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色星期二!抛售潮席卷全球 | |
| www.wforum.com | 2025-11-18 13:17:53 FX168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
全球金融市场周二(11月18日)再度遭受重击,美股科技股持续下滑,引发全球范围的风险资产同步大幅回调。投资者对人工智能(AI)板块的高估值愈发警惕,对美联储12月降息的信心进一步削弱,而比特币一度暴跌至9万美元下方则加剧了市场恐慌情绪。在美国、欧洲与亚洲三个主要市场中,科技板块都成为领跌核心,全球股市在一日之内呈现出罕见的一致性集体下挫。 美股再遭重击:科技股持续抛售、三大指数全线大跌 美股周二延续前几日跌势,科技股继续遭遇猛烈抛售,推动三大指数全面走弱。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537点,跌幅达1.2%,标普500指数下跌0.9%,或将录得自8月以来最长的四连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则下跌1.3%,表现更为疲弱。 引发此次下跌的核心仍是人工智能相关科技股的估值压力与盈利兑现的不确定性。 AI芯片龙头英伟达(Nvidia)下跌2%,本月累计跌幅已达10%,市场对其即将在周三盘后公布的三季度财报高度紧张。 与此同时,“七巨头”中的亚马逊和微软分别下挫3%,进一步拖累板块表现。 投资机构普遍认为,科技股面临的调整可能尚未结束。CFRA首席投资策略师 Sam Stovall 预计标普500指数可能总计回调8%至9%。
(标普500指数1小时走势图,来源:FX168) 他指出,市场未来的关键转折点将取决于英伟达能否在财报中展示AI资本开支的中长期盈利能力,以及随后公布的美国就业数据能否呈现“温和减速而不构成衰退”的特征。 比特币的急跌亦加剧市场风险偏好恶化。周二,比特币一度跌破9万美元,随后虽反弹至9.1万美元上方,但下跌本身引发科技板块额外抛售压力,因为许多科技投资者持有大量加密货币资产,币市波动常被视为科技市场风险的前瞻指标。 非科技板块亦未能幸免。家得宝(Home Depot)因业绩不及预期并下调全年展望而股价下跌,加深市场整体悲观气氛。多重压力叠加,使美股在企业盈利季后半段面临更大考验。 欧股同步大跌:主要股指全线重挫、科技与金融领跌 在美股科技股暴跌的拖累下,欧洲股市周二出现全面下挫,市场情绪明显恶化。 泛欧斯托克600指数收跌1.76%,创下一个月新低。主要欧洲市场悉数收跌,其中法国CAC40指数下跌1.86%,德国DAX指数下跌1.77%,英国FTSE 100指数下跌1.27%,意大利FTSE MIB指数跌幅达2.12%,西班牙IBEX 35指数下挫2.14%。
(来源:CNBC) 欧股的下跌同样受到AI概念估值泡沫担忧的冲击。随着大科技企业密集发行债务融资以支撑AI基建扩张,投资者对AI投入与盈利转化之间的时间差愈发疑虑。在科技板块整体回调背景下,金融、制造、消费多个板块也受到连带影响,显示市场已从“轮动式调整”进入“广泛式避险”的阶段。 个股表现方面较为分化。Intermediate Capital Group 在法国资产管理巨头 Amundi 宣布入股近10%后逆势上涨4.4%,但 Amundi 自身股价却下跌3.6%,反映投资者对跨国收购举动的审慎态度。化工巨头 Akzo Nobel 因宣布与美国 Axalta 合并而下跌2.9%。制药巨头罗氏(Roche)则因旗下乳腺癌新药在三期试验中取得积极进展而上涨6.8%。此外,诺和诺德(Novo Nordisk)因提前实施美国减价计划而股价下跌2.5%。 总体来看,欧股市场正面临双重压力:一方面来自全球科技股调整的外部冲击,另一方面则来自欧洲内部经济增长疲软与政策不确定性的持续影响。 亚股再现恐慌性抛售:日本市场领跌、债市动荡冲击情绪 亚洲股市周二普遍录得明显跌幅,延续华尔街的疲弱走势,同时承受自身区域经济与政策风险。投资者在英伟达财报公布前普遍选择避险,科技和周期性板块遭遇大幅抛售。 日本股市领跌全亚洲。日经225指数暴跌逾3%,TOPIX指数下挫超过2%,成为当天全球表现最差的主要市场之一 。
