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业巨头诺和诺德 犯下不可思议的低级错误 | |
www.wforum.com | 2025-09-20 19:24:24 上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作者沈荣钦:丹麦的诺和诺德(Novo Nordisk)是全球前几名的制药业巨头,说起来其成为制药巨头,和其最出名的司美格鲁肽(semaglutide)有关。这是一种胰高血糖素样胜肽-1(GLP-1)受体激动剂,对于治疗二型糖尿病与肥胖症十分有效,被不少糖尿病和肥胖症病人视为救星,为诺和诺德赚进大笔财富。例如根据司美格鲁肽制成的两款药中,治疗糖尿病的注射药剂Ozempic,2024年的销售额约为170亿美元,而另一款治疗肥胖症的姊妹药Wegovy,销售额也达到80亿美元。 司美格鲁肽是诺和诺德最有价值的研发资产,最早是从分析美国毒蜥 (Gila monster)的毒液中发现的,经过长久研究后,研究人员可以在实验室中合成相关的化学物质,用以治疗糖尿病和肥胖症。因为可以抑制食欲,成为很多人眼中的减肥圣品,被其他药厂视之为“规则改变者”(game changer)。过去几年因为Ozempic 和 Wegovy受到市场狂热追捧,不仅为诺和诺德带来了巨额利润,股价涨了数倍,成为制药巨头,甚至影响了丹麦的货币和利率! 众所周知,研发新药的成本惊人,而且近年的风险越来越高,研发一个新药的花费已经增加到超过10亿美元,如果加上失败案例的分摊,实际成本有时可能加倍。不仅如此,新药研发耗费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从实验室研发到新药上市,通常要经过10-15年的时间,更何况绝大多数的研发的新药都无法上市。 在这样钜额、长时间的投资下,专利对于药厂十分重要。就像司美格鲁肽的例子,一个在市场上获得成功的药,有时甚至可以决定大药厂的兴衰。为了收回庞大且耗时的研发投资,大药厂必须在专利期间,尽可能回收、获利,否则等到专利到期,就会有一大堆仿制的学名药进入市场打价格战,让大药厂无利可图。大药厂虽然善于在智慧财产权保障完善的体制下运作,但是运作成本较高,学名药厂商专精于破坏专利保护的奇袭策略,比大厂更具弹性。 不难想见诺和诺德会如何保护司美格鲁肽的专利。仿制厂商不仅不需要付出天价的研发费用,而且可以搭原药厂的便车,在行销、广告、促销等方面节省大量成本。因此诺和诺德对于涉嫌侵犯司美格鲁肽专利的药厂绝不手软,专利期间控告大量药厂,同时也与Mylan Pharmaceuticals等药厂达成和解,获得赔偿。 药厂通常会在全球主要国家申请专利,以免让其他药厂有机可趁。因为各国审核药品专利的机构作业程序与规定不同,专利到期时间也可能存在差异。不过令人惊讶的是,诺和诺德最重要的司美格鲁肽在美国专利预计于2031年12月到期;但是在相邻的加拿大,却将于2026年1月到期,比美国早了6年。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加拿大专利这么早到期,并不是因为专利主管机关或智慧财产权法律的不同,而是源自诺和诺德的一个低级失误。为了这个错误,诺和诺德可能因此付出一千万倍的代价! Richard Saynor是一家名叫Sandoz的药厂CEO,根据知名期刊《Science》揭露,Sandoz是准备在司美格鲁肽专利失效后进入加拿大的学名药厂商,所以他们紧密地追踪诺和诺德的专利。他在受访时指出,他借由一位加拿大教授登入了加拿大专利资料库,发现诺和诺德虽然在加拿大为司美格鲁肽申请了专利,但是其中有一封信件,是诺和诺德的律师要求退还已支付的 2017 年维护费 250 加元(185 美元),因为该公司需要更多时间来考虑是否支付这笔费用。 诺和诺德最后一次缴交年费是在2018年。