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0日,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Rostec)消息显示,联合航空制造集团公司(UAC)正式确认,伊尔库茨克航空厂制造的首架雅克-130M原型机已进入地面测试与飞行测试阶段,另有两架机身正处于总装过程中。这一进展标志着这款在基础型雅克-130教练机上升级而来的机型,正式从研发向实战验证迈进——尽管此前该机型尚未接到任何稳定订单,整个项目前景曾一度模糊。根据UAC此前披露,目前雅克-130M仍未进入批量生产阶段,此次测试与总装的三架飞机均属于测试批次,其性能表现将直接决定后续量产与列装的可能性。

核心技术升级:从“教练机”到“轻型作战平台”的跨越
雅克-130M由雅科夫列夫设计局研发,核心升级思路是在保留基础型雅克-130双发、串列双座机身设计及嵌入式训练系统架构的同时,通过新增任务系统缩小与轻型战斗机的性能差距,最终突破“高级教练机”的单一定位,具备day-night、all-weather(昼夜、全天候)轻型作战能力。其关键技术配置可概括为以下四点:

探测与瞄准系统:整合了BRLS-130R机载雷达站与SOLT-130K光电/激光瞄准系统(搭载于吊舱中),前者可提升对空中及地面目标的探测能力,后者则为精确打击提供支持,理论上能实现对地面目标的锁定与打击,同时为反无人机任务奠定传感器基础。
防御与通信系统:配备“总统”-S130防御辅助系统及KSS-130通信综合体,前者可增强机身对威胁的感知与规避能力,后者则保障作战时的信息协同,满足复杂战场环境下的任务需求。
武器适配能力:除保留基础型的训练功能外,重点拓展了武器挂载范围——既能使用激光制导、卫星制导的“空对地”精确弹药,执行轻型攻击、近距空中支援(CAS)任务;也具备搭载“空对空”武器的潜力,为反无人机、空域巡逻等任务提供可能。
多功能兼容性:在升级作战能力的同时,未放弃核心的LIFT(先导战斗机教练机)功能,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飞行训练”与“实战任务”的无缝切换,兼顾飞行员培养与作战部署需求。
反无人机潜力:理论可行,但受限于关键装备量产
当前乌克兰频繁使用远程打击无人机对俄罗斯境内军事设施实施纵深打击,为此俄军还期待雅克-130M的“反无人机能力——从技术逻辑上看,该机具备成为“无人机猎手”的潜力,但其可行性仍受限于关键装备的成熟度:

理论优势:BRLS-130R机载雷达可提升对低速、小型无人机的探测效率,SOLT-130K光电系统能辅助锁定目标;同时,俄罗斯拥有80毫米非制导航空火箭弹的制导版本——S-8L火箭弹,该弹具备semi-automaticlaserguidance(半自动激光制导)功能,最初计划适配“白蚁”(Termit)无人机,若整合到雅克-130M上,可形成“探测-锁定-打击”的反无人机链条。
现实瓶颈:目前S-8L火箭弹尚未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公开信息显示其仍停留在mock-ups(模型)阶段,缺乏实际列装与实战验证;此外,俄罗斯并无类似美国、乌克兰使用的APKWS制导组件(适配70毫米非制导火箭弹,可低成本反无人机),导致反无人机武器的选择较为单一,且依赖未成熟的S-8L。

雅克-130M在“反无人机构型”上仅处于“理论可行”阶段,若要实现实战部署,需先解决S-8L火箭弹的量产问题,以及雷达、光电系统对小型无人机的探测精度验证——而这些均需等待此次测试阶段的进一步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