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中国楼市真完了!五大信号极不寻常
www.wforum.com | 2025-11-17 09:24:19  人民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古成评论文章:中国房地产真的玩完了,别说什么金九银十了,废铜烂铁都不如,又有许多家庭和中产夜不能寐。这楼市数据,持续高冷、冰冻,让人扎心。

看看10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70个大中城市房价,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降,比著看谁降的快,一二三线分别降幅为0.3%、0.4%、0.5%。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降0.9%,北京环比下降1.1%,上海、广州、深圳均下降0.9%。同比下降更惨了。北京、广州和深圳新房分别下降2.0%、4.2%和2.6%。

二线城市同比下降2%,三线城市同比下降3.4%。二手房更是惨不忍睹,一线城市价格同比下降4.4%,降幅比上月扩大1.2个百分点,广州同比下降6.4%居首,北京、上海、深圳分别下降4.7%、3.4%和3.3%。

二线城市同比下降5.2%,三线城市同比下降5.7%。中共官方仍大言不惭称今年楼市政策发力,止跌企稳,就进入延续调整态势。据中原地产研究院统计,2025年前10个月时间全国已有约200个省市(县)出台政策超500条,也就说楼市平均每天出台2条政策,每天做1-2次大手术,都止不了血,都救不活楼市。我们再结合具体场景,说说楼市的惨淡景象,五大信号极不寻常:

信号一:今年10月居民新增贷款史上同比最低负值

2025年,中共为了刺激经济,财政货币史无前例双线大水漫灌,货币宽松大放水,市场端却是不能承受之重。彭博社报道,中共金融业为了完成上级贷款指标,竟然虚报贷款,制造银行体系内循环虚假贷款,信贷员到社会上找企业主放贷,资金一个月后再返还银行,利息由银行出,创造出幽灵贷款,目的是美化银行贷款数据指标。企业贷款造假可以蒙混过关。居民贷款就歇菜了,因为居民贷款直接就是进楼市的,现在大家都失业,工作都找不著,谁还贷款买房?

​中国楼市真完了!五大信号极不寻常

央行11月13日公布了社融数据,直接打脸自己的货币政策,完败了。2025年10月单月居民新增贷款为负3604亿元,自2016年来史上同比最低值,2016年10月单月居民新增贷款4331亿元,彼时的房价也处于接近峰值。今年前10个月,居民新增贷款累计7396亿元,十年前的2016年前10个月居民新增贷款累计51531亿元,直降85%,脚踝斩。

拐点是从何时出现的?2022年。

2022年10月居民新增贷款由2021年10月的4647亿元突降为负值180亿元,2022年前10个月居民新增贷款累计由2021年前10个月累计的68147亿元,直接腰斩为33920亿元。2020年中共对房地产祭出融资三道红线杀手锏,再经过疫情动态清零的折腾,2年左右显现恶果。

信号二:借钱卖房,房贷倒挂

如今在中共国,出现啥稀奇事都不足为怪。随著经济下行,各种千奇百怪现象应运而生,年轻人找不到工作,全职儿女诞生了,学历贬值,博士生求职更难了。房价下跌,贷款卖房逆袭楼市。

近期,陆媒《经济观察报》《第一财经》都报道过,因为房价下跌过猛,房价跌到兜不住房贷尾款,业主为了房价持续下跌情况下及时止损,考虑卖房,但即便是卖房全款也不够还房贷余款,卖房前业主需要出清房贷,只好去找人借钱或从银行贷款补足卖房款与银行贷款余款的差价,才能顺利将房子卖掉,才能及时止损。借钱卖房是因为出现“房贷倒挂”,直接原因是二手房价格下跌过快过大,据中指研究院数据,10月,全国100个城市二手住宅平均价格为13268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84%,同比下跌7.60%。其实,根本的原因还是上贼船了,房地产大基建当时何等风光与疯狂,许多人高位入手,把自己绑在了中共鼓吹的所谓中国速度的经济战车上了。如今的九零后零零后活明白了,躺平,啥也不干啥也不买了,就这最后一代,直接把中共给干没电了。

信号三:银行直销楼房

银行卖房?对,你没听错,这又是天朝的一桩奇葩事。听说过医院卖自己大楼里的医疗设备的吗?没听说过。医院靠给病人看病挣钱,医疗设备是看病挣钱的家伙什,都卖掉了,那还咋挣钱?医院要到了卖门诊大楼、住院部和医疗设备的时候,那就是要倒闭了,因为没人来看病了,只好变卖家产。同样的道理,银行靠贷款利息挣钱,个人房贷是银行里的优质资产,银行把房子卖了,卖的肯定是还不起房贷的房子,不走法拍,低价直供,那就等于在砸楼市盘子,压低房价,再引起一波断供潮,再直供房子,恶性循环,如此下去,很快就会出现因楼市下滑而引发的金融系统性风险。

