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史海钩沉 > 正文  
(图文)甲午前日本战争准备:1879年提交攻占北京方略
www.wforum.com | 2014-04-22 23:49:14  新华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甲午之战后日本绘画中表现的日军胜利之后回国的情形 

  甲午前日本的战争准备

  1894年7月爆发的甲午战争(又称“中日战争”或“日清战争”)虽是东亚史与世界史上最重要的战争之一,但时至今日,其政治意义仍有待探索。

  1894年3月27日,日本外相陆奥宗光致信驻英大使说:“国内形势紧迫,日甚一日”,因此“不管成败如何,政府若不表明正在做一件会让人感到震惊的大事,将无法挽回此番人心之纷乱……”6月3日,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协助戡乱。发动战争的口实出现,日本政治家如获至宝。

  日本的“日清战争”观

  1894年7月爆发的甲午战争(又称“中日战争”或“日清战争”)虽是东亚史与世界史上最重要的战争之一,但时至今日,其政治意义仍有待探索。这是因为,这场战争不但从根本上颠覆了东亚传统的国际秩序,还深远地影响了交战双方此后国家的成长与性格。战败者渐次走上暴力革命的险峻之路,而战胜者同样将暴力化为自身的血液与养分,成为纯粹的对外暴力装置。今日东亚世界的局势,仍隐约可闻这场战争的回响。当然,不同立场的人们关注的视角与对其赋予的意义并不相同。在当代日本学者看来,日本发动的此战具有三种面相:(1)打破华夷秩序,与中国争夺朝鲜的支配权;(2)掠夺朝鲜、中国台湾等领土;(3)与帝国主义列强竞争分割中国与朝鲜。该说法由日本近代史专家藤村道生提出,并为当下的史学家所继承,可以说是学术界的定论(原田敬一:《日清戦争》)。

  与此不同,另外一种说法更为大多数人所津津乐道——此战日本进行的是一场“以国运相赌”的战争。如果说这是一种特殊的战争观,那么,它是旨在揭示日本政治家的冒险心理,还是庆幸日本取得了偶然的胜利?在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1930年代末期,日本政治学者深谷博治公开宣称:“日清战争是我国以全部国运相赌的最初的对外战争,同时是把国家将来发展的全部命运寄托其上的大战,可谓生死攸关。”有意思的是,他进一步论述说,倘若日本失败,日本将面临相反的命运:被中国强加巨额的战争赔款、割让琉球与九州等领土。因此,“日清战争是国内维新事业的完成,同时作为第二维新,具有其历史意义与实质”,成为日本“作为世界国家”的出发点(深谷博治:《日清戦争と陆奥外交》,日本放送出版协会,1939年)。这种对战争的定位及其中包含的对华认识,可谓“相赌”说或历史观的实质所在。

  值得注意的是,“相赌”说的确将某种“偶然”要素提到了认识层面——主动挑起战端的日本有失败的可能。这种看法究竟在何种程度接近事实的真相?阅读后世学者的研究,我们发现促成战争的若干要素——诸如政治领袖的战争意志、国民的支持、列国的立场等——在对华开战时期高度一致。史学家与一般民众容易忽视的问题是,这种形势如何造就而成?其实,明治政府的指导者在对华开战前,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对中国(中华)与对世界(欧美)秩序的认知。这场战争是在这种世界认识的基础上,高度掌控并灵活运用内政、外交与军事实力的结果。日本的胜利,得益于其“智慧与力量”。

  日本政治家的战争观

  1894年8月1日,日本天皇发布《对清宣战诏书》,指责清国“动辄视朝鲜为属国,或明或暗干涉其内政”,为其行为正当化。然而其最大的用意却指向了世界:日本是完全遵守国际法的“文明”国家,是欧美列强的“对等国”。对照日本第二次对华开战时的做法,此诏书表明了此刻日本的一种对华认识。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内阁设立了研究是否发布对华宣战布告的委员会。该委员会经过仔细权衡得失后,决定不发表宣战书。据说,当时驻华大使谷正之的意见起到了决定作用:中国不是日本的对等国,因而无发表宣战布告的必要。从此时公然的对华蔑视观来看,1894年的宣战诏书表明了日本视中国为其“对等国”。日本试图通过此战进入由中国与欧美列强组成的世界大国俱乐部。

  明治政府中此战最重要的指导者、外相陆奥宗光在战争尚未结束时撰写的回忆录《蹇蹇录》,向人们提供了此时期日本对世界的认知。陆奥等政治家认为,自维新以来,日本为伸张国权,一直面临着双重的压力:其一是清国皇帝权威下的华夷秩序,即中华世界秩序的压力;其二是西方列强强迫日本签订的通商条约。前者具体是指悬而未决的琉球王国的归属问题,后者是废除治外法权(藤村道生:《日清戦争前后のアジア政策》,岩波书店,1995年)。选择对华开战,正是实现这种国策必不可少的手段。

