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欧极光游,价格被国产平替从3万打到3千 | |
| www.wforum.com | 2025-11-17 13:57:04 VIs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
许多打工人已经搁置三年没有动静的“人生愿望清单”,最近突然动起来了—— “这辈子必须要看一次极光”的心愿,大部分人一直在惦记,从未能行动。飞北欧二三十个小时的时间、难以控制在五位数以下的花销、五天起步的奢侈长假,都是让愿望一再搁置的现实理由。 直到现在,“国产极光”终于把价格打下来了。 前几天,北京市民们半夜不睡觉,驱车前往郊区,瞪大眼睛企图找到一缕极光的影子。社交媒体上,各种主打追极光的旅行团、路线规划层出不穷,到处都在扎堆宣传“国内也能看到极光了”。 价格缩减到十分之一,也不用准备签证和长假,过去和“小众高端”划等号的“追光旅行”被踏碎门槛,成了国内旅行市场的香饽饽。 新疆阿勒泰、内蒙古呼伦贝尔、黑龙江漠河,占据高纬度地理优势,荣升为“国产极光三大圣地”,许多游客都计划或者已经踏上了自己的人生第一次“极光之旅”。
旅行平台上“北欧极光旅行”和“东北极光旅行”的报价差别 这下,北国风光吸引的就不再只是没见过大雪的南方人。每一个去不起芬兰冰岛的普通打工人都开始蠢蠢欲动。 但让大家满怀期待冲进冰天雪地里的,究竟是真·绝美“国产之光”,还是新型骗游客智商税? 爆火的极光旅行, 养活了多少民宿和司机 以前,东北、西北地区冬季旅行的重点体验项目是雪乡、雾凇、驯鹿,宣传封面统统对准辽阔大地、林海雪原。 但现在,许多旅行团都把核心卖点转移到了天上,一张梦幻的极光照才是吸引点击的流量密码。
报了“极光之旅”的游客们白天正常沿着经典景区打卡,到了晚上,普通游客躺酒店里烤暖气、刷手机休息;追光游客则摩拳擦掌,随时等待领队来敲门往野外出发。 两类行程的最大差别在于晚上住在哪里。 以最流行的漠河线为例,以前,旅游公司最爱宣传的网红要素是“中国最北点”和《漠河舞厅》。 如今虽然宣传重点转移了,但安排的景点都差不多,参观白桦林、乌苏里浅滩、鄂温克驯鹿园,打卡最北邮局、最北哨所、以及被歌唱红的漠河舞厅原址。 北极村、北红村这两个当地特色村落,因为距离市区还有一定距离,许多游客会选择性参观,走马观花完回到住宿条件更好、酒店选择更多的漠河城区。 而对于极光旅行来说,这两个村子就是最主流的观赏点,晚上一定要住在村里。运气好赶上当晚有极光的话,领队就会带着大家出动。
为了服务追光游客,漠河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公众号还专门设置了一个“云看极光”板块,进行景区极光直播,并推送极光预报。
漠河被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赏了热度,其他各地有极光观测条件的文旅纷纷跟上。 现在东北、西北的各级文旅账号,一旦本地有极光出现,肯定要发视频宣传。其中“绝美”“浪漫”“好运”是文旅爱用高频词,这老北欧“特产”来到国内,逃不过一番在地化叙事—— 单纯赏景太没文化了,必须赋予天文现象以美好寓意。
此外,当地的酒店民宿老板、做包车生意的司机们也奋力涌入这波潮流。 原因也很简单,住宿和包车是外地游客追极光很难绕开的两样花销。 即便人已经来到了高纬度地区,想要观赏极光还是需要在远离城市光污染、视野开阔的地方,守在这些“最北农村”再合适不过。
有网友分享自己在阿勒泰自由行的“追光之旅”,她们晚上十一点半从阿勒泰市区酒店打车准备去将军山的观景平台,半路发现城区的灯都还亮着,观景平台大概率也会受灯光干扰,而且因为封路车子没法上山。 于是又临时更改目的地前往另外一个路人大哥推荐的观景地点,到了山脚下发现城市灯光还是很亮,而且已经累到不想再爬坡,最后只好决定放弃追光回酒店休息。 另外,农村交通并不方便。漠河的北极村、阿勒泰的禾木村,都是白天有从县城往返的巴士、拼车,许多网友反馈到了晚上打车很困难。 并且深夜户外活动对于外地游客来说难度和危险系数都比较高,所以大部分游客都会选择包车,在本地司机的带领下活动。 在看极光的特殊需求加持下,农村民宿、包车这两样原本只有部分游客选择的服务,几乎跃升成了追光刚需,生意跟着极光旅行一起热火了起来。 旺盛的新需求还催生出了新职业——极光猎人,aka真正的追光者。 名字听着非常炫酷,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深耕极光这一垂直细分领域的旅游团领队、兼包车司机、再兼摄影师。
