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里程碑意义:盖茨5000字长文引全球炸锅
www.wforum.com | 2025-11-15 10:27:07  安邦智库每日经济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0次缔约方大会(COP30)召开前夕,慈善家、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在个人网站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关于气候的三个残酷真相》(Three Tough Truths About Climate)的长文,引发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这篇超过5000字的文章,与其说是一份倡议,不如说是盖茨在气候立场上的一次重要转折。

二十多年来,他一直是清洁能源投资与气候行动的代表人物,而这一次,他选择退后一步,重新定义气候行动的逻辑。他直言:气候变化固然严峻,但它不会导致人类文明的终结;真正值得投入的,不是以恐惧为动员的政治口号,而是能切实改善人类福祉的实际行动。

盖茨开门见山地否定了近年来盛行的“末日论”。他指出,全球气候运动长期以来过度依赖“危机叙事”——热浪、洪水与风暴被不断叠加成“世界末日图景”,从而以恐惧推动气候政治。虽然这种叙事在舆论上具有强大动员力,却也造成了焦虑蔓延、资源错配与政策失衡的后果。

盖茨特别强调,许多国家在短期减排目标上投入过多,却削减了对健康、农业与减贫等关键领域的支持,而这些领域才是真正决定人类能否适应气候变化的核心。贯穿全文,他最想表达的是,如果人类要在变暖的地球上更好地生存,就必须把“人”重新放回气候议程的中心。换句话说,气候行动的评估标准,不应只停留在温度曲线的上升幅度,而应转向生活质量的提升。

盖茨在文中还列举了多个例证:非洲的抗旱作物改良计划让粟米产量提高了66%;印度的农民利用AI短信系统预测季风变化,从而避免了上百万亩粮食损失;而廉价的空调和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让极端高温导致的死亡数在过去二十年持续下降。盖茨认为,这些改善人类生存能力的项目,比任何宏大的“零碳承诺”都更能衡量气候行动的成效。

里程碑意义:盖茨5000字长文引全球炸锅

2025年11月7日,在巴西贝伦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迁大会(COP30)前夕,巴西总统卢拉、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等人出席贝伦气候峰会时合影(Reuters)

在这份倡议里,他还提出两个关键命题:第一,要把“绿色溢价”(Green Premium)降到零,让清洁能源在成本上与化石能源持平。只有这样,绿色转型才能成为市场行为,而非政治强制。第二,要以数据和影响力衡量一切气候支出。盖茨以全球疫苗联盟(Gavi)的经验为例:自2000年以来,220亿美元投资拯救了1900万儿童生命——每挽救一条生命的成本约1000美元。他指出,气候资金也必须遵循同样的逻辑:用有限的资源,产生最大的福祉效应。盖茨直言,如果用拯救生命的效率来衡量气候项目,那么现在许多支出都会显得不合理。

在备忘录最后,盖茨将目光投向即将在巴西贝伦召开的COP30大会,呼吁全球气候政策进行“战略性转向”——将焦点从单纯控制排放,转向以改善人类福祉为核心的系统性行动,尤其要优先关注最贫困国家人民的健康、粮食安全与适应能力的建设。

里程碑意义:盖茨5000字长文引全球炸锅

2025年9月4日,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左二)和美国第一夫人梅拉尼娅(Melania Trump)在白宫举行私人晚宴,与各大科技公司CEO共进晚餐。Meta行政总裁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左一)和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右一)出席。(Reuters)

自从这份备忘录发表以来,盖茨就面临着来自各界的非议。许多环保人士称该备忘录是对支持气候议程的倒退。美国总统川普则表示自己“赢了”,因为盖茨终于承认他在气候问题上完全错误。当然还有一点,就是川普的气候政策倾向于让民间投资去主导气候议题,而政府财政撤离那些“虚头巴脑”的项目,毕竟还有许多议程,远比非常理论性的气候议题更加紧迫,更为现实。所以这么看来,川普认为盖茨“归顺”了自己,也不无道理。当然,作为左派代表,盖茨在公开场合明确反驳川普的说法,还强调自己只是在备忘录里提出了一些相对务实的观点罢了。

