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半导体巨咖殒落 只因押错了宝 | |
www.wforum.com | 2025-08-19 17:11:43 自由财经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日本家电、半导体大厂东芝(Toshiba)在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74年,却于2023年12月黯然下市,而东芝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之一,在最鼎盛时期,东芝的业务横跨多项领域,从家用电子产品到核电厂都有,更一度扩展至电视、家电、手机和个人电脑等消费性产品领域,因此在二战后的几十年里,东芝一直是日本经济复苏和技术产业的象征。然而,东芝从2010年代开始,却接连遭遇了许多重大危机,而背后的因素来自于公司高层管理不善,曾经的巨人光荣不再,让人不胜唏嘘。 东芝的旧社名为“东京芝浦电气”,是由两家公司合并而成的。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明治时代发明家田中久重于1875年创立的工业制造所,这是日本首家电报设备制造商,田中久重的继承人田中大吉在1882年,把工厂迁移至东京的芝浦地区,创立了“田中制造所”,之后进一步更名为“芝浦制造所”。 至于另外一家公司,则是来自于 1890 年藤冈市助、三吉正一在东京的京桥地区所创办的公司“白热舍”,该公司是日本首家生产并供给白炽灯给一般家庭的公司。到了 1896 年,该公司改名为东京白热电灯球制造公司,1899年再改名为东京电气。 两家公司在1939年合并,命名为“东京芝浦电气”,后来进一步改为“东芝株式会社”,也就是如今的东芝。 在二战之前,东芝是三井财阀的一部份,在战后透过内部业务成长和收购并行的方式,东芝迅速扩张,如在1940年代和1950年代并购了多家重工业与基础产业的企业,进一步跃升为日本白色家电的先驱。这是因为东芝在许多产品上,都是日本首家制造商,包括冰箱、洗衣机、彩色电视机和电锅等家电,以及个人电脑、笔记型电脑等消费性产品。 东芝与NEC 并称全球最大半导体制造商 东芝在1987年发明了NAND快闪记忆体,在那个日本DRAM拿下全球90%市占率的1980年代,东芝凭借著技术优势,与日本电气(NEC)被并称为世界上最大的两家半导体制造商,直到1990年代,东芝仍是世界排名前5大的芯片厂。后来东芝靠著其电视和笔记型电脑,成为全球知名品牌,并发展成为一家企业集团,在半导体和核能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前景一片看好。 但到了2000年代,东芝的命运开始转变,这一切源自于2006年的西屋电气(Westinghouse)的核电事业交易案,以及2015年爆出的财报造假丑闻。 东芝在2015年被揭露出多个部门存在会计违规行为,并涉及高层管理人员,据称,时任东芝社长田中久雄与副会长佐佐木则夫,他们设定了营业利益目标给各部门主管,而且必须达成,并透过暗示若未达标,可能退出某些业务的方式,来对下属施加压力。最终调查厘清,东芝在7年的时间内,虚报获利高达2300亿日圆。 独立调查报告发现背后原因,在于东芝的企业文化是“员工不能违背上级的指令”。因此当高层提出“挑战”时,部门主管、直线经理及其下属员工便持续进行不当会计操作,以达到符合上级意愿的目标。而这些不当会计手法包括夸大收益、提前入帐利润,或延后入帐损失或费用,但此类操作通常会导致高层在下一期时,对各部门设定更高的目标。报告写道:“这导致需要进行规模更大的不当会计操作,而随著这种情况重复发生,不当行为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此事导致东芝失去了投资人的信心,多名高层黯然下台,而东芝重押的核电事业失利,对公司财报造成严重影响,这被一些消息人士推测为东芝陷入困境的根源。 东芝高层室町正志在2015年12月时,因会计造假一事向外界鞠躬道歉。(法新社) 分割NAND快闪记忆体业务 成立铠侠(Kioxia) 东芝在2006年以54亿美元的高价,向英国政府的“英国核燃料有限公司”(BNFL)买下西屋电气核电业务,东芝原本是希望趁著被称作“核能复兴”的反应炉建设潮获利。