(日经225指数1小时走势图,来源:FX168) 拖累日本股市的主要因素包括: 1)长期政府债券收益率飙升至多年代最高水平,表明市场担忧大规模财政扩张带来的债务压力; 2)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准备推出大型支出计划,可能包括减税与财政刺激,引发债市避险抛售; 3)日本三季度GDP意外萎缩,强化经济放缓预期; 4)中日外交关系因台湾议题再度紧张,导致影视及动漫相关企业股价重挫; 5)市场传闻中国暂停部分日本电影上映,进一步打击文化娱乐板块。 除日本外,韩国、澳大利亚及中国香港等主要市场亦普遍下跌1%至2%。 S&P 500期货在亚洲交易时段进一步下跌0.4%,显示市场波动尚未触底。 亚洲投资者普遍担忧三大风险叠加:英伟达财报可能成为全球科技板块方向的“生死线”;美国延迟的非农就业数据增加了政策不确定性;美联储12月降息的概率下降,使高估值科技股的承压加剧。 在上述背景下,亚太市场出现了明显的“避险式卖盘”,回撤幅度在全球市场中表现尤为突出。 比特币率先转弱引爆风险情绪 领跌科技资产并放大市场恐慌 比特币周二大幅震荡,继续成为投资者削减投机性科技资产时最先抛售的资产类别。 比特币当日一度跌至89,296美元,创下自4月22日以来的最低水平,随后回升至约92,880美元。根据FactSet数据,比特币今年以来已累计下跌2% ,不仅抹去年内涨幅,更反映出市场对高风险资产的态度正发生转变。
(比特币1小时走势图,来源:FX168) 本月以来,伴随 AI 概念科技股的持续回调,比特币明显提前释放风险信号。 其在10月初曾创下超过12.6万美元的历史新高,但自峰值以来持续滑落,被市场视为“风险偏好见顶”的先验指标。与此同时,科技股也明显受到牵引。以科技权重高度集中的 纳斯达克100指数本月已累计下跌逾4%,走势与比特币高度同步。 市场人士指出,这一联动性并非巧合。许多大型科技投资者同时也是加密货币的重要持有者,因而加密资产的剧烈调整往往会提前传导至科技股市场。Jones Trading 首席市场策略师 Mike O’Rourke 表示,比特币与科技股的联动在本周“毫无疑问”。 他直言:“当一个市值1.8万亿美元的高投机性资产开始显著影响一个市值32万亿美元的科技权重指数时,这实际上是‘尾巴摇狗’的局面。这种状况令人担忧。 科技指数的成分股是美国最具影响力、体量最大的公司,如果这些公司开始从比特币走势中获取情绪指引,那对整个股市来说都不是一个健康信号。” 市场普遍担忧,若比特币继续维持疲弱态势,风险资产的调整恐将进一步扩大,科技板块与高估值成长股料将面临更大的下行压力。 总结:全球市场进入“同步调整”阶段 AI冲击波跨越大洲 无论是美股的科技股溃败、欧股的全面承压,还是亚股的避险式抛售,本周全球市场呈现出罕见的同步性下跌,AI估值泡沫担忧成为触发三大洲市场联动回调的核心因素。与此同时,比特币的剧烈波动与全球债市的动荡进一步加剧了恐慌情绪。 市场的下一步方向,将取决于两个关键变量: 英伟达财报是否能缓解对AI基本面的担忧;美国延迟的就业数据是否会影响美联储12月政策决策。 若这两大关键因素继续释放负面信号,全球市场或将在未来数周面临更深层次调整。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