他们随时紧盯SpaceWeatherLive、天文通、Aurora Forecast、Windy等多个气象预测软件,关注未来几天的极光爆发时间和天气条件。综合极光指数、云层覆盖情况、月光、光污染情况等条件,判断能够肉眼观看到极光的概率,如果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就可以带领游客出发追光。 敏锐判断、伺机而动、目标明确,这是“猎人”的职责。帮游客找到合适的观测点,是领队兼司机的工作。 等到极光出现以后,他们就要担任摄影师,不仅帮游客拍“到此一游”见证照,还能指导游客把手机、相机参数怎么调整才能拍出最炫的极光。 极光猎人们也会开线上直播,一来是宣传个人业务,二来也能把美景分享给全国网友。 北欧高端“特产”, 咋突然火到家门口了? 看到这,你大概率会疑惑: 以前只听说过大老远去芬兰、冰岛看极光的,再近也得是俄罗斯,属于花销很高的小众旅游项目,为什么今年突然出现了大众友好的国产版? 各地旅游业内的大力宣传推动当然是一方面,但本质上还是因为太阳发力了。 极光是由太阳活动引起的。太阳风(太阳喷发出的粒子流)里的带电粒子吹到地球,会在地球磁场的作用下,沿磁力线方向进入南北两个磁极附近并激发大气中的氧、氮、氩原子产生电离从而形成不同颜色的光带,就是极光。
图源:《南极之恋》 太阳活动平均每11年为一个周期,第25个太阳活动周从2019年12月开始,2024-2025年进入太阳活动的高发期。 NOAA(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证实,目前太阳活动处在加剧过程中,今年11月持续达到峰值。 在太阳活动比较平静的时期,只有高纬度地区才能观测到极光。但是近两年太阳活动强度上升,可以对地球磁场造成比较大的扰动,极光带向低纬度地区延展,所以中国北方地区也可能出现极光—— 甚至这个月就已经出现了多次预报。 11月6日,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消息称未来3天或现大地磁暴。受此影响,中国北方大部地区都有机会看到极光,黑龙江漠河、新疆、内蒙古等地甚至有机会出现红绿复合极光。
11月12日,中心再次预报未来两天可能出现中等到大地磁暴,北纬40度以北地区可能出现极光。 许多网友12日晚在北京都看到了淡粉色的极光。
不过,极光出现的概率只是相比于往年有所上升。 太阳活动再剧烈,极光在国内都是罕见的现象。就算是呼伦贝尔、漠河、阿勒泰这样的“极光圣地”,也并不意味着能让旅客轻易实现追光愿望。 地磁活动预告仅能在五天内保证相对比较准确,外地游客光是从计划到成行就可能不赶趟。 并且想要肉眼看到极光,地磁暴只是基础条件,此外还想要当天正好晴朗无云、空气质量好、远离光污染、避开月亮光。 许多网友人已经抵达漠河,也只能遗憾收到领队的否定答案。
中国最北边的漠河为例,根据当地领队统计,今年截至10月20日一共出现了九次极光,算上这个月的爆发也不过十几次。 在十几个月的时间尺度里,绝大部分游客都是“不赶巧”的。 也有游客以为追到了极光,晒到网上才被网友科普自己看到的是“寒夜光柱”,另外一种罕见的大气光学现象,看到也算是赚到。
还有些不够幸运的朋友可能就算赶上极光出现,但当天观测条件不够好,肉眼看上去颜色微弱,和网上看到的高饱和奇幻画面天差地别。巨大心理落差让大家直呼“被骗”,怒发劝退避雷帖。 当然,天不遂人愿不是国产极光特有的问题,就算花费巨大成本出国追光,也还是有大把网友失望而归。