结果这笔收购却将其推向深渊。因为根据国际原子能总署(IAEA)资料,2016年全球仅有3座反应炉开工兴建,而2010至2016年这段期间也才开工51座,远远低于1960与1970年代每年开工20至30座的水准。 在2017年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中,管理谘询公司凯捷(Capgemini)的能源顾问莱维纳(Colette Lewiner)分析,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美国与欧洲核电建设几乎停摆,包含西屋、法国电力集团(EDF)在内的企业失去了主导大型核电项目的关键技术能力,在2000年代需求回升时,这些公司都没有做好准备。 紧接著2001年“911”恐怖攻击,以及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后,监管单位对安全标准的要求越来越严苛,以及业界对创新反应炉设计的野心承诺,技术人力短缺,意味著新建核电专案成本急遽失控。这让西屋在美国的核电项目面临严重超支与延宕,进一步使东芝陷入巨额亏损。这些未完成的订单资金无法收回,潜在客户数量又消失,核电事业成为了东芝的资金“无底洞”。 2017年,东芝披露美国核电业务西屋电气出现重大亏损,将提报逾7000亿日圆的资产减值损失,并根据美国《破产法》第11章申请破产保护。但当时东芝为了拯救核电业务,将许多核心资产给出售,包含剥离了NAND快闪记忆体业务,也就是现在的铠侠(Kioxia),以及一系列消费电子产品业务,如白色家电部门卖给了中国家电巨头“美的集团”,个人电脑业务卖给夏普,把电视业务出售给了中国海信集团。东芝的悲剧在于,对西屋的投资失利,导致其不得不卖掉能卖的赚钱事业,最终沦为单一的核能事业体。 东芝收购西屋电气核电业务,原本是希望趁著被称作“核能复兴”的反应炉建设潮获利。结果这笔收购却将其推向深渊。(欧新社) 东芝以140亿美元 被欧力士等日财团并购 有鉴于核电业务钱坑越来越深,东芝后来终于不再坚持,在2018年1月宣布,以46亿美元的价格把西屋电气给出售,希望借此重建财务状况,并专注于规模较小但更稳定的业务。但东芝的经营仍不见起色,之后被日本产业合作伙伴公司(JIP)为首的集团给收购,其中包括金融服务公司欧力士(Orix)、公营事业中部电力(Chubu Electric Power)和电子公司罗姆半导体(Rohm)。 最终东芝以140亿美元的价格,留在了日本企业手中。JIP预计将有4名高层加入董事会,欧力士、中部电力也会派出各1人进入东芝董事会。而新的管理团队中,也将迎来东芝主要贷方三井住友金融集团(Sumitomo Mitsui Financial Group)的资深顾问。 JIP推动东芝私有化,东芝2023年12月因此宣布下市,结束了74年的上市历史,麦格理资本证券(Macquarie Capital Securities)日本研究主管达米安宋(Damian Thong,音译)当时形容,东芝的困境是由糟糕的战略决策和运气不佳造成的结果。 |
|
|
|
![]() |
![]() |
同志们,撤退吧!我会把桥和自己一起炸掉 |
![]() |
六代机都要烂大街了 制造国还是只有一个 |
![]() |
印称击落巴方五架飞机 又一次失败的舆论战 |
![]() |
中国“山寨”V-280传成功首飞进入实测阶段 |
![]() |
时隔六年再闯南海,中方警告没用? |
![]() |
同志们,撤退吧!我会把桥和自己一起炸掉 |
![]() |
六代机都要烂大街了 制造国还是只有一个 |
![]() |
印称击落巴方五架飞机 又一次失败的舆论战 |
![]() |
中国“山寨”V-280传成功首飞进入实测阶段 |
![]() |
时隔六年再闯南海,中方警告没用? |
![]() |
女武神VS攻击11 看中美海空力量差距 |
![]() |
西工大研制,亮相国际联合军演 |
![]() |
开日料店的中国人,气坏了日本人 |
![]() |
超隐蔽+超强打击!中国海底“静默杀手”曝 |
![]() |
可毁灭沿海城市 “海啸武器”现身北京街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