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一个月少了2亿单,中国这行业奄奄一息
www.wforum.com | 2025-11-03 14:15:38  罗sir财话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网约车订单暴跌,不是一个好现象。

网约车和外卖行业,被誉为支撑国内灵活就业的两大行业。但今天,网约车订单量率先出现了暴跌。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今年9月份全国网约车订单量7.58亿单,较2024年同期减少了2.31亿单,这已经是连续三个月减少超过2亿单。

而2024年9月份,中国网约车还有9.89亿单,一年过去,直接减少2亿单,跌了23.4%,对行业来说,影响不可谓不大。

今年和去年相比,网约车司机其实是更多的,多地都发布了网约车市场运力饱和的通知,但更多的司机,反而出现了更少的订单,这是怎么回事?

没人打车背后,其实是非刚需的市场缩减。

打车这件事,从来就不是刚需。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打车其实是消费升级的象征。过去人们为什么要打车?通常来说要么是赶时间,要么是图方便,不想挤公交地铁太麻烦。

所以,打车意味着便利、快捷、效率高,而这些都是消费升级的特征。毕竟更高的效率,更便利更快捷的出行方式,背后往往意味着更高的回报。

一个月少了2亿单,中国这行业奄奄一息

换言之,虽然打车贵,但因为我挣得也多,所以尽管打车稍贵,但相比我的收入,我还能够接受打车比公共交通贵一些。

但是,类似的想法早已经是过去式了。

这几年打车其实是比过去几年便宜的多。至少就我自己的感受而已,今天打车甚至是比十年前更便宜,当然这也许只是我的错觉。

前几天,我从A打车到B,距离有七八公里,坐车二十分钟,只付了13元钱,当时我就感慨,现在打车是真的便宜。

打车为什么便宜了?

那还是因为没人坐了,这就和这几年各行各业的降价促销是一个逻辑。

没人打车的原因也很简单,过去人们出行打车是高效便利,背后的逻辑是日益增长的财富和收入;但当收入和财富都不增长,甚至开始负增长的时候,那你打车再高效也没用,因为人们的时间变得更便宜了,不值钱了,那么打车赶时间的说法,自然也就站不住了。

说一个真事,朋友在一家咖啡店上班,住的地方离咖啡店有点远,十几公里,但为了省钱,朋友每天骑共享单车上下班,仅仅是骑车就要骑一个小时。

这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一件事。

消费降级和消费升级是一样的逻辑;背后都有一个让人无法拒绝的理由,不管是出于高效便利,还是出于省钱,当网约车订单开始下滑的时候,本质上就意味着越来越多人选择了这么做。

消费降级,用公共交通替代网约车出行,已经成了越来越多人的常态。

一个月少了2亿单,中国这行业奄奄一息

有消费降级,就有消费升级;还有人拿汽车销量上涨的事情举例,认为网约车订单下滑,是因为汽车销量上涨导致的,这意味着很多人都自己有车了,所以不打车。

但这个观点其实站不住脚。因为之前中国汽车销量上升是更快的,但网约车订单并没有下跌这么快,尤其是今明两年。

因此,网约车订单下滑,最大的原因就是需求减少了,而需求减少可以说是消费者更省钱了,但换个说法也可以说成,网约车的应用场景少了,所以订单少了。

需求减少,我自己也有很大的感触。

去年一年,我经常打车,除了一两公里太近之外,其余距离我们几乎都是打车出行,不管是三四公里,还是二十多公里,我都选择打车出行。

当然,出行需求虽然没有那么频繁,但的确是几乎每次必打车。

当时我认为,坐地铁公交太麻烦了,而打车要更方便快捷一些,因为我的收入能够支撑我这么做,觉得这样对我来说更“划算”。

但今年情况完全不同了。

由于收入的暴跌,我再也没有打过远距离的长途车。尤其是那种二十多公里的,去年我还经常打车来回往返,但今年这种二十多公里的路途,我都是乖乖坐地铁。

不是打车打不起,而是地铁更有性价比。

时间?现在时间对我来说,已经约等于不值钱了。

当同样的单位时间产出只得到更少的回报时,时间对很多人来说,其实就等于不值钱,这个时候那些所谓提高效率的付费服务,就会面临订单减少。

例如打车。

打车不是刚需,看电影也不是刚需,就连去线下餐饮就餐,也不是刚需。

今年国庆档,中国电影票房差一点直接回到了十年前;无独有偶,美团本地CEO王莆中也说,今年线下餐饮堂食客单价,也几乎回到了十年前的水平,这些都说明消费需求正在萎缩,那些传统意义上的刚需,最终在周期的影响下,也不可避免出现了缩减。

我想,最终唯一能够坚挺下去的,可能也就只有外卖了,毕竟打工人上班吃饭的需求,是真实存在的;但即便是外卖,按照王莆中的说法,今年美团新增外卖订单中,也有70%以上都价格低于15元的。

一个月少了2亿单,中国这行业奄奄一息

外卖和网约车,都是灵活就业群体;而这两个行业目前又都面临着供给过剩,需求不足的问题。

以网约车为例,订单虽然在减少,但网约车司机反而越来越多,从而也导致网约车单价越来越低。

没办法,一些司机只能用更长的工作时间换收入了。但如果能够用更长工作时间来换收入,这还算是比较好的。

在其他更多行业,你的收入根本无法用更长的工作时间来换,例如白领,加班没有收入,加班是义务加班,这个时候你的额外工作时间,就很难换成更多的收入。

做销售也是一样,你在外面跑再久,打再多电话,如果没有实际的成交,你的收入也不会有什么区别。

从这个角度来看,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愿意跑网约车送外卖?答案也很简单,因为收入可以更高,收入上限和自己的工作时长高度绑定,可以多辛苦一点,但也可以多赚一点。

但其他工作,你多辛苦一点,未必能够多赚一点。

网约车订单下滑,和其他行业的消费下降一样,背后的原因其实大家都知道,而这种关注更像是一种呼吁,那就是能够重视一些问题,并试图改善这些问题。

就目前而言,经济动能转换期的阵痛,各行各业的价格战,应该还要持续一阵子。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国太空会师创纪录 美联社惊叹 美国急
骗美国拆了F22生产线?16年后,解开谜底
中国第4代核裂变反应堆 钍基熔盐堆有多牛?
中国步枪安装消音器 对普通士兵有什么用?
喝这款韩国酒后 习近平“表情”被疯传 网友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国太空会师创纪录 美联社惊叹 美国急
骗美国拆了F22生产线?16年后,解开谜底
中国第4代核裂变反应堆 钍基熔盐堆有多牛?
中国步枪安装消音器 对普通士兵有什么用?
喝这款韩国酒后 习近平“表情”被疯传 网友
美国新型无人机首飞 和中国差距更大了?
战争还在打,俄罗斯工业已“熄火”
美军机坠入南海最新调查:或与燃油无关
中国052D现役33艘 超过英法意日韩印之和
俄军频繁使用9M729导弹 到底是什么原因?
热门专题
1中美对抗2以哈战争3乌克兰战争
4美国大选5李克强猝逝6新冠疫情
7香港局势8委内瑞拉9华为
10黑心疫苗11“低端人群”12美国税改
13红黄蓝幼儿园14中共19大15郭文贵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