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57藏了15年的机密,弹舱要塞大家伙? | |
www.wforum.com | 2025-10-21 15:55:13 空翼视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俄著名军事博主Fighterbomber近日公开苏-57主弹舱照片,首度以非官方视角曝光其内部构造,令俄方严守长达15年的机密尽失。 自15年前的2010年1月29日,苏-57原型机T-50-1在共青城的冰天雪地中首飞以来,该机的弹舱开启照片就始终没有被公开展示过,处于严格保密状态之中,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2024年的珠海航展上,苏-57 057号静态展示原型机被从运输机中卸下时,才在不经意间暴露出翼根侧弹舱的内部结构。 加上此次主弹舱开舱照片的泄漏,至此苏-57神秘的弹舱内部总算全部公开。 与歼-20和F-22两种重型五代机相比,苏-57的设计看起来非常极端,不仅体现在备受争议的隐身处理上,还体现在了古怪的弹舱设计上。 苏-57没有采用规整的“并列主弹舱+侧弹舱”布局,而是采用了非常规的两个串列主弹舱和两个侧弹舱的设计。 造成这一设计的根源,是该机继承自苏-27的升力体气动布局。 从俯视图看,苏-57的机身中部非常宽阔,几乎与机翼根部无缝衔接,进气道/发动机舱以吊舱形式分置于下方两侧,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中央升力体”,这个宽大的机体本身在飞行时就能产生可观的升力。 这种设计形成的机腹“隧道”虽然对于隐身不利,却能使苏-57将机翼与前边条、后边条以及宽阔的机身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三维升力系统。 这个系统能在各个飞行状态下,尤其是大迎角飞行时,通过产生稳定的涡流,为整个飞机提供额外的涡升力,极大地提升了机动性,凸显俄罗斯战斗机设计师的狗斗思维。 在气动布局优先的设计思路下,苏-57的弹舱布置不免显得“见缝插针”。设计师受限于中央升力体形成的机腹隧道,将两个各长约4.4米,宽0.9米的串联主弹舱内置其中,并将侧弹舱以保型鼓包形式整合于翼根。 主弹舱的纵向布局对机身结构强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导致设计师不得不根据试飞结果对苏-57的机身进行补强,推出了所谓的第二阶段机身。 当然,这种看似妥协的设计也带来了独特优势: 在格斗时,其侧弹舱通过一套复杂机构,将VPU-50发射导轨向下并向侧方伸出,使导弹导引头得以避开机体干扰,获取更优视野锁定目标。 这套机制虽比歼-20与F-22的同类设计更为复杂,却使R-74M2格斗弹的红外成像导引头获得了更大的视场,再次印证了其对格斗场景的极致优化,再次凸显设计师的狗斗思维。 此外拜升力体机身所赐,苏-57的主弹舱是全球现有三种五代机中最深的。 也就是说除了标准的R-77M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外,苏-57的主弹舱可以容纳俄制大型空地武器和大型对地/反舰武器,如弹舱内置版“匕首”高超音速导弹。 这让苏-57超越了纯粹的空中优势角色,向多功能重型战斗机发展。 苏-57的主弹舱,此前已被安装在苏-47“金鹰”前掠翼验证机上进行了测试,从此次曝光的主弹舱开舱门照片看,弹舱最前端有两片伸出的多孔扰流板。 其作用是在高速飞行时减小乱流对弹舱的冲击,改善了内埋武器投放的流场品质,提升了投放安全性。 歼-20和F-22也有类似的设计,但仅仅是低矮的扰流片,远没有苏-57这么夸张,可能是后者出于要投射大型弹药的需要。 弹舱配备了两扇大型舱门,其边缘均装有斜切设计的吸波材料。 当舱门关闭时,右侧材料的斜切边缘会精确搭扣在左侧之上,从而形成一个完整、连续的隐身表面,但这种设计的隐身效能,尤其是弹舱门闭合时的大缝隙,一直被外界质疑。 根据俄罗斯的公开资料,苏-57主弹舱的另一个创新是弹舱门采用了分布式电驱动扭杆翻转系统,取代了传统的液压机械作动器,不仅减轻了重量,还符合现代战斗机全电化和机电综合管理发展趋势。 此次曝光的照片还证实,苏-57弹舱内配备了两个由信号旗设计局研制的UVKU-50L弹射挂架,用于投射300千克级空空导弹或250千克级的制导炸弹。 为执行更重型的打击任务,该机还可换装承重达700千克的UVKU-50U弹射挂架,以搭载R-37M远程空空导弹、KAB-500精确制导炸弹、Kh-38M空地导弹、Kh-35U反舰导弹、Kh-58UShK反辐射导弹以及Kh-69巡航导弹等一系列武器。 目前,关于其如何内挂新型“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的配置方案——例如是否仅在弹舱中部安装一个特制大型挂架——仍有待进一步信息披露。 主弹舱在发射时,弹射挂架的复杂液压机构会先将弹药推入气流中,然后弹射器启动将弹药推出,然后才点火。 这个过程对飞行控制和发射时序的要求极高,也是苏-57早期测试的重点和难点,不过这也是全球三种重型五代机的标准选择。 苏-57的弹舱是其作为五代机的“身份证”,它体现了俄罗斯对空中优势的理解: 在保证基本隐身的前提下,不牺牲超机动性,并追求重型、多任务的作战能力。 苏-57的纵列弹舱是一个权衡与创新的产物,尽管存在争议,但其独特的设计思路无疑丰富了世界第五代战斗机的技术图谱。 |
|
|
|
![]() |
![]() |
哈马斯没想到 7000士兵刚露面就被“缴枪” |
![]() |
中无人机首次实战亮相 |
![]() |
快讯:习近平任免驻外大使 李成钢被免职 |
![]() |
有隐身性能的直-20:中国取得了重大成果 |
![]() |
传习近平将辞去中央军委主席 胡春华升任… |
![]() |
哈马斯没想到 7000士兵刚露面就被“缴枪” |
![]() |
中无人机首次实战亮相 |
![]() |
快讯:习近平任免驻外大使 李成钢被免职 |
![]() |
有隐身性能的直-20:中国取得了重大成果 |
![]() |
传习近平将辞去中央军委主席 胡春华升任… |
![]() |
四中全会前新华社“午夜惊魂” 习近平终局 |
![]() |
浅析:JF-17飞抵阿塞拜疆 改变地区空中格局 |
![]() |
印尼购买中国战机后 巴铁空军恐受影响? |
![]() |
首次海上补给,成功! |
![]() |
美将领罕见承认:“我们落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