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兵器知识 > 正文  
中国第3款六代机 为何是舰载无人机?
www.wforum.com | 2025-08-07 22:47:05  落英行者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近日中国一架全新的战机曝光,从无垂尾的基本特征来看,其又是一款追求全向隐形的六代机。据推测很可能是一款专为六代机体系打造的高端无人僚机,以补全六代机作战生态,而不是与歼36、歼50并列的有人六代机。

图片

从作战需求来看,中国没有必要研发三款有人六代机。对于已经充分曝光的歼36和歼50,这两者可以通过智能组网、功能互补、跨域打击构建起“空中作战云”。歼36作为强对抗空战体系和反舰打击的核心节点,可在3000公里纵深内完成“侦察-压制-打击-指挥”全流程。而歼50依托2000公里作战半径,可作为舰载六代机,成为航母编队前锋和分布式杀伤链执行者。所以从作战需求来看,基本没有第三种有人六代机的发挥空间。

图片

从技术验证角度来看,第三款六代机气动布局并未脱离歼36和歼50的框架,其采用了双三角翼+兰姆达翼的混合构型,进气道类似沈飞歼50的构型,并未采用类似全动翼尖的额外创新气动控制面,至于主动射流控制、智能蒙皮等视觉上不可见的新技术,歼36和歼50也推测已经应用。所以,第三款六代机对于有人驾驶六代机的技术验证价值不大。

图片

从成本来看,研发有人六代机成本极为高昂,哪怕财大气粗的美国研发一款六代机都还一路跌跌撞撞。有人六代机涉及的气动布局、飞控、动力、全向宽频隐形、热管理和红外隐形、航电等,关键还有在高空高速下的飞行员人机交互、安全和维生保障等,这些研发成本别说对一家飞机设计公司,对于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小觑。

图片

但作为有人六代机的忠诚僚机,第三款六代机则有充足的作战需求。解放军现有无人机中,实际上并没有能够与六代机进行伴随作战的无人机。彩虹7和神雕这样的超大型长航时无人机,主要前出执行战略侦察任务。攻击11这样的飞翼无人机,固然能够上舰且具备全向隐形能力,但亚音速和航程限制了其不具备六代机伴随作战能力,只能执行特定的作战任务。而飞鸿97A、暗剑隐形无人机虽然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但仍然保留了倾斜双垂尾,不具备全向隐形能力,较小的机体也意味的航程不足以全程伴飞,和五代机进行协同作战尚可,但是会严重拉低六代机的作战能力。对于美军来说,现有的XQ-58A,MQ-28A这些低成本可消耗无人机,一样只具备和五代机的协同作战能力,其本质是在五代机不具备穿透型作战能力的情况下,忠诚僚机作为炮灰深入高威胁区域。但是一旦和六代机协同,只会增加六代机暴露的机会,反而严重拉低体系作战效能。所以,为了在未来穿透进攻型作战场景中,歼36能够指挥无人机遂行电磁诱骗、分布式干扰、佯攻、饱和火力打击等战术,需要一款具备六代机特征的、可上舰的无人机。

图片

作为分布式杀伤链执行者,无人六代机为了保障航程,具备较强态势感知能力,一样需要较大的机体。为了适应航母起降,歼50采用可变几何边条和全动翼尖,无人六代机则采用某种变后掠翼方案。当然这种变后掠翼肯定不是当年F14可变后掠翼和YF22隐形技术的简单整合。我们知道,任何机械可变后掠翼的飞机,不同后掠角的机翼前缘的雷达散射差异很大,加之主机身和转动的后掠翼之间有一个结构叠加的大型缝隙,而表面爬行波对这种表面缝隙尤其敏感。所以传统可变后掠翼毫无隐形可言。

图片
图片

这款无人六代机可能采用了西北工业大学的可变后掠翼方案,采用液压-电动混合驱动的钛合金3D打印的双铰链复合转轴,其重量、体积、强度和疲劳寿命远非F14的2-3吨重的变后掠机构能比,机翼后掠角可在起降模式至超音速模式之间连续调节,驱动响应时间比F14大为减少。加之,双三角翼的涡流控制,配合射流襟翼,可以保证极低的航母起降速度。更重要的是,可动后掠段设计成翼身融合内部的滑轨机构,机翼外缘轮廓线始终保持连续平滑过渡,因此不会出现传统“旋转关节”角度突变导致的雷达散射增强。可变翼段还必须采用新型柔性隐身蒙皮进行覆盖,以便对可变机翼外缘轮廓进行精细动态修形、遮蔽可能的铆钉、活动机械结构和缝隙等,避免了任何额外的散射源。

图片

无人六代机的定位将不是低成本可消耗作战节点,反而相对有人六代机实现了物理域极限与信息域极限的双重突破。无人六代机取消了诸如座舱、氧气、弹射装置等生命维持系统,最多节省30%以上重量,还具备极端环境适应性。有人战机受飞行员生理限制,最大承受9G持续过载,瞬时极限过载约12G。而无人六代机可设计为15G以上的持续机动能力,甚至通过优化气动和材料实现20G+的瞬时过载,大幅提升规避导弹、抢占攻击位的能力。基于自身态势感知能力,以及体系多种传感器融合,无人六代机基于AI在复杂战场环境中将扮演战场显微镜和决策加速器的角色,OODA循环将从分钟级压缩到秒级,使得强对抗条件下的复杂战场从信息过载变为信息优势。

图片

在未来,这款无人六代机或与歼36、歼50组成超级空战集群,而无人六代机作为“影子杀手”,填补了穿透型作战中的高生存性、高机动作战节点的空白。通过自主AI快速理解战场的同时,一方面可以更好遂行被分配的全域打击任务,另一方面甚至引导有人机实施降维打击。同时隐形变后掠翼技术使其成为航母编队的“隐形触手”,在远海对抗中实现前沿存在、瞬时突防、饱和压制的战术闭环。

图片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在仁爱礁9000多天的菲军舰 不可能拖走了
洪森父子差点“被斩首” 全靠红旗12?
中国意外坠毁一架卡-32直升机
日本获得PL-15残骸 试图破解算法与雷达
俄核潜艇损失疑云 中国潜艇救援舰已抵达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在仁爱礁9000多天的菲军舰 不可能拖走了
洪森父子差点“被斩首” 全靠红旗12?
中国意外坠毁一架卡-32直升机
日本获得PL-15残骸 试图破解算法与雷达
俄核潜艇损失疑云 中国潜艇救援舰已抵达
中国第三款六代机曝光 到底是什么?
中国“基洛”服役20年 遇到刚入列的“基洛
趁着9・3大阅兵,多国领导人扎堆
西飞版六代机试飞 是无人机还是有人机?
打破垄断!韩国推出新一代有源相控阵雷达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