这不是危言耸听,近期,六大国有银行均有传言向市场直供房子,但在农商行、地方银行等资质不太好的银行,那可是数以万套计抛售楼房。据《经济观察报》的报道,日前,四川农信系统挂牌出售24821套房产标的,广东农信系统出售12386个,辽宁农信系统11369个,贵州农信系统9539个,吉林农信系统2374个,福建农信系统有623个。农行3436个、建行1571个、邮储银行1091个,银行直供低于市场均价25%,武汉、重庆、燕郊、嘉善等各线城市、乡镇银行都已达到以低于市场均价35%,甚至45%的的价格卖房。

为什么银行直销房子?不是有法院来拍卖断供房吗?原因是法拍房太多了,且价格太低。目前全国的平均住房断供率达到了3.7%,相比2022暴涨130%。2025年6月,法拍房供应规糢创下年内3.2万套的新高,但成交率低迷。更值得注意的是,法拍房最终成交的平均折价率也仅为31.3%,这反映出市场出清价格同样低迷,银行通过法拍渠道所能收回的现金并不理想。而从贷款违约、司法诉讼到最终通过法拍变现,整个周期动辄两三年之久,时间成本与资产贬值的风险与日俱增。且银行法规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不能超过2年时限。在走投无路情况下,银行亲自下场,让法院把断供房产权判给自己,开始直接卖房。但即便是银行直接卖房,效果也是不佳,遭市场冷遇。业内人士预测,最著楼市不断下跌和经济下行,银行直销楼房会越来越多,这对金融和楼市来说都是极大的考验。

信号四:国资扎堆卖房

不只是银行卖房,地方国资也开始集中扎堆卖房了。第一财经11月13日报道,四川公信拍卖有限责任公司将对144套住房,面向社会依法进行网络公开拍卖,不是零散房源,是总面积1.2 万平米了的三个资产包:礼州中学35 套经济适用房,袁家山桂苑小区 69 套,还有西城、东城片区 40 套,遍布西昌多个地段。客户征信好的还能办75% 的银行按揭,首付只要 25%。在北京,西城区国资委旗下的天恒集团最近在北京产权交易所上架了111套房产,总价超过3亿多元,位置都不差,有的还在热门城区。福州市公共资源交易网还显示,受福州市土地发展中心委托,拟对该中心持有的302套住宅以电子竞价方式公开挂牌转让。在山东,烟台、聊城、淄博等地的国资公司也纷纷行动,打包挂牌上百套房、商铺、车位,挂牌总金额达数千万元。

地方国资下场卖房近几年不是新鲜事了,但如今这么扎堆还是头一回。为什么?

多种原因,一,房价跌跌不休,早出手早止损;二,房子不好养,空置养房划不来,租售比又太低;三,财政真没钱了,养老金都发不了了,哪有闲钱养房子啊;四,近期一波国有“三资”改革,即国有资源资产化、国有资产证券化、国有资金杠杆化,卖房是资源资产化的直接表现,有利于增强地方政府的财政实力。可同样的道理,这是砸盘楼市的动作,但是顾不了那么多了,大难来临各自飞,谁先脱手谁先得,哪管天下洪水滔天。

信号五:房地产被踢出政策圈

银行、地方国资都纷纷出清房产,不只是那么简单的市场行为,背后有著政策风险的预判与博弈。中共的十五五规划建议稿,全文2万字,提及房地产只有一小节144个字,比起十三五617字、十四五514字,篇幅极大缩水。

更重要的是,根据官方表述,房地产首次被“发配”到了“保障和改善民生”一章,排在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保之后。不只是维持“房住不炒”原判,而进行了政策降级。有陆媒公众号称中共此举意味著房地产正在被中共踢出政策决策系统。而在风险防范上,房地产被“优先”列在了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之前。房地产在中共下个政策目标中只是按住别爆雷,至于其他就随他去了,大刺激就别想了,救市纯属幻觉了。

中共接下来要干嘛?AI、芯片、机器人、量子科技、区快链、生物科技、基因技术、清洁能源、核子技术,它要和美国争霸世界,在科技、能源、制造业上掐住全世界的脖子,要把地球管起来。至于说民生,你只会听到雷声,绝不会有半点雨点的。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076海试,甲板上的标记把“真实身份”给卖
爆料:中国正在建造两艘新型航空母舰
中国侦察船815A一靠近 美军下令“断网”?
全域利器!中国歼36二号机深度解析
羞死了 上海顶级富婆“上瘾”行为曝光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076海试,甲板上的标记把“真实身份”给卖
爆料:中国正在建造两艘新型航空母舰
中国侦察船815A一靠近 美军下令“断网”?
全域利器!中国歼36二号机深度解析
羞死了 上海顶级富婆“上瘾”行为曝光
澳大利亚3次叫板中国 军事威胁已发出
日本想击沉中国福建号航母 很简单?
泽连斯基迎来终局 欧盟宣布不再替乌克兰兜
摊牌!美军高官明说就是冲着中国来的
莫斯科危险了!乌:1000公里导弹打击俄本土
热门专题
1中美对抗2以哈战争3乌克兰战争
4美国大选5李克强猝逝6新冠疫情
7香港局势8委内瑞拉9华为
10黑心疫苗11“低端人群”12美国税改
13红黄蓝幼儿园14中共19大15郭文贵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