  明治日本政治家的对华认识并非秘密。早在1883年6月参议山县有朋发表的《对清意见书》中,就有如下说法:“我国自与彼缔约以来,从出兵台湾、琉球处置到朝鲜事变之办理,虽说皆我国不得已而为之,究其实则凌驾于其势之上,大杀其威风。彼对我国抱有不平之意,已非一日。乘彼武备充实、内治稍修之机,或有人起而献策,称霸东洋,问罪我国,实不可测……如今内阁决议,确定以下军机之要。(1)前日议定之铁甲战舰,宜迅速竣工;(2)加速港口炮台之建设,布设水雷,以供内海防御之用;(3)万一不幸,彼开启战端,我国必举全力战而胜之,为此必制定非常政略,终止土木建设,禁止酒席宴会,凡奢华靡费无用之事,一概杜绝,上下一致,勇往直前,鼓动天下之大义。”(转引自大江志乃夫:《东アジア史としての日清戦争》,立风书房,1998年)

  这段论述表达了日本非常特异的危机感:中国对双方缔约以来日本的行为不满,实力强大时将对其进行报复。事实上,中日两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冲突,即663年日本两万三千人的侵朝军队在“白村江之战”中惨败后,日本的大和王因担忧遭到报复,甚至进行了迁都。

  中国诚然对日方的行为感到不满。然而山县只字未提的是,日本对中国的抱怨以及寻求报复,更符合此间日本政治家的对华认识。其实,1871年9月缔结的《日清修好条规》为中日两国自主订立的近代条约。日本最初的目的是获得“日清同格”,即获得与清国对等的地位,以便要求朝鲜开港通商。就此而言,日本实现了外交目的。问题在于,日本提供的条约原案以1861年的《中德条约》为基础拟成,包含了英法等在华获得的全部特权,尤其是片面最惠国待遇与内地通商权。这种无理要求遭到拒绝后,日本非常不满。1874年5月日本以琉球人被害为口实,出兵台湾;翌年7月,内务大臣到达琉球,胁迫其断绝与中国的宗属关系;同年9月,日本军舰云扬号在朝鲜沿岸进行挑衅活动。至此,双方条约所讴歌的“中日友好”精神完全成为空谈。1879年4月,日本“废琉置县”,两国为此开始了长达数年的交涉。日本的不安与怨念与日俱增。

  与这些心理与认知同步而来的是对华备战。早在1871年日本派遣谈判代表赴华前,参议江藤新平就向右大臣岩仓具视提交了《对外策》,其中提到:“若清国失礼于我国,可问其罪,或联合俄国,合力出击;或策动俄国,使其保持中立。我国独力进攻,一举征服支那。”1874年出兵台湾后,陆军相山县有朋与岩仓具视先后提出《外征三策》与《意见书》,均为对华开战方案,并且准备好了《支那征讨敕命》。1879年琉案问题一出,参谋本部管西局桂太郎中佐提交了《斗清策案》,拟定了“进攻福州”、“攻占北京”等方略。1887年,参谋本部第二局局长小川又次郎大佐制定《征讨清国对策案》,将割让辽东半岛、舟山群岛、台湾等列为战争目标,并具体确定的开战日期为“清国军队改革完成之前”或“欧洲各国获得远征东洋的实力之前”(安冈昭男:《明治前期日中关系史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日本直到对华开战为止的时期,正是战争意志等待战争实力与时机成熟的时期。

  这些政治家的对华认识与政略,经过当时蓬勃发展的新闻媒体与民间团体(所谓的“右翼势力”)的鼓动,很快均质化为国民一般的观念。这种举国一致的对华认知的政治效果,随时可能因偶然事件而显现出来。1894年3月28日,因策动甲申政变(1884年)而流亡的朝鲜士人金玉均,被朝鲜政府的刺客洪钟宇暗杀,地点位于上海公共租界的一家日本人所经营的旅馆。根据当时租界的法律,该事件由公共租界工部局的警察局长担任检察官,经由领事裁判部门,即会审衙门的预审,由中国方面负责判决与执行。中国最终决定将案件移交朝鲜。金玉均尸体被送还后,随即被处以凌迟斩。事件传到日本后,日本举国上下激愤,一致认定是中国的阴谋,意在侮辱“日本的国权”,“甲申事件以来十年的排清感情”猛然爆发。据记载,这一事件最终促使陆奥“决意对清开战”。这起普通事件所蕴含的心理能量及巨大的危险,远非当时的中国士人所能理解。

  另一方面,此间日本政坛围绕与欧美各国修约问题,正在展开激烈的斗争。1894年3月27日,陆奥在致驻英大使的信件中,有如此说法:“国内形势紧迫,日甚一日”,因此“不管成败如何,政府若不表明正在做一件会让人感到震惊的大事,将无法挽回此番人心之纷乱……虽内政催促外交成效,有些本末倒置,但时势就是时势,实不得已……因不能无故发动战争,故唯一目的只在于修约。”6月3日,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协助戡乱。发动战争的口实出现,日本政治家如获至宝。

