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兵器知识 > 正文  
固执到绝不改变 中美俄装备上独特的怪癖
www.wforum.com | 2025-05-20 14:50:51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想必没有人会怀疑,在这颗星球上,综合军事实力位列前三甲的国家分别是中国、美国和俄罗斯。也正因如此,中美俄三国被戏称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善人”中的“上三常”。而既然都是有着世界级军事大国实力和地位的玩家,就必然都有着一套属于自己的国防工业体系,能在极大程度上、甚至是100%地自行解决部队对各类装备的需求。于是今天不妨来聊一个有趣的话题,在开发思路、技术路线和性能侧重点等方面,都有着浓厚的“个人色彩”的中美俄三国武器装备中,各自都有哪些堪称固执的“独门怪癖”吧,以及这种“雷打不动的坚持”究竟是怎么来的。

一、坚持“步兵战车能打坦克”的俄罗斯。

先来说说俄罗斯,其继承了苏联的大半衣钵,而冷战时期的苏联陆军曾被世人满怀敬意和畏惧地称为“钢铁洪流”。在宛如无坚不摧的苏军“钢铁洪流”中,步兵战车的数量和所发挥的作用,丝毫不亚于主战坦克。于是,在苏俄步兵战车的发展之路上,一个与其他国家同类型产物均有所不同,可谓是风格极其鲜明的一点就在于,苏俄步兵战车把反装甲、特别是反坦克作战的重要性,提到了同对抗轻型装甲目标和无防护目标等任务基本一致的高度。用冷战时期的苏联步兵战车研发单位的话来说就是,“如果一款步兵战车不能打坦克,那它压根就不该被造出来”。

图片

BMP-1是人类首款步兵战车

确实,在人类首款专用步兵战车,即1964年定型的苏制BMP-1这里,其搭载的73毫米口径的2A28低压滑膛炮所发射的PG-15V破甲弹,可击穿厚度400毫米的均质装甲。设置在炮管上方的9M14反坦克导弹,亦具备400~450毫米的破甲厚度。在上世纪60年代,这都是代表了世界一流水平的反装甲作战能力。

图片

法国AMX-10P步兵战车

与之相比,被认为是西方第一代步兵战车的西德“黄鼠狼”和法国AMX-10P,则均选择了更适合打击轻型装甲目标和无防护目标,但明显难以打击坦克等重装甲目标的小口径机炮。至于说二者的反坦克导弹,也并非像BMP-1那样拥有固定的专用发射架,而是要在发射时由乘员先从车内取出并架好,然后再把导弹发射装置放到发射架上,最后完成发射。

图片

英国“武士”步兵战车

至于说随后诞生于西方主要军事强国之一的英国之手的“武士”步兵战车,其甚至并未预留安装反坦克导弹发射架或发射器的位置,主武器就是1门30毫米口径机炮。显然,这些都说明,大多数西方国家并不强制要求步兵战车具备较强的对抗坦克的能力,毕竟二者从功能定位到性能侧重点都是不一样的。

图片

苏制第二代步兵战车BMP-2

而虽说到了苏制第二代步兵战车BMP-2这里,其主炮也随大流式地换为了30毫米口径机炮。但通过在炮塔上设置比9M14更先进的9M113重型反坦克导弹发射架,BMP-2并未出现反坦克作战效能下滑的问题,依然是一款将反坦克作战和其他作战性能划等号的装备,且这一习惯一直被俄罗斯保留至今,如今俄军现役的数款步兵战车,均十分注重对反坦克导弹的运用。

图片

二战初期的苏联损失了海量的坦克

至于说为何苏俄系步兵战车都这么注重“打坦克”的能力,其实并不难懂,那就是卫国战争初期和中期,苏联陆军曾一度陷入“极其缺乏坦克和反装甲战力”的艰难处境。在摧枯拉朽的纳粹德军“闪电战”攻势下,苏联于战争初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坦克这样的技术类重装备的损失量更是不计其数。而在工业产能完成战略转移和彻底铺开之前,幸亏美国和英国等国没少向苏联援助坦克,否则在1942年中期之时,苏军很可能就会面临可用坦克数量严重不足的危险。没有坦克,还如何去对抗德军的进攻锋芒呢?

图片

BMP-3步兵战车

可以说,正是因经历过当年刻骨铭心的凶险战况,才让苏俄工程师们无比注重步兵战车的反坦克作战能力,这是同时期的西方国家工程师们难以体会到的滋味。

二、“即便没用也不拆战斗机航炮”的美国。

说起美国军队,自然离不开耳熟能详的制空权,将美国军队形容为“离开制空权后就不会打仗”,固然有几分夸张,但实际情况也算是大差不差。在争夺制空权的最主要装备,即战斗机这里,美国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对航炮的无条件保留”。

图片

当年的埃塞俄比亚飞行员们

即便人类空战史上的最后一场动用航炮的战斗,还是发生于26年前的“非洲之角空战”,也就是埃塞俄比亚空军的俄制苏-27战斗机,在与厄立特里亚的俄制米格-29战斗机的空战中,以航炮击落对手。但即便在那场空战结束后的20多年间,再未出现哪怕一场需要用上航炮的空战,以至于中国的国产五代机歼-20大胆地取消了航炮,美国也依然坚持保留了这一传统的枪炮类空战武器。其中自然也是大有缘由,那就是越南战争初期留下的痛……

