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载型Z-20J直升机比Z-20多了这一设备 | |
www.wforum.com | 2024-12-08 20:58:42 赤色苍穹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第十五届中国航展,海军舰载型Z-20J首次亮相航展现场。和陆基型Z-20相比,Z-20J的机体结构和机上设备都有很大的不同。老沙留意到,其中一个区别就是Z-20J加装了内置式直升机应急漂浮系统。 据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在1982-1989年对直升机海上事故的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乘员在直升机入水撞击过程中能够避免死亡,但却在撞击后由于直升机的沉没溺水而无法生还。目前国内外的通用措施是为直升机安装应急漂浮系统。英国民航适航要求(BCAR)规定直升机在6级海况条件下能漂浮至少5分钟用以人员逃生。 虽然一般直升机在水域上空飞行时发生故障,且需要进行水上迫降的概率是很低的,但是由于直升机的漂浮性能很差,一旦发生水上迫降,往往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倾覆、沉没,使得机上乘员生存概率较低。 而对于舰载直升机来说,工作环境特殊,需要长期在海上进行作业,则海上迫降的风险大大增加。为舰载直升机配备可靠的防护救生装备,能够让飞行员无后顾之忧,更好地发挥直升机的作战效能。 早期国外直升机为了解决直升机水上漂浮的问题,将直升机机身底部设计为高水密性的船型结构,比如法国的超黄蜂直升机。中国的Z-8系列也沿用了这种设计,直到Z-8L才进行了修改。这种设计最大的问题是会大幅度增加直升机自身结构重量,并带来布局紧促的问题,有严重的缺陷,影响飞机性能。 【Z-8机身底部设计为高水密性的船型结构】 因此,从70年代起,直升机应急漂浮装置应运而生,并在欧美等国家的直升机上广泛应用。应急漂浮装置使直升机仅需要复出少量的重量代价,便可获得充足的附加浮力而不沉没,并能显著提高直升机的漂浮稳定性,同时防止其发生倾覆,为机内乘员的逃生创作有利条件。如今,应急漂浮装置已经成为直升机水上救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急漂浮系统有外置式和内置式两种。对于某些机型,因为设计之初没有考虑安装应急漂浮装置,并且机体结构无法满足系统安装需要,也会考虑将部分浮筒安装在起落架轮毂上。而对于新型直升机通常会采用内置式,飞机在研制之初就系统的考虑了水上迫降的安全问题,并在结构设计上兼顾和预留了应急漂浮系统的安装空间。这将使得应急漂浮系统对直升机的整体布局、气动性能、救生通道的影响降到最低,使应急漂浮系统的救生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安装外置应急漂浮系统的米-171直升机】 直升机的应急漂浮系统一般由应急漂浮气囊、充气装置和系统、安装固定装置和气囊保护装置、控制系统4部分组成,其中应急气囊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系统可以手动或者着水自动启动自带气源装置,能够在10秒内将气囊充气成形,气囊可以承受一定速度的冲击载荷而不至于损坏。 前些年,中国的应急漂浮装置主要依赖进口,但是随着中国直升机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海上作业量的迅速增加,对应急漂浮装置的需求也日益强烈。2016年7月6日,国产大型民用直升机AC313在景德镇吕蒙机场完成了“空中应急漂浮系统充气实验”,为中国开创了国产直升机应急漂浮试飞的先河。 【AC313空中应急漂浮系统充气实验】 2018年11月13日,据《中国航空报》报道,国内首款自主研发的应急漂浮装置首次全状态系统联试圆满成功,为产品后续在真机上系统联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试验当日,某型直升机应急漂浮装置控制组件依令点火,充气组件瞬间触发,巨大的前、后浮筒应声开包并顺畅展开,不到4秒充气成形,稳稳悬挂在全尺寸直升机模型上,各部件连接状态正常,外观正常,浮筒压力检测正常,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而此次实验是国内首款自主研发的应急漂浮装置首次全状态系统联试,当时老沙就注意到,实验模型为五旋翼中型直升机,机身中部为大开侧门,外形非常类似Z-20直升机。我们也知道,陆基型的Z-20是没有配备应急漂浮系统的,现在这个谜底终于揭开了,这套系统就是为Z-20J研制的。 需要强调的是,应急漂浮装置只是为机组和乘员撤离直升机提供了时间,并不能够长时间维持直升机漂浮。因此,舰载直升机上还应该配套飞行员防护救生装备,包括救生船、救生服、应急救生呼吸器和救生背心等,来提高直升机乘员在遇到飞行事故时的生存能力。 |
|
|
|
![]() |
![]() |
史上最严重野火酿13伤 以色列紧急向国际求 |
![]() |
越南“隐身舰”:远看吓一跳,近看笑弯腰 |
![]() |
是F-35的2倍弹药!这款六代机不加油跨大西 |
![]() |
巴基斯坦向中国求助 印度未必给面子 |
![]() |
北约给中国歼-20的代号改为Fagin 为了抹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