2019年,加拿大智慧财产局寄给诺和诺德一封信,表示该公司“未在规定的截止日期前收到上述专利所赋予权利的应付维护费”。当时年费(250加元)加滞纳金(200加元)的费用是450加元,并有一年的宽限期来弥补。但是不知为何,诺和诺德从未缴交这笔费用,于是他们的专利在加拿大失效了。而且正如加拿大当局提醒他们的那样,“专利一旦失效就无法恢复”。 真是令人尴尬的错误。仅为了区区年费,诺和诺德就丧失了他们最宝贵的司美格鲁肽在加拿大的专利,损失了数十亿美元!诺和诺德对此讳莫如深,一方面否认错误,另一方面又承认加拿大专利即将到期,也不肯透露是否进行内部检讨,所以外界无从得知诺和诺德内部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会犯下这样低级的错误。 加拿大市场代表的可不只加拿大。加拿大是司美格鲁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光是2024 年加拿大零售药局的 Ozempic 销售额就超过 25 亿加元,是其他任何药物销售额的两倍多。很明显,以加拿大4,100万的人口,不太可能对二型糖尿病药品有这么大的需求,其中应该不少都是“跨境需求”。 高昂的价格一直是限制司美格鲁肽相关药品市场的因素。事实上,因为司美格鲁肽相关产品的定价太高,诺和诺德的前执行长还曾被叫去美国国会参加听证会,解释药厂的订价策略。等到明年加拿大专利到期后,学名药的价格可能比美国售价低了七成,可以想见对美国病人具有多大的吸引力。 美国边境的年长者一直流行到加拿大的“购药之旅”,因为加拿大的药品比美国便宜很多,年长的美国人发现即使加上旅费,跨境到加拿大购药的总成本更低。因此虽然美国的专利要等到2031年12月才会到期,但是明年起加拿大百花争鸣的学名药,即使在灰色市场,也足够打乱美国司美格鲁肽市场的一池春水了,更不用说加拿大的境外市场可能不只美国。 中国是另一个将因为司美格鲁肽专利获利的国家。Ozempic于2021年在中国获得专利,并将于2026年到期。据哥伦比亚大学的Grace Lee表示,目前至少有15家中国药厂正在全力测试开发60种相关学名药,其中11种候选药物已经处于最终临床试验阶段。联邦制药、石药集团和华东医药等大型药厂预计将在2026年至2027年之间推出学名药,只要专利大限一到,就会立刻蜂拥而上,毕竟中国肥胖人口比率虽然不及北美,但是对减肥有需求的人也不少。九源基因更是声称已经开发中疗效与Ozempic相当的药品,虽然大概也是会在专利到期后才会上市。 这个错误将严重打击到诺和诺德获利,其实该公司最近才表示,面对日益高涨的竞争,将大裁员9,000人,以降低成本。 无论原因为何,犯错已经是既成事实,诺和诺德可以追究企业内部失职人员与检讨作业程序,避免未来在其他市场犯下同样的错误。但是既然过错已经酿成,诺和诺德还有什么事情可做,弥补已经犯下的错误? 首先要知道的是,大药厂并非对于学名药厂的竞争毫无招架之力,更精确的说法是,两类公司面对不同的成本与市场结构,采取了完全不同的策略。如前所述,学名药厂商在研发、广告、行销与促销的成本,因为搭了便车,所以都远低于大药厂,虽然是搭了大药厂的便车,但是他们强调自己对于社会亦有重大贡献,例如根据统计,美国处方药中的学名药占了九成,但是仅占不到两成的美国药品总支出,为病人、医院与保险公司节省下大笔经费,以此为学名药厂商存在的正当性辩护。 大药厂为了能够尽快在专利期限内收回高昂的研发与行销等费用,会根据每种药的生命周期采取不同的策略。例如在新药上市阶段会细分市场,对医生采取密集的行销,然后找出并瞄准那些可能成为医生处方的早期采用者。成长期扩大市场、增加认知价值与促进品牌忠诚度。成熟期除了巩固既有市场,还可能会延伸产品线至新的客户群,因此药厂推出改良配方或是新药必须慎选时机进入,以弥补激烈竞争而失去的收益。 当然药品的定价始终存在争议。专利意味垄断,药厂的定价往往和成本的关联有限,而更依赖于病人愿意付出多少(willingness to pay),但是当一个人生命危险时,这名病人愿意为了救命付出多少?