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兵器知识 > 正文  
韩国K2“黑豹”坦克真实水平如何?
www.wforum.com | 2022-11-23 03:54:04  知识先锋堂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大约10年前,韩国媒体对其国防科学研究所(英文简称ADD)主导研发的K2“黑豹”主战坦克不吝溢美之辞,到底赋予了其多少“世界第一”、“全球之最”的桂冠,恐怕连韩国人自己也数不清了。

  不过,捧得有多高,摔得就有多重。随着K2坦克在常规测试中连普通水泥墩都过不去的视频流出,以及韩国自产动力系统迟迟过不了关,承包商居然状告韩国防卫事业厅“性能要求过于严苛”这等奇葩事曝光,连一向自信心爆棚的韩国人自己都不好意思再吹嘘了。

  可是,当这款“韩国骄傲”成了“过气网红”,不再成为媒体焦点的这几年里,却将其“技术”输出到土耳其,而且于2019年5月27日向韩国军方交付了第二批次的前两辆K2“黑豹”。这意味着停产三年半之久的K2“黑豹”坦克生产线重新恢复生产。且不说该型坦克真实的“国产化率”到底能达到多少,仅就其技术水准而言,它究竟在当今世界上处于哪个档次呢?咋就让韩国和土耳其如此青睐呢?

  主导研发

  在讨论K2“黑豹”坦克实际技术水平之前,不妨先看看它的主要技术数据:战斗全重55吨,公路最高行驶速度70千米∕小时,配备1门RH120 L55型120毫米滑膛炮,1挺7.62毫米并列机枪和1挺12.7毫米大口径机枪。

  而同样是韩国“国产”的K1A1型主战坦克,配备1门M256型120毫米滑膛炮,2挺7.62毫米机枪和1挺12.7毫米大口径机枪,战斗全重53.2吨,公路最高行驶速度65千米/小时。

韩国K2“黑豹”坦克真实水平如何?

  不熟悉内情的人看到这两组数据,第一反应多半是:K2“黑豹”与K1A1的基本配置大体一致,韩国为什么吃饱了撑得非要浪费钱研发两款近似的主战坦克?

  实际上,曾被称作“88式”,投产后为“突出韩国主体地位”而更名为K1的韩国首款“国产”坦克,本质上是由韩国出钱请美国通用动力公司研发的。该公司为了省事,也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直接在该公司研发的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基础上,弄了个缩小版、降级版给韩国。二者的设计思想、系统构成和总体布局完全一致,只是将M1采用的燃气轮机换成了传统的柴油机,用常规装甲替换了贫铀装甲,将为M68A1型105毫米坦克炮配套的贫铀穿甲弹降级为钨合金穿甲弹。至于火控系统,K1坦克虽然也采用了三代坦克火控系统构架,但几乎每个部件性能都较M1坦克上的同类产品有所缩水。唯一有所“升级”之处,是通用动力公司应韩国要求,在K1底盘上换用了理论上更适应山地战环境的液气悬挂系统。

韩国K2“黑豹”坦克真实水平如何?

  ▲德国MTU公司研发的MT883 Ka500型柴油机正面

  虽说K1坦克整体性能较M1“艾布拉姆斯”差了一个档次,但用于对付北方邻国当年性能最好的T-62坦克,却是绰绰有余。哪怕是对付20余年后才出现的“天马虎”、“暴风虎”等“主体坦克”,K1的技术水准也丝毫不落下风。但是,自认为是“大国”、“强国”的韩国很有点暴发户般的心态,岂能容忍“国产”坦克居于世界二流水准?于是,韩国人又花了一大笔钱,买来美制M256型120毫米滑膛炮及其出口型弹药给K1换上。

  火力升级后的K1被称为K1A1型。如果单看几个纸面数据,K1A1和M1A1大差不离。据此哄哄韩国百姓,满足一下“大国国民”的虚荣心倒是没啥问题,但K1A1与生俱来的不足让其实际战斗力大打折扣,韩国军方对此心知肚明。

韩国K2“黑豹”坦克真实水平如何?

  具体而言,当初通用动力公司设计K1时,压根就没考虑过日后的火力升级问题,因此将M1“艾布拉姆斯”上为换装120毫米滑膛炮而留的设计余量几乎都取消了。加之K1换用的液气悬挂系统又进一步压缩了本就不算多宽裕的车内空间,结果不仅造成了K1A1换炮后的携弹量剧降到三代坦克里属于垫底水平的32发,而且以亚洲人的体格搬运、装填120毫米定装炮弹着实吃力。因此该型坦克在实战中很难达到理论射速,直接降低了战斗力。这些严重问题受原始设计限制,压根就没有解决的可能性。最让韩国人面子上过不去的是,K1系列坦克虽然名义上是韩国现代精密工业公司的产品,但实际知识产权却掌握在美国通用动力公司手中。没有美国点头,韩国休想将该坦克推向国际市场。这对于致力于成为“世界军火供应大国”的韩国来说,是件无法容忍的事情。

韩国K2“黑豹”坦克真实水平如何?