图片

越军战机击落美军战机的作品

回想上世纪50~60年代,随着射程远且精度高的空空导弹类武器的逐步兴起,世界范围内很快就兴起了“航炮无用论”的观点。首次论调影响的美国空军,也“时髦”地搭上这班车,取消了数款现役战斗机的航炮。然而,当美国一头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特别是在“滚雷行动”中对上使用苏系米格战斗机的越南空军后,很快就被打脸了。

图片

当时的多款美军战斗机均未安装航炮

早年间的空空导弹和机载火控系统的可靠性不高,命中率低到感人,再加上米格系列战斗机普遍身形小巧且机动灵活,很容易就会贴近执行轰炸任务的美军战斗轰炸机和攻击机。此时,负责护航的美军战斗机就要与越军战机展开缠斗,而在导弹命中率极低的情况下,打光导弹却未能击落对手的美军战斗机,将瞬间面临“没有可用的机载武器”这一麻烦。

图片

歼-20已取消航炮

相比之下,越军的苏系米格战斗机倒是均保留了航炮,这使得它们得以对打光导弹的美军战斗机展开单方面攻击。吃到了血淋淋的战场教训后,美国空军赶紧又把看似早已过时的航炮给“请”了回来。而时至今日,虽说航炮在空战中的作用真的已经是微乎其微,毕竟空战的交战距离呈逐步拉大之势,歼-20更是从一开始就放弃安装航炮,但美国空军恐很难有所动摇。航炮这种武器,大概还会在美军战斗机的身上存在很长一段时期。

三、“对舰用主炮的防空作战能力要求极高”的中国。

说起具备研制现代大口径舰用主炮能力的国家,基本就只有3个,即中国、美国和俄罗斯。中俄均选择了130毫米口径,美国则走在127毫米口径之路上。虽然中国和美国的大口径舰用主炮,均代表着世界先进水平,但二者在一个主要性能方面,却有着十分显著的区别,那就是射速。

图片

国产130毫米口径主炮射击

055型万吨大驱搭载的H/PJ-45型130毫米口径舰用主炮,最大射速可达40发/分,而美军巡洋舰和驱逐舰普遍搭载的MK-45型127毫米口径舰用主炮,最大射速则不到20发/分,这使得二者在单位时间内的火力投射量,有着巨大的鸿沟。可能有人会说,这说明中国海军更加注重主炮的对陆打击效能,毕竟我们有着实打实的两栖作战需求,即潜在的收台之战。不过,这么说也并不全面,更大的原因在于,中国海军对主炮防空能力的重视程度达到了一个堪称极致的水平。

图片

射速慢得多的MK-45

我们知道,自建军到本世纪初期,中国海军主战舰艇普遍缺乏完善的防空能力,别说是区域防空能力了,就连像样的点防空能力都不太够看,这与国内在舰对空导弹和雷达系统等领域,曾长期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有关。受此影响,人民海军很重视提高传统的枪炮类武器的防空能力。哪怕在喷气式飞机和导弹大行其道的时代,枪炮类武器的防空作战效能早已严重下滑,但有那么一点防空手段,总比在来袭敌机和导弹面前“裸奔”要强得多,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图片

中国海军取得南沙海战大捷

一个让无数中国人倍感遗憾的战例,就是爆发于1988年3月14日的南沙海战,又称3·14海战或赤瓜礁海战。在那场战斗中,中国海军以仅1人负伤的代价,成功击沉3艘越军舰艇,取得了一场大胜。然而,这却也是一场不够完美的胜利。由于当时的人民空军和海军航空兵部队战力有限,难以在交战海域上空长期巡逻和作战,且战斗机性能也不如同时期的越南空军,再加上海军主战舰艇普遍缺乏像样的防空能力,故在海战结束后,人民海军舰艇编队紧急离开交战海域并返航,未能彻底收复所有的南沙岛礁。

图片

海军长期缺乏强大的防空战力

而在那个缺乏海上防空能力的年代,为了提升枪炮类武器的对空作战效能,特别是射程最远的主炮的对空作战能力,中国海军就对主炮的射速和单位时间内的炮弹投射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力争在尽可能远的距离上击落或驱散来袭空中目标。如今,虽然国产“中华神盾”系统和各类舰对空导弹的性能均已稳居全球前列,但我们仍未放松对主炮防空能力的追求,76毫米口径、100毫米口径和130毫米口径,这些舰用主炮的射速始终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性能指标,始终没有改变。

看起来,“上三常”各自的坚持和固执绝不会轻易改变。各位还知道哪些呢?不妨来聊一聊。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度表示不服后 中国亮出了大杀器
2025年俄乌阵亡者遗体交换 比例达1比20
卖歼10C的小女孩该昂首挺胸了
CNN披露巴基斯坦攻破S-400防空系统细节
武汉闹市突发枪击 3人中枪 1人遭爆头 现场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度表示不服后 中国亮出了大杀器
2025年俄乌阵亡者遗体交换 比例达1比20
卖歼10C的小女孩该昂首挺胸了
CNN披露巴基斯坦攻破S-400防空系统细节
武汉闹市突发枪击 3人中枪 1人遭爆头 现场
阵风被严重低估?俄专家:歼10CE会被撕掉翅
印度:藏南永远是不可分割领土
中共中央军委人事变动 由他接替落马的苗华
阿利·伯克的私心:一机坑了美国三代驱护舰
歼10击落“阵风”后 哥伦比亚也想要24架?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