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评:台湾病,很悲哀吗? | |
| www.wforum.com | 2025-11-16 17:10:18 自由财经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
《经济学人》本月13日以“台湾病”为题,谈论台湾在强劲的出口背后,货币却长期被低估以及潜在的金融风险等问题,相关报道引发关注。爱卡拉共同创办人程世嘉近日在脸书发文发表观点,认为台湾的困境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系统”问题,央行目前的处境尴尬,如果放手让台币大幅升值,那庞大的未避险部位恐瞬间蒸发。知名数位创作者侯宗佑周六(15日)引用程世嘉脸书文章,大赞程世嘉的观点很中肯,并认为没有完美国家,只有渐进改善。 在这样的情况下,跟你说台湾的OO问题其实很简单,只要施行XX政策就可以解决的人,侯宗佑觉得只有2种,不是明知其不可为的骗子,就是活在理论象牙塔的不接地气的傻子。 台湾这样很悲哀吗?侯宗佑认为,其实也不会,他留学过英国,也留学过美国,他研究这些国家的社会系统之后发现,每个外人看来光鲜亮丽的先进国家,其实几乎都是一个不能打开、无法修理的餐具柜子。 侯宗佑表示,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完美的国家,称他大概有十几个不同国家的朋友,每个聊天的时候都可以跟他抱怨一堆。美国朋友抱怨医疗系统过度商业化、社会安全网薄弱、基层教育崩溃、宗教保守势力介入太深;德国朋友抱怨车厂独大绑架国家政策、官僚制度僵化、公共政策可以拖到十几年;日本朋友抱怨工时超长、职场上各种难以打破的阶级跟规章条例。 韩国朋友则抱怨,根本喘不过气的各种竞争压力(包括严重的外貌协会)、低到不行的女性人权;北欧朋友抱怨税率太高、阻碍创新,觉得“什么先进的东西都在美国”;至于英国,英国不用讲了,跟他们说台湾最近这几年常有人抱怨物价狂飙、而且健保问题也很严重,他们回说他们身为伦敦的教授,薪水只租的起通勤一个半小时的地方的房子(更别说买房了),然后说台湾健保够好了,要不要看看英国NHS排队看病要几个礼拜甚至几个月。
侯宗佑称,就是因为这样听了一轮世界朋友的抱怨,听了10年,最后他才决定回到台湾。毕竟台湾是我们的家。 侯宗佑表示,虽然我们不可能一下让台湾变得更好,而且一次只能调整一点点(而且你还只能祈祷一边调整这个厨具柜的时候,不会摔碎东西),但毕竟是我们自己的家,我们自己才会知道怎么样可以慢慢的,一点一点地,一个一个杯子的想办法乔正。 就像别人称赞我们的健保时,我们一方面可以觉得“对,健保真的好用”,但同时也能理解台湾医疗系统的结构真的是有很大问题;同理,当别人批评我们的“台湾病”,我们一方面可以觉得他们说的有些问题的确存在,但另一方面,也不能忽略了在这些因素的背面,也许正是台湾在某些层面上拥有今天的优势的原因。 侯宗佑认为,任何称赞跟批评,我们都要带著警觉,思考这样的意见有没有可能过于简化。尤其,如果这不是他们的家,更是如此,评论简单,当家难。 侯宗佑称,没有一件事是简单的,任何的改变,都必须要谨慎、小心,一步一步的微幅尝试,这才是一个已经相对成熟、上轨道的国家想变得更好的时候,比较可行的方式。 文章最后,侯宗佑谢谢经济学人的观察与建议,表示“我们会参考,然后想想看也许可以怎么在不摔碎东西的前提下调整,这就是我的态度”。 |
|
|
|
|
|
|
| 076海试,甲板上的标记把“真实身份”给卖 | |
| 爆料:中国正在建造两艘新型航空母舰 | |
| 中国侦察船815A一靠近 美军下令“断网”? | |
| 羞死了 上海顶级富婆“上瘾”行为曝光 | |
| 泽连斯基迎来终局 欧盟宣布不再替乌克兰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