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兵器知识 > 正文  
隐身战机打开雷达后不会暴露 我歼20效果直逼"黑洞"
www.wforum.com | 2018-05-16 20:22:22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一直以来,在谈到对抗隐身飞机时,很多人都被这样告知:虽然隐身飞机难以探测,但它要攻击总要打开雷达吧。一打开雷达,隐身飞机就黑夜中打开的手电筒一样,马上就会被对方各种雷达和战机探测到,然后对方战机就可以进行躲避甚至是反击。太多人听惯了这种说法,并信以为真,然而事实却是相反的,真相是令人震惊的:隐身战机的雷达波依然是隐身的,它根本不像什么手电筒,简直像一个黑洞,因为一般战机对其所辐射雷达波的探测距离只剩几公里!

  一般我们谈到隐身飞机的隐身技术时,常常提到的是气动设计、隐身涂料、复合材料等。对于战机的外形隐身,气动布局是达成隐身效果的关键,其贡献率达85%左右;而隐身涂料则另外贡献约10%。对于一款合格的隐身战机来说,优异的气动布局可以使雷达反射面积(RCS)降低近两个数量级(缩小100倍),性能好的吸波涂料可以使RCS减低近一个数量级,再配合复合材料、吸波结构,多方面合力,可以使一款战机的RCS降低3个数量级左右。比如F-22通过优异的气动设计和其他辅助手段,其前向左右45度范围内的RCS降低到了0.001平方米左右。

  有人可能会说,虽然隐身飞机对雷达隐身效果比较好,但是对方可以通过光电探测系统进行探测啊,这可能是对付隐身飞机的一个窍门。但问题是,隐身飞机同样注重红外隐身:首先飞机表面会涂覆能够吸收红外辐射的涂层,其次可以通过其他手段降低红外辐射。比如F-22据说可以通过液氮对尾部的发动机表面进行临时降温,瞬间将该部位的红外辐射减低一个数量级,从而使其摆脱对方格斗导弹的跟踪。

  气动隐身手段属于大家平时在文章中比较常见的内容,所以容易使人对隐身的理解只限于此领域,于是便产生了开篇所提及的,“人们以为隐身战机一开雷达就会向黑夜里的手电筒一样”的理解。其实,战机隐身不只是气动隐身、红外隐身,还包括所辐射的雷达波的隐身。同气动隐身一样,辐射隐身是隐身战机的基本要求,而这种技术就是“射频管理技术”。

  对于一般战机来说,其雷达辐射范围较广、功率较大,对方战机用无源探测系统对其被动探测的距离甚至大于雷达的主动探测距离。比如F22上面的ALR-94无源探测系统,对战机辐射源的最大探测距离达到了460公里(这是其另一个杀招)。但射频管理技术通过使用隐身波形、分级式的辐射功率以及其他手段,极大的降低了对方的探测距离。

  美军测试表明,使用射频管理技术后,大型电子侦测平台对该战机所辐射雷达波的探测距离由2200公里降低到了19公里,战机用雷达告警接收机的探测距离由350公里降低到了8.5公里,反辐射导弹的探测距离从55公里减低到了0.5公里——也就是说,射频管理技术将使对方电子侦察类的无源探测系统的探测距离降低97%以上,直接缩减到10公里级别。对于这些无源探测系统来说,隐身飞机不是什么黑夜里的手电筒,简直就是黑洞一样。

  以上这些隐身措施,均体现在了我国的歼20战机身上:在我空军内部的对抗中,无论是3代的歼10、歼11B战机也好,3.5代的歼10B战机也好,对歼20的发现距离都很近,而且总是会出现“不知道对方从何处来,不知道对方在何处,不知道对方何时进行的攻击”的现象,甚至会发生“直到自己战机被击落,都毫无知觉”的现象——这就是歼20的威力。

  歼20服役之前,我们曾设想、训练了不少对付隐身战机的方法,但是真的和歼20对抗起来才发现,由于以前对隐身了解的不够,很多设想只能是设想,现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歼20的巨大威力让空军十分喜欢,称“对歼20十分满意”。歼20的服役给我军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那就是隐身化的时代,也是一个逐渐与周边拉开代差的时代。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欧洲巴铁出现了?曾送来大单求购中国导弹
使用中国装备的巴铁,不只打疼了印度?
中俄现分歧!印巴激战8天,普京接莫迪邀请
如果泽连斯基真袭击阅兵 会发生什么?
中国公开歼36战术指标:能封锁关岛领空2小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欧洲巴铁出现了?曾送来大单求购中国导弹
使用中国装备的巴铁,不只打疼了印度?
中俄现分歧!印巴激战8天,普京接莫迪邀请
如果泽连斯基真袭击阅兵 会发生什么?
中国公开歼36战术指标:能封锁关岛领空2小
印巴若开战,中国将依据协定出兵援巴?
多残骸曝光!印度阵风战机证实被击落
印巴冲突升级 印度计划干扰北斗卫星
美航母怕了吗?全球首艘高速可潜无人艇下水
霹雳15E残片确认 歼10或者枭龙建功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