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周五这场全国性会议,寒意传到每个人了
www.wforum.com | 2025-11-15 12:18:16  老干体v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老板痛久了,农民工还能好?

1

11月13日,农字口召开全国乡村会议,指出要继续实施好返乡回流脱贫人口促就业专项行动,防止形成规模性返乡滞乡。

如果说与以前的口径有所不同,那就是从原来的鼓励返乡创业,变成了防止滞乡。

换句话说,还是要鼓励出去打工,否则留在家里只能有可能返贫。

这与中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任务圆满完成过去了5年时间。

巧的是,13日同一天,国外有媒体称,当下正处在一种“外强中干”的矛盾状态:国际舞台上强势表现,长袖善舞,但普通人的生活却在承受前所未有的压力。

脱贫当然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成绩,但看实现的路径,守成有些难度。

农耕时代,主要生产要素为土地和人口,这也是古代战争主要的争夺对象。这时的空间经济是平面的,土地甚至比人口还重要。

而到了工业尤其是数字经济时代,土地、人口之外,还多了手握资本的企业家这个最主动的生产要素。城市是三维立体的,人口得以集聚、资源得以高效配置,因此国土空间重要性下降,这便是最近几十年改革开放“招商引资”的本质:培训、吸引最优秀的资本(企业家)。体现在战争上,除了俄罗斯,现在战争不以争夺土地为目标的原因。体现在经济空间布局上,移民、人口集聚成为趋势。

周五这场全国性会议,寒意传到每个人了

资料图

因此,同样的一块钱资本投下去,在杭州、兰州、凉山农村产生的经济回报完全不同。非要往农村投,相当于将城市上缴的本可产生更大投资效益的税收,投向收益率为负的地区,这违反市场配置资源规律,不可持续。因此东北振兴、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乡村振兴,都在产业振兴这个环节上有些卡壳。

与产业集聚相匹配的是人口集聚。现在各个城市都在抢人,这符合经济规律。“一高一低,方成瀑布,一平一静,终为死水”,资源与人口的差距本来就能带来经济发展的势能,人力拉平区域差距却可能阻塞经济流动。但随着税收流向农村,人随钱走,本应移民城市或发达地区的人口滞留农村,人为地打乱了市场配置劳动力的节奏,也迟滞了这批人口的城市化进程。

从13日这个会议的情况看, 滞留农村的这些人口,事实上出现了严重的就业问题,说明农村的产业振兴尚未实现。

我一位朋友是这个领域的知名企业家和专家,他有两本相关的著作,对此有非常清晰的论述。

从空间经济学的视角看,内地,尤其是农村,很难发展工业和三产,最有可能的是农业。于是,养鸡养羊、种花栽果成为振兴“产业”,基本上都拿到了巨量的补贴。

而对正常的经济体来说,补贴扭曲市场,也是贸易战的焦点之一。

事实上,补贴造成供需失衡,原本赢利的农业企业不少已经破产。

我读大学时,政治老师讲过一句话“真正的解放农民是消灭农民”,意即农民城市化,一个现代国家不需要那么多农民。

事实上,脱贫之所以能够实现,相当部分收入仍然来自打工收入。

如果现在城里找不到工作,被迫返乡滞乡,大规模返贫并非不可能。我一家杭州郊区的亲戚,最近从工作了20年的上海返乡,孩子也转进了乡镇的中学。夫妻俩正准备在杭州市区找工作,但也很难。

至于城里,现在的情况也很严重。打工人最担心的是9点一到办公室,发现老板连夜搬走电脑跑了。

记得几年前,一位河北籍员工对欠薪的杭州老板说,我管你卖女儿还是卖什么,总之要付我工资。

不知现在还会不会这么说。

从老板、城里人、农民工,这是周身寒彻了。

2

今天一个群里的朋友在讨论,说有些行业现在朝气蓬勃,经济企稳的迹象非常明显。

但从官方公布的数据看,又很难看。国统局说,今年前10个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08914亿元,同比下降1.7%。

总体而言,贸易战加上产业转型的原因,找工确实难了。

相比之下,日本高校毕业生将近100%的就业率,着实令人眼热。

可能又会有人要求我给出方案,说实话,现在的大局不是民生,而是祖国统一。

看看15日晚上各大官媒的报道,仅联播就3分钟,气氛已经到位。

周五这场全国性会议,寒意传到每个人了

在我们身边,对待战争的看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认为国事与己无关,岂知国事渗透到每个毛细血管,微小的波动也是切肤之痛。

另一种认为自己会成为战争对象,这又是不了解自己的价值。现代兵器很贵,我们这种普通人没有战略价值,打我们等于纯粹的浪费,真不用担心性命之忧。

只是,战争对经济的影响,那又是真切的。

像俄罗斯这样的大国,发动特别军事行动后,约81.7万至100万名具备高技能的青年专业人士外流。他们具有较高的收入、社会资本和教育水平,这对俄罗斯经济来说是长远的痛。

想起一桩往事。正好是10年前年底,有个省宣布消除贫困,好巧不巧,当天的省媒刊登了一户贫困家庭的悲惨故事。省书记在登上飞机时看到了这个报道,大怒,这个记者便消失了,最近听说在泉州开元寺旁开照相馆。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佘智江登机前微笑 下飞机时双腿发软打颤
悬赏金100万元 通缉王沪宁宋涛
俄军拿下波克罗夫斯克就赢了?乌军早已布好
研究发现 希特勒缺乏与性器官发育相关的
蒋介石嫌一石头太重 扔下飞机 今成国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佘智江登机前微笑 下飞机时双腿发软打颤
悬赏金100万元 通缉王沪宁宋涛
俄军拿下波克罗夫斯克就赢了?乌军早已布好
研究发现 希特勒缺乏与性器官发育相关的
蒋介石嫌一石头太重 扔下飞机 今成国
她当中国间谍“赚”1810万美元?法院开审
中国机场争夺战 最大赢家出现
太子集团高调反击
不详信号!俄国发生重大变化
“外强中干”的祖国 让中国人感到绝望
热门专题
1中美对抗2以哈战争3乌克兰战争
4美国大选5李克强猝逝6新冠疫情
7香港局势8委内瑞拉9华为
10黑心疫苗11“低端人群”12美国税改
13红黄蓝幼儿园14中共19大15郭文贵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