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磨一剑:美披露GBU-57/B的研发细节 | |
www.wforum.com | 2025-06-30 09:09:35 溪畔茗谈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随着以色列和伊朗之间的12日战争宣布停火,多家媒体对美军空袭给伊朗核设施造成的破坏、特别是GBU-57/B巨型侵彻弹(MOP)给深藏在山脉之下的福尔多核设施造成的毁灭性破坏深表怀疑,这惹得白宫方面十分不快,以致川普和赫格塞斯都多次怒怼媒体。6月26日,五角大楼再次发布了“午夜之锤”行动中对伊朗核设施投掷MOP巨弹的大量详细信息,称这一任务经过了15年的准备。此外,还提供了福尔多核燃料浓缩设施作为风险是如何影响MOP计划的主要设计及其改进的额外细节。 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美国空军上将凯恩在五角大楼的新闻发布会上详细谈到了GBU-57/B的开发及其在“午夜之锤”行动中的使用情况。五角大楼此前披露,在这次任务中B-2隐形轰炸机向伊朗的福尔多核设施投放了12枚MOP巨弹,并向纳坦兹核设施的地下浓缩铀工厂投放了另外两枚MOP巨弹。而伊斯法罕核设施的地面建筑则是由美国海军潜艇发射的“战斧”巡航导弹进行了单独打击。 在五角大楼的新闻发布会上展示的一张说明图,介绍了在"午夜之锤"行动中美军使用MOP巨弹打击福尔多地下核设施的更多细节。 凯恩表示,众所周知GBU-57/B是一种仅能由B-2轰炸机投放的重达30000磅的巨型弹药,它由钢制外壳、炸药和智能引信组成。用于打击福尔多核设施的MOP巨弹的智能引信都经过特别编程,以使每一枚巨弹都能在目标内部实现特定的效果,且12枚巨弹中的每一枚都有各自的预设打击角度、撞击时间和最终去向。 福尔多核设施山体表面的两个通风井及其地面开口正是MOP巨弹的打击目标。在美军对福尔多发动打击前的几天,伊朗人试图用混凝土填塞这些通风井,以防止来自空中的打击。卫星照片表明,伊朗人在“午夜之锤”行动前两天用泥土封堵了福尔多地下核设施的所有出口,以防止以色列特种部队从地面发起的突袭。现在看来,他们填塞通风井也是为了杜绝另一个可能会被以色列特种部队利用的入口。 伊朗的福尔多核设施遭到美军B-2机群空袭后的卫星照片,可见中间山脊四周大面积的山体表面被一层灰烬所覆盖。 福尔多核设施山脊上两个通风井的近景卫星照片,注意上方通风井外的三块水泥井盖排成一列,下方通风井外的三块水泥井盖呈品字形排列。2011年,伊朗人用泥土掩埋了这两个通风井,但美国人显然不会忘记这里。 遭到美军空袭后的福尔多核设施山脊的近景卫星照片,注意上下两组弹洞的分布方式与上面照片中水泥井盖的排列方式完全契合,可见MOP巨弹的打击精度之高。 凯恩进一步解释说,美军最终向福尔多的两个通风井投放了两组各六枚MOP巨弹,这两组弹药的投放方式大致相同。第一枚MOP巨弹击碎了井口外的混凝土井盖,暴露出通风井口。接着,第二、三、四、五枚MOP巨弹被投入主通风井内,以超过1000英尺/每秒(约305米/秒)的速度穿透地下设施,并在进入设施的内部空间后爆炸。每组弹药的第六枚MOP巨弹作为备用弹,以便在前面的轰炸机或投下的MOP巨弹出现故障时还可以补上一枚。 投向福尔多的两个通风井的六枚巨弹都精确地命中了预定目标。炸弹有三种破坏效应:爆炸、破片和超压。像福尔多这样的地下设施,巨弹在其空间内的主要毁伤机制是爆炸和超压的综合效应,冲击波高速闯入开放隧道,摧毁里面的关键设备。根据军方大量的计算机建模评估,MOP巨弹对地下隧道的大部分损害是由爆炸层与冲击波的延伸脉冲共同造成的。 B-2轰炸机投下第一枚MOP巨弹炸开通风井上的水泥井盖的示意图。 凯恩还强调指出,联合部队不会自己进行炸弹毁伤评估,这项工作已经交给情报界负责。对福尔多的地下核设施进行打击后,现在可以确认的是:首先,MOP巨弹的制造、测试和装载都是正确无误的。其次,MOP巨弹是根据速度和其他参数进行投放的。第三,这些MOP巨弹全部被导引至预定目标的预定瞄准点。第四,所有MOP巨弹均按设计要求运作。参与行动的B-2飞行员表示,这是我见过的最耀眼的爆炸,它看起来亮得简直像白天一样。 凯恩还详细说明了打击福尔多地下核设施的需求如何成为开发GBU-57/B巨型侵彻弹的关键因素的,并分享了该弹过去的测试视频。他介绍说美国有一个机构叫国防威胁降低局(DTRA),而且DTRA在对付深埋地下的目标方面是世界领先的专家。2009年,DTRA的一名官员被带到一处秘密地点的密室内,向他通报了伊朗发生的某些事情。有关方面向他展示了一些照片和高度机密的情报,揭示了位于伊朗山区的一处大型基建项目。凯恩表示,他不能透露这名官员的姓名。 福尔多地下核设施的全景布局图。注意地下设施中间的两组红点处,就是两个通风井的位置。 这名官员被指派研究这个建筑项目,与情报界一起合作了解它,很快又有一名团队成员加入。在超过15年的时间里,这名军官和他的队友开始全身心投入研究福尔多的这处目标,该目标是伊朗秘密核武器发展计划的关键组成部分。他研究地质学,观察这个项目的挖掘进程,也察看他们的施工、天气、废弃材料、地质、建筑材料及其来源。他查看了这里的通风井、排气井、电气系统、环境控制系统、每个角落、每个坑道,乃至每台设备的进出情况。 