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的导弹、航天乃至整个科技发展来说,钱学森是最有分量的名字,而同为两弹一星元勋的邓稼先、钱三强等,则是带领中国成为核大国的带头人,如果中国海军中有那么几艘以他们名字命名的战舰,你会想到什么?
或许,用航母、大型驱逐舰都不为过,但事实上,中国海军中的“钱学森”船(舷号873)、“邓稼先”船(舷号874)和“钱三强”(舷号875)、“钱伟长”船(舷号876)船,都属于看似平凡的中远海测量船。
这四艘船都属于中国海军近几年装备的636A型中远海测量船,其中“钱学森”船于2年前的2015年12月26日加入人民海军战斗序列,636A型测量船的首舰是“竺可桢”船,舷号872,曾用名海洋二十,以著名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竺可桢名字命名的,这型舰主要是执行海洋测量,岛礁测量、海洋气象观测等任务。
满载排水量6000余吨的636A型,根据公开报道已经建造了6艘之多,其在5级海况下可进行综合调查测量作业,9级海况下可在除极地和冰区以外的任何海区安全航行,最大抗风力12级。装备有包括海洋气象观测、海洋水文调查、海洋测绘作业、调查测量辅助等多项调查测量系统,具有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海洋综合调查测绘能力
实际上,“钱学森”船和他的小伙伴们,对中国海军这样的潜艇大国非常重要。其可以对海底地形进行精确测绘,对海洋水文环境进行大面积的摸底,为保障潜艇远航提供了丰富的水文资料,这是潜艇大国区别于潜艇小国的标志,为了使用海底地形测绘声纳工作,636A型测量船的自噪音十分低,被媒体誉为“大洋黑洞”。
值得一提的是,636A型测量船首舰“竺可桢”船,曾奉命执行过马航MH370失联客机搜寻任务,2014年5月至10月,“竺可桢”船先后2次穿越赤道,3次与马来西亚、澳大利亚代表团展开技术合作与交流,7批次向国际联合搜救中心提供扫测成果数据400余万组,创造了海军单船海外部署时间最长、航程最远、浪高4米以上恶劣海况连续航行作业时间最长3项新纪录。
可以说,这批以两弹一星元勋、著名科学家命名的测量船,是大国海军的独门利器,低调中展现了自己巨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