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经济学”发酵 俄罗斯的社会灾难在即 | |
www.wforum.com | 2025-09-02 15:06:21 火星宏观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俄罗斯“死亡经济学”以军费膨胀和生命货币化为核心,掩盖战争与制裁伤害。贫困地区受益于高薪军工就业和阵亡补偿,推动消费热潮,但中产阶级承受高通胀税负。普京短暂改善底层命运,却酝酿社会灾难:战争结束或持续均难以为继,经济崩溃在即。 俄罗斯总统普京发动的乌克兰入侵战争已持续近四年,这场冲突不仅重塑了全球地缘政治格局,更深刻改变了俄罗斯国内的社会经济结构。一种被称为“死亡经济学”的现象悄然兴起,它以军费膨胀和战争激励为支柱,表面上刺激了经济增长,却在底层社会制造了虚假繁荣。 中产阶级在高通胀、高税负和经济不确定性中苦苦挣扎,难以承受战争的长期代价。战争资金的注入看似改善了某些群体的生活,但这不过是将人的生命转化为经济工具的残酷交换。俄罗斯社会正面临深刻的分化:贫困地区短暂受益,而整体经济基础日益脆弱。这场战争的“红利”正酝酿着潜在的社会灾难。 一、克里姆林宫试图用快速增长的巨额军费,掩盖战争和制裁对俄罗斯经济的伤害。 当俄罗斯于2022年2月入侵乌克兰时,国际社会迅速施加了史上最严厉的制裁,许多西方经济学家预言俄罗斯经济将迅速崩溃。制裁切断了俄罗斯与全球市场的联系,冻结了其海外资产,并限制了关键技术进口。 同时,战争支出如雪球般膨胀,消耗着国家资源。然而,随着战争进入第四年,俄罗斯经济并未出现预期的崩盘。相反,表面上看,它表现出一定的韧性,甚至某些领域出现了增长。这得益于克里姆林宫将经济转向战时模式,大规模注入军费来刺激生产和消费。 从宏观数据来看,俄罗斯的GDP在2023年至2024年间保持了正增长,但这掩盖了深刻的结构性问题。战争的最大受益者并非大城市的中产阶级,而是那些长期衰落的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和老旧工业区。这些地区在苏联解体后便陷入困境:工厂关闭、失业率高企、基础设施老化。 牛津经济研究院的专家塔蒂亚娜·奥尔洛娃指出:“苏联解体后,这些地区的经济开始衰落,人们难以找到体面工作。但旧有的工业设施依然存在,只是缺乏需求。”冷战结束后的和平时期,进一步减少了对军工产品的需求,导致这些小镇和小城市进一步边缘化。 普京对乌克兰的入侵改变了这一切。当战争从“特别军事行动”演变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时,克里姆林宫意识到快速结束不可能,于是转向全面战时经济。俄罗斯原本以能源出口为主的经济模式,被强制转向军工导向。巨额军费——2025年上半年已达1055.9亿美元,同比增长31%——涌入国防工业。闲置的工厂重新开动,生产坦克、弹药、军服和军粮。克里姆林宫命令银行提供低息贷款,优先支持军工企业。这些企业迅速扩张,工人需求激增,导致劳动力短缺。 国防工厂实施三班倒制度,工人工资飙升。根据俄罗斯统计局数据,从2021年至2024年,不考虑通胀因素,制造“金属成品”(包括军火部件)的工人薪资上涨78%,远高于其他行业。相比之下,医疗行业的医生和护士薪资仅增长40%,石油工人48%,教师工资增长只有25%。 这反映了战争优先的原则:即使医疗领域部分服务于军方,但整体民生行业被边缘化。一百多万男性因高薪和奖金诱惑加入军队,或逃离国境,进一步加剧劳动力短缺。结果是,军工城镇复苏:失业率下降,消费增加,但这建立在脆弱的战争基础之上。 然而,这种“繁荣”只是表象。制裁导致进口减少,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下。2025年上半年,GDP增长1.4%、1-7月财政收入增长2.8%,但军费支出增长高达31%,这意味着俄罗斯在透支未来。克里姆林宫用军费“输血”掩盖伤口,但伤口仍在扩大。 二、将人们的生命通过金钱的交换变成了战争的工具,是普京政权赢得俄罗斯人对战争支持的诀窍。 普京的战争经济策略巧妙地将底层民众的生命转化为支持战争的动力,这类似于川普对美国选民的承诺:在贫困地区创造高薪就业机会。受益者主要是那些教育水平低、技能有限的工人和农民,他们生活在偏远地区,过去在衰败的制造业中挣扎。 如今,在战时经济中,这些“资产”变得宝贵。