告诉我们,如果从思路上就错了,那么后面只能事倍功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