他们是如此专注,连上下班的路上都在思考这个目标,甚至在晚上睡觉时他们也会梦到这个目标,而且他们从一开始就知道这里是做什么用的。其实这是再明显不过的事情:没有人会为了和平目的在大山深处建造一处装有离心机和其他设备的多层地下掩体。长期的研究使他们意识到美军没有任何一种武器能够打击并摧毁这个目标。于是,他们开始与工业界和其他战术专家合作开发出了GBU-57巨型侵彻弹。 福尔多地下核设施第一个通风井所在区域的结构布局图,注意图中三个红点处为通风井的位置。这表明,美军对该设施的结构布局了如指掌。 需要注意的是,DTRA在2009年之前就已经开始研发后来被称为GBU-57/B的弹药,它属于规模更大的硬目标摧毁(HTD)计划的一部分。然而,直到2010年代初MOP巨弹才开始投入使用。凯恩表示,能够打击福尔多核设施是该弹得以发展的核心要素。此后,该弹的设计已经过多次升级。凯恩还明确透露,美国情报界在2009年之前就已经知道有关福尔多的工作。据了解,对福尔多的研究工作始于2006年。 研发团队一次又一次地测试MOP巨弹,以尝试不同选项的效果,之后又进行了更多的测试。他们不仅完成了数百次投放测试,还向极其逼真的测试目标投掷了许多全尺寸弹药,目的只有一个,在国家需要的时间和地点摧毁目标。归根结底,武器的设计就是确定正确的弹药与引信组合,以达到预期效果并对目标造成最大破坏。对于福尔多来说,DTRA团队非常自信了解摧毁该目标所需的要素,而且相关弹药的设计、规划和交付能够确保在执行任务时实现预期效果。 五角大楼展示的GBU-57巨型侵彻弹的测试视频。 参与测试的军方人员与波音公司的研发团队在GBU-57巨型侵彻弹的全尺寸模型前合影。 MOP巨弹的测试工作在美国陆军新墨西哥州白沙导弹靶场内的多个地点进行过,属于DTRA管理的一个试验地点距离美国首次核试验——三位一体(Trinity)核试验的地点不远。在MOP巨弹的开发初期,有很多博士参与了该计划,开展了大量的计算机建模和仿真设计,以致研发团队悄无声息地、以一种秘密的方式成为美国超级计算机使用小时数的最大用户。时间来到2025年6月的某一天,在DTRA的两名官员全身心投入的事业开始15年之后,美国总统电话命令B-2部队前去摧毁这个目标。凯恩表示,他昨天亲自会见了DTRA的这两名官员。 6月25日下午,中央情报局局长拉特克利夫发表公开声明,表示该局已经确认了大量可靠情报显示,伊朗的核计划在最近的定点打击中遭到严重破坏。包括从长期可靠、准确的消息源和方法中获得的新情报,表明伊朗的几个关键核设施已经被摧毁,需要数年时间才能重建。中央情报局将继续收集更多可靠来源的信息,以确保相关决策者和监督机构充分了解情况。 B-2打击编队对伊朗核设施的空袭却引来众多媒体的质疑,显然让白宫和军方大感意外。 Axios同日报道,以色列情报部门认为,美国和以色列的打击对伊朗核设施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破坏。以色列作为战争的发起方,面临比美国更直接的伊朗威胁,他们对川普在周六的军事打击结果基本满意。以色列新闻媒体Yediot Ahronot的专栏作家透露,以色列官员已经确认,在美国的大规模打击以后,伊朗的大部分浓缩铀由于入口被摧毁而被埋在伊斯法罕的地下设施内,可能还有福尔多。这些地点正处于监控之中,以防止任何进行发掘的企图。 但媒体对“午夜之锤”行动的确切结果依然疑虑重重。一份被泄露的国防情报局(DIA)的初步情报分析表明,美军对福尔多地下核设施的破坏微乎其微,这直接导致五角大楼在6月26日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就在头一天,赫格塞斯和其他几位白宫的高级官员都已经发表声明,表示DIA初步报告的准确性不高,因为现在已经获得了更多情报,最新的评估显示福尔多的地下核设施遭到了非常严重的破坏 在2010年的一份美军简报中,讨论了下一代侵彻弹和其他掩体炸弹的研发计划,下一代侵彻弹可能装备固体火箭发动机具备防区外打击能力。 但是,美军的空袭对福尔多、纳坦兹和伊斯法罕核设施的破坏将如何影响伊朗未来的核武器发展尚待观察。当然,美国情报界也会继续观察伊朗的相关行动并对此保持高度关注。不过,就在6月25日,伊朗议会已经通过了一项法案,终止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所有合作。 目前,美国空军正在研发用于取代GBU-57/B巨型侵彻弹的新型弹药。就像福尔多核设施的出现催生了MOP巨弹的最初开发计划一样,相信“午夜之锤”行动的后续评估必然也会影响现在被称为:“下一代侵彻弹”(NGP)的项目。无论如何,新闻界对“午夜之锤”行动成效的质疑声,促使五角大楼披露了更多新的关于MOP巨弹及其研发史引人注目的重大细节。 |
|
|
|
![]() |
![]() |
央视这一幕画面,曝光解放军强悍战斗力 |
![]() |
以军车辆被贴脸内爆,全车工兵无一生还 |
![]() |
北京大阅兵 首次展示4大新型作战力量 |
![]() |
中国下一代隐轰具备“跨洲际核常双打”能力 |
![]() |
能攻击中国?B-2很先进,但绝非“无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