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歼20战斗机,大家想到的就是隐身和高机动性,实际上战斗机要能杀敌人有威慑力,这个威慑力来源于弹仓内的导弹,大家都知道,歼20有4个弹仓,机腹2个弹仓,每个装2发大型霹雳15空空导弹,机身两侧装2个霹雳10红外制导近距格斗导弹,由于歼20战斗机有隐身和超音速巡航的优势,实际上大部分时间还是选择超视距攻击敌人目标,而不是依靠机动性和敌人肉搏。
这就是军坛俗称的:战斗机飞行员问教官:我有机动性优势,为何不和敌人格斗,教官回答:因为你傻!超视距远程偷偷摸摸轻轻松松能把敌人秒了,偏偏要和敌人肉搏,肉搏多危险,现在几乎是个战斗机都装备了头盔瞄准器和大离轴角空空蛋蛋,连F你22都不太乐意和敌人肉搏,你这举动不是智商高达250还是啥?
从飞机隐身的角度来说,F35战斗机任何一个外挂导弹,雷达反射截面都会上百倍的增加,这就意味着隐身优势的彻底丧失,所以在高危险场合,武器必须内挂,这是最佳的选择,封闭在机身内,完全不带来额外的阻力,同时保持最佳的隐身态势。
当然,隐身战斗机为了隐身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为了弹仓,飞机就必须增加几乎3成的横截面积,而且由于需要超音速巡航,内油需求量需要大大的提高,几乎要翻番,F15战斗机内油才5吨,到了F22战斗机8吨多点,但是由于发动机追求高空高速超巡能力,比较耗油,F22航程比较短,俗称隐身战斗机里的小柯基。
依靠牛逼的发动机技术,美国导弹做的小,F22可以塞6发中距导弹和2个近距导弹
F22战斗机有个优势就是,内置导弹aim120,比较短比较细,也比较轻,弹仓可以放6个,而我国由于导弹技术落后,霹雳12和霹雳15直径比较粗舵展很大,而且非常长,即使比F22更长更宽更深的弹仓,也很难塞下6个导弹,不过客户说了,一次出动能远程做掉4架敌机,我们也心满意足了,知足常乐嘛,不和美国人盲目攀比。
不过大有大的好处,个头大潜力也大,随着我国最近10年火箭发动机技术的进步,导弹做的大了,装药就多,推力就大,反过来射程就远,这也是不幸中的万幸。
当然,在选择歼20战斗机的主力远程导弹的时候,出了2种路线,一个是固体冲压发动机推进,一种式常规固体火箭发动机升级而得到的双脉冲发动机,这两种发动机,经过几年的争论,实验计算,最终确定双脉冲上马,冲压下马?
为啥冲压下马,冲压发动机不是很给力吗?燃料有一半依靠空气就行了,射程远,而且省重量!这个话没错,主要是冲压发动机个头太大了,不好塞,而且结构太复杂,需要特别设计的燃气调节装置,飞行姿态要特别控制号,稍微不小心就熄火,而且吸气发动机的毛病都有,有效迎角比较小,大多20度左右就有麻烦,而双脉冲和固体火箭发动机,自带所有燃料,攻角随便50-60度都可以,机动性更好。
霹雳12这一类的导弹,在20公里左右对敌人的高机动战斗机有比较大的杀伤概率,超过这个距离之后,敌机做个5g以上的机动就比较容易摆脱。
而霹雳15导弹发动机,采用这种细水长流的办法,啥都不改,几乎就可以在50公里或者更高有类似的高杀伤概率,当然这是对高机动战斗机来说的,对于普通的直线飞行呆鸟战斗机或者轰炸机,这个距离就可以飙到150以上了,这就是歼20战斗机远距吊射预警机的能力所在,当然,还要加上歼20战斗机的超音速能力加成,射手跑得更快,投出的标枪当然飞的更远。
大家从上图可以看到这个能量管理的诀窍,速度越快啊,阻力越大,而发动机的能量是恒定的,跑得太快了只能做百米冠军,要跑远了就要稍微减低一下速度,这就是百米冠军搞不过中长跑选手的理由,压住最大速度,保持尽可能最长的时间,这就是双脉冲的取胜法宝!
这就是双脉冲的优势,重量增加不多,但是射程远多了,尤其在末端速度和机动性比常规的火箭发动机有天壤之别,细水长流这个俗话在学术界叫能量管理,各位朋友,你们也要注意能量管理啊,早睡早起少玩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