俄罗斯经济学家弗拉迪斯拉夫·伊诺泽姆采夫将此现象命名为“死亡经济学”,并在电报频道上写道:“普京政权的一个令人着迷的诀窍是将人们的生命变成了战争的工具。战争前,这些人几乎毫无用处,许多人在小城镇和村庄过着反社会的生活。入侵乌克兰后,他们被带出贫困,带来了短暂的经济繁荣”。 具体而言,签订军事合同成为脱贫捷径。士兵签约后立即获得奖金,平均达2.5万美元,随后月薪约2000美元,是全国平均工资的三倍。这些资金直接注入家庭,推动消费。贫困地区的家庭突然富裕起来:购买家电、改善住房,甚至为子女投资教育。 伊诺泽姆采夫指出,许多邻居甚至“高兴”这些“问题人物”离开,因为他们的离去减少了社会负担。虽然三年多来俄军伤亡高达百万,他们的亲属获得的补偿却刺激了当地经济。 这种交换本质上是将生命货币化。战争资金流向最底层,改善了他们的物质生活和社会地位。过去被边缘化的工人如今倍受尊重,储蓄增加,消费升级。但这建立在高风险之上:前线环境残酷,许多人一去不返。普京通过这种方式赢得了底层支持,避免了大规模反对。相比之下,中产阶级在高通胀和高利率中挣扎,生活成本上升,难以维持以往标准。 三、俄罗斯人的生命在“死亡经济学”中的作价。 在“死亡经济学”中,生命的“定价”最为露骨。士兵阵亡后,家属可获高达1100万卢布(约12万美元)的补偿,包括总统付款、保险和地方补贴。 俄罗斯独立媒体The Bell报道,这包括490万卢布的总统补偿、330万卢布保险,以及至多300万卢布的州长付款。执政党官员还赠送礼物,如家电或食品,进一步强化激励。 这些资金涌入贫困地区,推动消费热潮。伊诺泽姆采夫解释:“士兵多来自贫困区,如阿尔泰共和国和图瓦共和国。巨额补偿导致这些地区的可支配收入大幅增加。” 家庭用这些钱购买公寓、投资教育,推动服务行业发展。新健身房、美容院、咖啡馆和餐馆涌现,国内旅游繁荣,酒店客房每年增长15-20%。服务员和厨师工资随之上涨,形成连锁效应。 此外,一个新社会阶层正在形成。军人家庭享有优先权,包括子女大学入学配额。2025年全国5万个名额,去年使用近1.5万,高于前年的8000。这降低了底层家庭的教育门槛,过去他们无法与大城市孩子竞争。如今,他们可进入顶尖大学,社会流动性增强。但这仍是“死亡经济学”的副产品:以生命换取机会,强化战争依赖。 四、“死亡经济学”正在酝酿俄罗斯的社会灾难。 普京短暂改善了贫困者的命运,这是许多西方领导人梦寐以求的成就。但代价巨大:三年战争耗尽三十年能源财富积累,军费透支国库,伤亡超百万,且每日增加千余人。尽管普京8月15日与川普会晤,表面谈和平,但实际拖延战争。近期,俄罗斯加紧袭击乌克兰。 如果战争结束,受益者将面临回归贫困。伊诺泽姆采夫警告,幸存士兵及其家庭可能迅速耗尽积蓄,引发社会动荡。类似一战后德国的退伍军人不满,导致纳粹崛起;或苏联在阿富汗战争后解体。即使停战后50万退役军人返回低薪地区,军工部门的工人和执法人员也将失业,可能酿成俄罗斯的社会灾难。 继续战争同样不可持续。国库枯竭,企业倒闭潮从民用蔓延至军工。高税率、高利率和高通胀三重挤压,企业难以生存。俄罗斯能源收入受制裁和油价双击,财政入不敷出。 德国国际安全事务研究所估计,2025年上半年军费创纪录,但财政收入实际下降。战时经济不过是临时方案,资金和人力有限。一旦崩溃,“死亡经济学”瓦解,战争将自动终止。 普京面临两难:结束战争引发不稳,继续则加速崩溃。底层受益者不感兴趣重返和平,中产阶级已不堪重负。俄罗斯社会正走向分化与不确定。 |
|
|
|
![]() |
![]() |
邻国领导人找上门,一口气要买12架歼10C |
![]() |
普京接受新华社专访 内容令中共难堪 |
![]() |
尴尬一幕:习想和她握手,却被“拒绝” |
![]() |
“老子不玩了”,最后一天公然叫板强制社保 |
![]() |
资本已入局!亚速营突破俄军防线4公里 |
![]() |
邻国领导人找上门,一口气要买12架歼10C |
![]() |
普京接受新华社专访 内容令中共难堪 |
![]() |
尴尬一幕:习想和她握手,却被“拒绝” |
![]() |
资本已入局!亚速营突破俄军防线4公里 |
![]() |
“老子不玩了”,最后一天公然叫板强制社保 |
![]() |
歼15,成就全球现役唯一重型舰载机 |
![]() |
俄军正在赢得无人机竞赛 怎么做到的? |
![]() |
中国暂停制裁 该军工立刻与台湾研制自杀无 |
![]() |
巴铁联手土耳其自研芯片拒中国 歼35危矣? |
![]() |
仁爱礁对峙,是菲律宾的一场豪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