国内的优势在于,当地文旅“接泼天富贵”的决心遥遥领先,在行动力和创造力方面很突出。 今年6月,漠河“全球首个北极光沉浸式体验馆”开张,通过球幕影院的激光投影模拟极光。是纯人造景观,但胜在稳定供应,成为了游客们弥补遗憾的选择。
图源:黑龙江日报、漠河融媒 心动一次不容易, 宁可“赌一把”也要出发 事实上,对于绝大部分来到漠河、阿勒泰、呼伦贝尔的游客来说,出发前稍作了解就能知道追光成功的几率渺茫,大家本就没抱着“必拿下”的心理预期来。 但这一点点概率,就足以吸引大批大批游客源源不断地向北出发。 这两年以来,漠河吸引游客数量近700万人次,新增酒店民宿310多家。今年前7个月,光北极村就接待了游客151.65万人次,同比增长11.33%。 更别说旅游资源和项目更丰富的新疆、内蒙。截至9月中旬,全阿勒泰地区累计接待游客3596.61万人次,同比增长15%;2025年前三季度,呼伦贝尔市接待国内游客3184.22万人次,同比增长7.18%。
大家不全是为了极光去的,但极光是让很多人计划很久终于决心买票的那“临门一脚”。 一方面原因是极光本身确实稀缺而诱人。 往年想要追一次光的成本实在高昂,往返极地需要耗费的时间、精力、金钱,每一样都是普通打工人轻易浪费不起的。 而付出巨大代价却差一点运气的风险,更让大家无法接受。
图源:《花儿与少年》 现在这稀罕景观好不容易闪现“家门口” ,网上不仅有大量“美到不像在地球”的神图,还有无数声音告诉你: “错过就要再等11年,下一个太阳活动周期才有的看啦!” “这辈子总要看一次极光吧!” 极具高端小众属性的极光好不容易稍稍放低门槛一次,诱惑实在太大。 另一方面,极光也占到了“同行衬托”的便宜。 国内旅游的同质化一季比一季更严重,导致很多人已经丧失了再次出发的兴趣—— 去过的古城古镇大同小异,全都铺着差不多的石板路,路两旁是流水线旅拍和民谣酒馆。自然山水则难逃景区规划画蛇添足、审美处处透着一股“老土味儿”,非要给好好的岩壁打上七彩射灯。
图源:《三十而已》 最近4年,Top100 5A景区的品牌指数完成腰斩式下跌。老牌景点、传统旅游资源对这届游客的吸引力越来越弱。 此外,溯溪、滑沙、拉雪橇、逛蜡像馆……过去已经有太多体验项目,在一个地方火了以后迅速繁殖到全国景区。 在社交媒体“爆款”逻辑的驱动下,如今所有景区都朝着一个方向进化,谁都在学着这届顶流的样子,想要掌握下一个“流量密码”。网红路牌“想你的风”吹到哪,“旅缩力”就蔓延到哪儿。
图源:《香辛料》 相比之下,各地特色的稀有景观更能吸引游客。 吉林雾凇火了多年至今也没过气,高原地区的薰衣草、油菜花海一到春夏季就刷屏网络,许多人追着蓝眼泪在沿海各地跑,也有人凌晨起床背着氧气瓶爬坡等一刻日照金山……
这些景色的观赏条件都十分苛刻,天气、温度、当年的雨水条件等因素都可能让千里迢迢赶来的游客计划泡汤,但照样有无数人愿意承担风险前去看看究竟。 极光也是如此。它不仅曾经稀有,而且现在就算再网红化,也无法被其他地区复刻。 它永远只属于遥远、辽阔、远离城市的北方,你必须亲自去一趟,才有可能知道肉眼见证一场大地磁暴是什么体验。 大家受够了在千篇一律的景色里打转,宁可赌一把。相比起稳定的无聊,大概率会赌输的不确定性也是旅行的乐趣。 反正就算看不见极光,能抬头看看满天星河也不错。 |
|
|
|
|
|
|
| 爆料:中国正在建造两艘新型航空母舰 | |
| 076海试,甲板上的标记把“真实身份”给卖 | |
| 中国侦察船815A一靠近 美军下令“断网”? | |
| 全域利器!中国歼36二号机深度解析 | |
| 日本想击沉中国福建号航母 很简单? |
| 爆料:中国正在建造两艘新型航空母舰 | |
| 076海试,甲板上的标记把“真实身份”给卖 | |
| 中国侦察船815A一靠近 美军下令“断网”? | |
| 全域利器!中国歼36二号机深度解析 | |
| 日本想击沉中国福建号航母 很简单? | |
| 羞死了 上海顶级富婆“上瘾”行为曝光 | |
| 澳大利亚3次叫板中国 军事威胁已发出 | |
| 这一关键技术领域,美国正逐渐落后中国 | |
| 泽连斯基迎来终局 欧盟宣布不再替乌克兰兜 | |
| 摊牌!美军高官明说就是冲着中国来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