  基于以上原因,韩国于1993年前后启动了自称能达到“三半代”水平的K2“黑豹”坦克研发计划。由于并无急迫的现实需求,所以韩国放心地由此前全无坦克研发经验的国防科学研究所(英文简称ADD)主导项目研发工作,主要承包商由从未走完坦克研发全套流程的现代重工及其他韩国国防工业公司组成。这么做的根本目的,一是希望通过项目牵引,提高韩国军工科技技术水平并建立起坦克技术储备,二是着眼于出口该型坦克时,尽可能少受美国掣肘。

  这个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却很骨感。没有美国人的“指手划脚”,韩国国防科学研究所在主持K2“黑豹”项目之初,曾自以为掌握了世界最顶尖技术,因而颇有些“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般的雄心壮志,连双人制无人炮塔版本都正儿八经地被列入候选项。要知道,那可是1993年前后呀。哪怕是到了27年后的今天,世界上也没哪款同类型坦克能走下PPT,就更别遑论服役了。

韩国K2“黑豹”坦克真实水平如何?

  进入详细设计前,韩国人一个又一个“梦想”被自己孱弱的军工科技水平和几近于无的技术储备击得粉碎。韩国最终不得不放弃了“大跃进”,在K2“黑豹”项目上乖乖地回归传统技术路线。1996年K2方案定型时,其总体布局仍延续了K1的设计,只是引进了自动装弹机,并由此将乘员组降为3人。非但如此,由于国内技术水平不济,K2“黑豹”坦克在项目进度较计划一拖再拖的情况下,不得不大量采用西方成熟的子系统,让韩国这款“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坦克事实上沦为了“攒机货”。

  信息火控

  不过,即便是攒机,水平亦有高低之分。K2“黑豹”坦克既然号称是三代半坦克,那么车际信息系统就应该是标配。

  根据韩方公布的信息,K2上配备了LG公司和三星公司联合主导研发的韩国首套车际信息系统的旅级部队战斗指挥系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C4I网络系统。通过这个网络,每辆坦克可实时上传其所在位置,以及其通过传感器获得的战场信息。上级指挥机关可随时掌握每辆坦克的动态,并将作战计划、报告、图表等下传给网络内的每辆坦克,供车长在液晶显示器上读取,这套系统还有目标指示功能。当某辆坦克不便攻击某些目标时,可将信息传递给友邻坦克。

韩国K2“黑豹”坦克真实水平如何?

  仅就这些资料而言,K2“黑豹”坦克的信息化水平只能说差强人意。和几乎同时期研发的日本10式坦克相比,K2在这方面明显低了一个档次。该型坦克的C4I网络系统只联到了车长一级。炮长和驾驶员只能实时知晓本车传感器获得的外部信息。车长仍要依赖车内语音通讯,将战术意图和战场态势信息传递给炮长和驾驶员。目前世界一流的坦克车载信息系统,不仅能让所有的车组成员实时共享全部信息,甚至车组成员间,尤其是车长和炮长之间还具备“互相替代”权限,这样不仅能对战场上的突发情况作出更迅捷的反应,而且在坦克受损、车组成员出现伤亡的情况下,不至于立刻丧失全部战斗力。

韩国K2“黑豹”坦克真实水平如何?

  K2“黑豹”配置LG公司主导研发的指挥仪式火控系统。这套系统是在K1A1火控系统基础上,沿用了其技术框架,但系统内各部件均进行了升级替代。它装有不与炮塔随动的车长独立式周视热成像瞄准镜。车长可超越炮长射击。火炮随动于炮长瞄准镜。炮长瞄准镜实际上也是双向稳定的热成像仪,集成了二氧化碳型激光测距仪。该瞄准境采用了广角双目式,从而增大了视场,提高了图像的清晰度。炮长辅助瞄准镜是1具8倍倍率的望远镜,与主炮并列安装。

韩国K2“黑豹”坦克真实水平如何?

  韩方声称,K2“黑豹”的射击反应时间较K1A1缩短45%,1分钟内接战目标数量增加50%。车载数字式弹道计算机可快速运算出目标距离,并引入车辆倾斜角、目标的运动方向和速度、横风及炮膛温度等参数。这些参数输入弹道计算机后,将通过伺服系统让主炮随动。炮长只要将瞄准镜内的十字线对准目标即可射击。有资料称,K2“黑豹”坦克在2 000米外的静对静命中率高达95%以上。但真正考验火控系统水平的是动对动的命中率。目前尚无确切信息能证明K2“黑豹”这项数据到底能达到多少,但K1A1火控系统水平和M1大体相当。韩国通过对系统部件进行升级替代,达到或接近M1A2火控系统的水平应该不难。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俄罗斯,踩中国线了
他的“真心话”泄漏:“乌克兰很快就要失败
“当西方决定采取行动时,中国将会输得一文
完美丈夫每天坚持跑步 妻子看运动app后心寒
绝了!女教师晒听课记录,字迹如同行走的打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俄罗斯,踩中国线了
他的“真心话”泄漏:“乌克兰很快就要失败
“当西方决定采取行动时,中国将会输得一文
完美丈夫每天坚持跑步 妻子看运动app后心寒
绝了!女教师晒听课记录,字迹如同行走的打
罕见!载人太空船升空前20秒才紧急喊停 因
“美国向泽连斯基下最后通牒”
“你们唱衰中国几十年,几百次了,说准过吗
这195亿美金,竟把北京惹毛了
核武级打击!习近平违约 闯下大祸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