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兵器知识 > 正文  
中国发展跨介质武器 无人机可以从水下升空
www.wforum.com | 2025-01-24 18:13:27  空天力量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近年来五角大楼提出未来台海作战的新作战模式,通过在大陆沿岸部署的潜艇从水下发射大批无人机,让它们在空中形成无人机蜂群,进而在解放军登陆台湾时发动突袭,以解决当前美国海军水面舰队在解放军“反介入/区域拒绝”战略面前无法靠近的困境。不过香港《南华早报》23日透露,中国已抢先实现了美军的这个构想——正所谓“走美军的路,让美军无路可走”。

报道称,西北工业大学科学家团队在去年12月31日刊载于《航空学报》的论文中提到,依靠独特的可折叠翼设计,中国研制的新概念跨介质无人机可以“在单次航程中多次穿越水-空气介质”,继而显著提高隐蔽性和生存力。该团队将这款无人机命名为“飞翼”。这个名字里的“飞”意味着“飞行”,而“翼”则可追溯至 3000 多年前,用以描述水鸟展翅准备起飞的画面。这种无人机结合了水下高效导航和空中敏捷性高的优势,在海洋侦察、监视、打击和攻击等军事领域将拥有庞大的应用潜力。

其实关于中国在发展跨介质无人机的消息,此前早有报道。例如哈尔滨工程大学2022年宣布,该校水下机器人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历时一年多,研发出两架既能上天也能入海的潜空跨介质航行器,分别命名为“长弓1号”“长弓2号”,在黑龙江省五常市龙凤山水库试飞成功。这两款航行器类似两架小飞机,能在空中、水面、水下切换自如,可负重1公斤,潜深100米。2023年,西北工业大学的“游隼”长航时折叠翼无人机也取得了突破,完成了电动后推螺旋桨深水释放,水面漂浮垂直冷发射试验。

之所以中国要大力发展跨介质无人机,是因为这种新概念飞行器能够同时结合无人潜航器水下隐蔽性好与无人机飞行速度快的优势,因此它可以等对手靠近到一定距离时从水下突然起飞发动进攻,或者从空中快速逼近,然后靠近对手时转入水下航行以躲避拦截,从而让对手防不胜防。

但想要研制跨介质无人机,难度也不是一般的高。因为空气和水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介质,密度相差800倍,跨介质无人机需要克服水和空气介质之间的物理屏障,对于结构和材料都经过特殊设计,以确保在跨越介质过程中的结构完整性和稳定性。例如无人机从空中入水时,由于密度差异,瞬时就会有强大的冲击载荷,很容易造成设备受损;而从水中发射升入空中时的挑战更大——看看各国为解决潜射弹道导弹水下发射问题而耗费的巨大人力物力,就可以想象其难度。

《南华早报》称,美军原先设计的这类无人机平时藏在水下的密封筒里,毫无机动性;而离开海面后,这些无人机只能在空中盘旋而无法再次入水,因此更容易遭攻击。此外,这些无人机属于一次性产品,在完成基本侦察任务后,只能自毁或发动自杀式攻击。

相比之下,西北工业大学的“飞翼”跨介质无人机外形非常独立,它采用4对螺旋桨,可以像人类手臂一样翻转折迭,使不规则的桨叶紧贴机身,从而大幅降低水下阻力。它的尾部安装有专用水下螺旋桨,则能提供强大的推进及转向能力。当“飞翼”到达水面时,可在汹涌的波潮中保持直立姿态,展开四只“手臂”,随即腾空而起。

更厉害的是,“飞翼”跨介质无人机是“可重复使用”,当它完成侦察任务后还可以重新降落到水面,折叠机翼并在5秒内潜回水中。报道称,不但“飞翼”的行进效率超越了大多数现有的跨介质无人机,而且具备更高的战场生存率,在未来海战中可以超越美国的同类对手。

尽管《南华早报》的相关报道目前还没有得到官方证实,但此前中国研制的多种跨介质无人机已经得到官方背书,表明中国在相关领域的领先优势。这也让美军高层此前关于要用海量无人机和无人艇让台湾海峡变成“地狱景观”的叫嚣变成天大的笑话——无论是无人机还是无人艇,美国有什么能够拿得出手的装备可以在台海跟解放军的这些新概念无人装备对抗?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度开始拉闸断水 中美俄罕见反应一致
印度刚晒印巴装备差距 不料外界泼冷水
潜舰都快造好了 中国突然遭毁约 被群嘲了
中国超轻型60mm迫击炮 钛合金打造?
1.2万朝军赴俄“血战”,换回了什么?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度开始拉闸断水 中美俄罕见反应一致
印度刚晒印巴装备差距 不料外界泼冷水
潜舰都快造好了 中国突然遭毁约 被群嘲了
中国超轻型60mm迫击炮 钛合金打造?
1.2万朝军赴俄“血战”,换回了什么?
乌军各级官兵,对朝军战力评价如何?
印度大坝开始蓄水 莫迪要冒天下之大不韪?
中国六代机恐用新型航发 推力比涡扇15更大
不再掩饰!美军在中国周边开展实战化演习
什么原因?北京迟迟不敢发布…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