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式步炮:迷你小钢炮,成为日军侵华利器 | |
www.wforum.com | 2025-05-09 16:16:30 循迹晓讲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我之前聊过国军的德国产重型榴弹炮(详见:抗战“存在炮兵”:重金进口德国大炮是赔本买卖?),单论火炮质量,这种炮比日军的同类武器要好,但数量实在是太少,从整体上看,日军的炮兵规模和装备也还是大大优于国军,而在具体到每场战斗中,日军有一种炮是让国军非常头疼,甚至在太平洋战场上的美军也深受其害,这就是九二式步兵炮。这种口径不大的炮为什么让国军美军吃尽苦头?今天就来聊聊它的历史。 九二式步兵炮定型投产于1932年,也就是日本所谓的“皇国建立两千五百九十二年”,因此有了这个名号。在此之前日本已经投入生产过几款步兵用的平射火炮,比如37毫米口径的十一年式步兵炮,但军方对它们的表现并不满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口径和威力过小。 ◇ 图为日军大正十一式步炮 随着技术的进步,日本步兵在将来会面对愈发坚固的堡垒,而如果用大口径的迫击炮,它又不能直接瞄准射击,而是要打一个高抛弧线,炮击精度不能得到保障。所以日军要求有一款口径威力足够大,直射精度足够好,而且重量足够轻,能伴随一线步兵冲锋陷阵的步兵炮,最终的产物就是九二式步炮。这款步炮最大的特点就是足够轻便小巧,70毫米口径的火炮总重也才两百公斤多一点,对比德国美国苏联同等口径的火炮是轻了一倍都不止。 ◇ 图为92式步兵炮结构 ◇ 图为92式步兵炮全分解状态示意图 在运输时九二式可以被迅速拆分成若干部分,由三匹驮马来负重运输,而按照日军的作战手册,一门完整的火炮拆解下来加上弹药十个人就能背着到处走了。如此特点在中国战场那是一大优势,要知道当时的中国基本没什么像样的公路,中日两军的重型火炮依靠汽车运输机动显得异常艰难,九二式步兵炮如此特点,能让它在最需要火力支援的地方及时出现,因此我们在回看历史的时候往往会发现一些国军精锐纸面实力其实不差,但却被装备着九二式步兵炮的日军给打败了,这里面步炮机动性的强弱就是一个决定战斗成败的重要原因。 ◇ 图为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中描述92式步兵炮 ◇ 图为92式步兵炮炮组总共有5人,包括弹药手,装填手,炮长,运弹员和炮手 说起来,这九二式步兵炮不但易于拆卸组装运输,而且个头低矮。如果拆除防盾,战斗高度只有五十厘米,甚至当时身材矮小的日本军人操作这炮也只能蹲着或者跪着。这些特点在太平洋的各个岛屿上也被发挥的淋漓尽致。1942年的瓜达卡纳尔岛战役,先期登陆的一木青直支队敢于用八百人的兵力去冲击美军机场,其最大的火力依仗就是可以拆卸灵活搬运的九二步兵炮。后来日军的另一支部队试图翻山越岭去抄后路夺取机场,在长途行军中也是携带了几门九二式步兵炮充当火力支援。 当然,轻便灵活的步兵炮对抗美军的火力防御体系还是注定要失败的。而在太平洋战争后期,轮到美军进攻日军构筑堡垒的岛屿了,日军在自己的防御工事中部署了大量的九二式步兵炮,当时日军的守岛策略是放开滩头让美军登陆,而在岛屿深处避开美军的火力优势去进行周旋,这种炮能在近距离内提供直射火力,而且目标小容易隐蔽,很难被对手发现,在这些优点加持下,守岛日军让美军吃了不少苦头。甚至有美军缴获了这种步兵炮拿来就反手打日军的记录,原因也不难理解,岛屿深处重火力支援不能及时赶到,这种步兵炮当然是抓来就用了。 可以说,轻便灵活个子小就是九二式最大的特点了,由这个特点出发,日军在战场上对九二式的运用也是直接给推到第一线,每一个步兵大队都有专门的九二式步兵炮小队,这是在战场上实实在在能被步兵调动的炮兵直射火力。这一点意义非常重大,不管国军,日军还是美军,比九二式步兵炮口径威力更大的火炮都为数不少,但这些火炮往往都被更高级的军事单位指挥,而且射击也往往是弹幕覆盖,并不能让步兵随心所欲地使用。 ◇ 图为太平洋战场上,美军缴获的92式步兵炮 而九二式步兵炮就不同了,它是真正归属步兵指挥的火炮,其射程和威力比重机枪都要强出不少。如此步兵炮,加上我之前讲过的掷弹筒(详见:八九式掷弹筒:东西这么小,为啥让中美士兵吃尽苦头?),都让第一线的日军在面对国军时有着巨大的火力优势。 1937年淞沪会战,国军在上海精心构筑的三十多个机枪阵地大部分在第一时间就毁于步兵炮和掷弹筒之手。后来日军在常德和国军爆发激烈的巷战,他们把九二式步兵炮推到瓦砾堆中,一个个地拔除国军的火力点,而国军面对这种机动轻便,射程相对比较远,威力又相当大的小炮是一筹莫展,最终也只能败下阵来。顺便说一句,日军的一个步兵大队大概人数在八百人左右,相当于营级规模,但在中国战场上,如此营级规模的部队却经常能够和中国军队旅甚至师和军级的部队对峙且不落下风,在抗战时包括蒋委员长和一众国府军政要员,在谋划下一次军事行动时也总是认为我军四五个师能对抗日军一个大队,凡此种种,九二式步兵炮这样直接掌握在日军大队手里的近距离支援火器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总体来看,这九二式步兵炮如果单论威力精准度,那的确并不突出,甚至当时国军也有不少火炮比它强,但它真正把减重轻便外形低矮做到了极致,由此获得了在中国和太平洋战场无以伦比的机动性。在二战前的欧洲,诸如德国的古德里安等将领就意识到单纯的火力不足以带来战争的胜利,唯有把火力和机动结合起来才能在下次战争中获胜,由此诞生了闪击战的理论和战术。在二战初期,德国的坦克单纯论火力和装甲都比不过对手,却能在闪击战中屡屡得手,就是因为把机动性发挥到了极致。 而日军九二式步兵炮在中国战场的表现,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是当作东亚版的低配闪击战,在这个道路匮乏的战场上,机动性并非是靠着引擎,而是靠着腿脚来实现的。事实上,日军这种低配版的闪击战在军事上相当成功,抗战初期大片国土沦丧就是明证。如果不是因为中国大大耗尽了日本的兵力,军民抗战意志坚决,以及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这抗战最终的结局还真的未必是定数。从这个意义上讲,现如今网上许多对二战日本武器不屑一顾的说辞,就比如把这九二式说成是小朋友的玩具炮,本质上跟抗战神剧没什么差别,毕竟如果自己的敌人都这么垃圾的话,那么跟这样垃圾的敌人苦战八年的先辈们,又算什么呢? |
|
|
|
![]() |
![]() |
击落“阵风” 巴铁没使用歼10C和红旗9P |
![]() |
使用中国装备的巴铁,不只打疼了印度? |
![]() |
印巴空战8:1,达索要求印“禁飞”阵风? |
![]() |
印空军遭遇三战以来最惨败 巴方公布四大证 |
![]() |
印巴空战逆天 宣传效果堪比数届航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