  知识界的战争观

  战争爆发后,日本舆论界一致认为这是有着“大义”的战争。比如,福泽谕吉率先宣布“日清战争是文明对野蛮的战争”,日本的目的仅仅是为世界文明的发展扫除障碍。他高声呼吁:“官民宜忘却政治恩仇”;“日本臣民在事成之前不宜批判政府的政略。”其实,早在1882年发表于《时事新报》的文章当中,他就曾慷慨激昂地宣称:“吾等亦是日本人,有朝一日定发扬日本之国威,制服印度、支那两国之士人。吾等不仅要学习英人,还要让其饱受痛苦,将东洋权柄掌控于吾等手中。”(转引自《近代日本思想史I》,有斐阁,1970年)明治日本最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同时也是战争的启蒙思想家。

  同样,基督教思想家内村鉴三在战争爆发后,用英日两种文字发表题为《日清战争之义》的论文,指责“支那是社交规矩之破坏者,是人情之大敌,是野蛮主义之保护者”。保守主义政论家陆羯南则主张说,清国为“东洋的一大野蛮国”,“王师的一大目的就是将跋扈于东洋中央的野蛮人驱逐出去”。以倡导“平民主义”闻名的作家德富苏峰在《征清之真意义》一文中写道,清国是“文明之敌”,此战争是“文明之义战”。这些说法与陆奥对战争的定位,即“西欧新文明与东亚旧文明的冲突”完全一致。

  这种将中国视为“野蛮”的言论背后,流淌着日本极为特殊的心理意识,德富苏峰将其表达得淋漓尽致。他论述说,1853年美国东亚舰队佩里司令官对日本的强迫开国,是相当于“强奸”的屈辱;“直到今日,我们与世界诸强国对立时膝盖仍无法站直,正因有此污点之故”。日本被迫开国后,“轻侮”随之到来;“世界”认为日本人“只是接近猿猴的人类”,或者是“接近人类的猿猴”。欧美人非但不认为日本与自己平等,甚至还认为日本比不上中国。日本若能取胜,在地位上不仅会超过中国,还能恢复被伤害的自尊心。因此,他认为此战最大的战利品将是“大日本国民的自信力”。这种自信力的根本在于欧美对日本的认知。在这个意义上,此战不是“暗室”内的格斗,而是在“世界面前”的决战;“在战胜清国的同时,我们战胜了世界。世界知道了我们。因此,世界会敬重我们、畏惧我们。我们正在获得恰如其分的待遇。”(转引自米原谦:《日本政治思想史》,ミネルヴァ书房,2007年)就此而言,日本对华开战的另一意图是对欧美开战。此战不仅仅是在“世界面前”的决战,在深层心理层面更是对“世界自身”的决战。

  军国主义的成立

  战后,日本除获得了与“欧美先进列强”对等的地位外,还促进了日本宪政主义的落实、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确立与腾飞。然而,还有一种致命的结果,那就是军国主义的成立。其中,明治天皇的御驾亲征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日本各个阶层通过天皇建立了普遍联系;近代国家所必要的“国民”诞生的同时,“军国之民”亦由此形成(东アジア近代史学会编:《日清戦争とアジア世界の変容》,ゆまに书房,1997年)。作家司马辽太郎在谈论日俄战争时,有这样一段说法:“战争会让败者非常悲惨,但有时也会让战胜国发生变质,其中最糟糕的事例就是日本。”这是因为,他认为日本战胜俄国后变成了“帝国主义国家”(司马辽太郎:《昭和という国家》,日本放送协会,1999年)。其实,日清战争取胜后现代军国主义国家的出现,才是日本的根本性“变质”。

  明治日本对“华夷秩序”,即对中华世界的独特感受性——压抑与愤懑——因甲午的胜利而得到了释放乃至升华。接下来,他们开始面对“世界”,即欧美率先开创的世界秩序与世界文明。1904年爆发的日俄战争,之所以被塑造为黄种人对白种人的胜利,原因正在于此:这是文明对文明的战争。福泽谕吉在《通俗国权论》(1878年)中写道:“身处禽兽世界,最后可诉诸之手段唯有必死之兽力”;“百卷万国公法不如数门大炮,数册和亲条约不如一筐弹药。”这种对世界文明的虚无主义认知,最终决定了日本于1941年向美国宣战。

  显然,这不是后世人们所说的以国运相赌的冒险,而是有着特定的逻辑基础——这种基础来源于对世界政治原理的某种认知,来源于对相应政治技术的纯熟运用。1945年的战败,将其逻辑中的致命错误暴露了出来,那就是日本政治精英并未认清十九至二十世纪世界文明变迁的大势:弱肉强食的丛林规则绝非世界政治的本质,文明有着文明所固有的普遍而坚硬的内核。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北京突然取消大订单 市场震惊
美巨头宣布回归中国 数百万人乐了
普京,大祸临头!
曝中纪委正调查最大的军事装备供应商
乌克兰真的要输了?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北京突然取消大订单 市场震惊
美巨头宣布回归中国 数百万人乐了
普京,大祸临头!
曝中纪委正调查最大的军事装备供应商
乌克兰真的要输了?
外籍人士在华消费更方便了 11个电子钱包落
全球最淫乱国家 这国夺冠
最新传来的又是坏消息
欧盟这才反应过来 被中国“卡脖子”
杜特尔特与北京“秘密协议”曝光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