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数据中心耗光硬盘 全球存储大缺货 | |
| www.wforum.com | 2025-11-17 15:55:09 煎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
为了追逐通用人工智能的目标,全球的数据中心正以难以想象的速度扩张。厂房建得比设备到货还快,连最基础的存储硬件都跟不上脚步。过去几个月,DRAM价格翻倍已经让人头疼,而现在情况更进一步。据《电子时报》报导,企业级机械硬盘的交付时间已经被推迟整整两年。 这意味着,如果一家企业现在下单购买大容量硬盘,必须等满24个月才能拿到货。机械硬盘是近线存储的核心,但AI的钱不会等人,云计算巨头只好把目光投向QLC NAND固态硬盘。QLC虽然寿命不如TLC,却能在成本可控的情况下撑起冷数据的存放需求。 但当所有人一拥而上,新的缺口又出现了。北美和中国的云服务商都在抢购QLC NAND,这让全球SSD供应链紧绷起来。许多中低价位的消费级固态硬盘依赖QLC降成本,一旦被“挤兑”,就可能迎来全面涨价。报导还透露,一些晶圆厂的QLC产能已经被预订到2026年。 如果局势继续沿着这条轨迹前进,QLC的市场占比将在2027年初超越TLC,成为主流技术。这并非小范围的调整,而是整条产业链的结构性转向。消费市场也能看到这种波动,比如Sandisk最近把NAND价格提高了50%。就在两个月前,他们还只是暗示要涨10%。 这场储存与内存的双重缺货几乎没人预料到。真正让人意外的,是涨价的速度如此迅猛。上个月,Adata的董事长还透露情况将继续变糟,而现在事实已经摆在眼前。 DRAM和NAND厂商都把产能优先卖给出手大方的AI客户。过去还能留出两三个月的缓冲产能,现在只剩几周。企业账面上的数字迎来多年来的“最亮一刻”,但消费者又一次站在了供应链的末端,被迫面对新的科技产品涨价潮。 科技的发展从来不是直线。它像潮水,有时奔涌,有时退却,但每一次涌动都在悄悄改变生活。未来几年,存储世界可能迎来一轮重塑,而今天的硬盘荒,只是海平面刚刚抬起的第一厘米。
(示意图) |
|
|
|
|
|
|
| 爆料:中国正在建造两艘新型航空母舰 | |
| 076海试,甲板上的标记把“真实身份”给卖 | |
| 中国侦察船815A一靠近 美军下令“断网”? | |
| 日本想击沉中国福建号航母 很简单? | |
| 全域利器!中国歼36二号机深度解析 |
| 爆料:中国正在建造两艘新型航空母舰 | |
| 076海试,甲板上的标记把“真实身份”给卖 | |
| 中国侦察船815A一靠近 美军下令“断网”? | |
| 日本想击沉中国福建号航母 很简单? | |
| 全域利器!中国歼36二号机深度解析 | |
| 羞死了 上海顶级富婆“上瘾”行为曝光 | |
| 这一关键技术领域,美国正逐渐落后中国 | |
| 澳大利亚3次叫板中国 军事威胁已发出 | |
| 摊牌!美军高官明说就是冲着中国来的 | |
| 莫斯科危险了!乌:1000公里导弹打击俄本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