安邦智库(ANBOUND)的研究人员认为,盖茨的“理性回归”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这意味着世界上最主要的“气候环保战士”也不得不承认当下的气候治理逻辑存在问题,甚至到了“有百害而无一利”的程度。气候变化运动现在实际是一种宗教,是一种政治正确,是一种信仰。

这个过程是一种时代性的机会,给无数的职业人士创造了舞台,让人们认识了他们的脸,听到他们的声音。他们可能是擅长忽悠正在寻找机会的政治家、急切渴望成熟的年轻人、寻找投资机会的金融投机者、追逐概念的时尚界的人士、虚构写作的作家、急于得到资助的大学教授,当然还有总是需要粉丝的佈道者。然而,当气候变化成为政治运动的时候,它带来了巨大的成本提高,影响到通胀水平,然后再改变政治。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以“拯救地球”为名的承诺、协议其实就如同淡仓支票或者是不一定发挥作用的“保险单”。真正的问题,却从来没有被解决。

里程碑意义:盖茨5000字长文引全球炸锅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0次缔约方大会(COP30)召开前夕,慈善家、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在个人网站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关于气候的三个残酷真相》(Three Tough Truths About Climate)的长文,引发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网上图片)

安邦智库因此认为,因为气候变化提供给人类太多的不确定性,建立在不确定性基础上的讨论已经太多了,现在应该是时候,在唯一确定的基础上采取理性的行动,那就是节约和效率——这和盖茨在备忘录中提到的“绿色溢价”和“气候支出标准”可谓是不谋而合。这些提法的核心都在于让气候政策重新回到理性与可持续的轨道。

这也正为中国未来的气候战略提供了思想参照。中国的应对路径应当以“节约”和“效率”为核心,在“节能减排的再投资与再建设”中形成可持续增长的内生动力,这不仅能降低通胀压力,还能在全球绿色竞争中确立新的范式。中国的绿色观点,将在务实的发展与气候变化理论之间,建立一种平衡的框架,真正解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对立。事实上,中国在城市更新、绿色投资等领域有市场规模大的优势,在部分议题上也有制度层面可複制的经验,只是还需要更加全面有效的战略性政策支持。不管怎么说,这些实践比任何抽象的目标都更具可行性,也更加有意义。

里程碑意义:盖茨5000字长文引全球炸锅

总之,盖茨的备忘录之所以引发全球震动,并不在于他提出了什么新的口号,而在于他敢于说出当下气候议程的真相。气候变化仍将是一个长期挑战,但人类社会需要的,已经不是恐慌叙事,而是一种可持续的行动逻辑:以节约为起点,以效率为核心,以人的福祉为最终衡量标准。正如盖茨表达的那样,我们不需要去拯救地球,而是需要让地球上的人生活得更好。这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思想,折射出未来全球气候治理可能的方向。

最终分析结论:

比尔盖茨对气候变化态度的转变是有里程碑意义的。盖茨以“人类福祉”为核心重塑气候治理,拒绝了长期以来以末日危机为驱动的主流叙事,这种转向不是否定气候行动,而是让政策思维回归理性。未来的气候变化政策,核心在于能否切实改善人类福祉的实际行动,这比任何政治口号都有效。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佘智江登机前微笑 下飞机时双腿发软打颤
悬赏金100万元 通缉王沪宁宋涛
俄军拿下波克罗夫斯克就赢了?乌军早已布好
研究发现 希特勒缺乏与性器官发育相关的
蒋介石嫌一石头太重 扔下飞机 今成国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佘智江登机前微笑 下飞机时双腿发软打颤
悬赏金100万元 通缉王沪宁宋涛
俄军拿下波克罗夫斯克就赢了?乌军早已布好
研究发现 希特勒缺乏与性器官发育相关的
蒋介石嫌一石头太重 扔下飞机 今成国
她当中国间谍“赚”1810万美元?法院开审
中国机场争夺战 最大赢家出现
太子集团高调反击
不详信号!俄国发生重大变化
Google怒告中国黑客 3年骗走10亿美元 手法
热门专题
1中美对抗2以哈战争3乌克兰战争
4美国大选5李克强猝逝6新冠疫情
7香港局势8委内瑞拉9华为
10黑心疫苗11“低端人群”12美国税改
13红黄蓝幼儿园14中共19大15郭文贵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