如果不是急性重症,慢性病的患者可能一生都需要用药,这也是为何大药厂的定价经常引人诟病的原因。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仿制的学名药厂经常被视为健康的药品市场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学名药厂商对价格的破坏,往往也能吸引更多的客户。虽然很多人对诺和诺德的减肥药品趋之若鹜,但是因为价格高昂,只有少部分人能够负担。在诺和诺德犯下的低级错误后,已经有四家公司预计在2026年于加拿大专利到期后,立刻推出司美格鲁肽的学名药,预计将吸引更多人使用。进军加拿大学名药市场者包括诺和诺德的合作伙伴Hims & Hers Health,他们已经向加拿大当局提出学名药审核,并对外表示将展示“低价高效的减肥药品”,诺和诺德随后解除了与Hims & Hers Health的合作。 大药厂并非只能坐视专利到期,等待学名药厂商一拥而上,也有些策略用来应对这种情形,例如长青(evergreening)策略就是用来延长垄断力的方式。随著新药研发的费用与时间增加,大药厂往往觉得专利期间不足以获得足够的报酬,有些大药厂会在原专利快要到期时,用改良方式申请次级专利(secondary patent),例如对其配方、制造过程或是新的医疗用途申请专利,从而达成实质延展原专利垄断的效果。 事实上,生产Ozempic的制造过程十分复杂,其生物制剂与传统的小分子药物有著根本的差异,将之做成注射药剂并不容易。即使没有专利,诺和诺德依旧可以借由复杂的生产过程作为进入障碍,来减少竞争。其实不只诺和诺德,礼来药厂较晚推出治疗糖尿病的Mounjaro,也对肥胖症有效。而礼来自2020年以来光是在制造基础建设就已投资240亿美元,目的就是在构建较高的进入门槛。 缺乏专利保障大幅限缩诺和诺德的策略空间,而这正是传统大药厂擅长的地方。不过诺和诺德不是完全无计可施,除了长青策略之外,还是有另一种可能,就是利用不断推陈出新来保持领先地位,例如重新改良配方或改变剂量,推出所谓“新药”以维持市场领先优势。 这原本是大药厂在专利到期前,透过绵密的专利布局,让学名药厂商难以跨越各种专利地雷,但是如果运用巧妙的话,一样可以在专利到期后,采行类似的做法。例如诺和诺德可以扩充产品线,发展出在为患者提供改进的药物。大药厂可以透过行销团队,试图说服处方医生在原厂药专利到期前,以专用及更低价格为由,让病患转用新的低价产品。这样有助于大药厂减少被竞争对手抢占的市场占有率,降低医生对学名药的注意力,进而提高进入障碍,这些都是诺和诺德在无计可施中,可以亡羊补牢的方式。 ※作者为作家,INSEAD 博士。 |
|
|
|
![]() |
![]() |
57印巴空战:首次证实第四架“阵风”被击落 |
![]() |
俄方察觉不对劲 北约国家已经实际参战 |
![]() |
总统罕见参观 歼-35A交易仍在进行? |
![]() |
中东22国拟建阿拉伯北约 中方提供武器? |
![]() |
中国军用AI雷达 完美跟踪能力颠覆战场规则 |
![]() |
57印巴空战:首次证实第四架“阵风”被击落 |
![]() |
俄方察觉不对劲 北约国家已经实际参战 |
![]() |
总统罕见参观 歼-35A交易仍在进行? |
![]() |
中东22国拟建阿拉伯北约 中方提供武器? |
![]() |
中国军用AI雷达 完美跟踪能力颠覆战场规则 |
![]() |
短短几天时间 中国海陆咽喉被“卡” |
![]() |
3年投入70 万俄军,为何吞不下乌克兰? |
![]() |
传说中的歼6无人机 终于正式亮相 |
![]() |
印度的骄傲!曾领先中国的德里级驱逐舰 |
![]() |
俄罗斯“天竺葵-3”曝光 搭载中国发动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