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开启中共末路的 “江油照相馆”
www.wforum.com | 2025-08-17 12:01:35  议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在新冷战格局逐渐凝固的当下,西方世界,尤其是以美国为战略中枢的自由阵营,显然已下定决心切断中共赖以崛起的全球化脐带,不再容许其在世界体系中继续搭乘“全球化”的快车,借由破坏开放市场与国际规则反哺自身的威权扩张。回望中国加入世贸的数十年,中国依托西方市场的全面开放、资本与技术的持续涌入,成功构筑了“世界工厂”的地位,进而积累了庞大的工业能力与财政储备。然而,这一经济奇迹的隐性前提,是对自由秩序的最低接纳与对国际规则的基本遵守。而中共政权,特别是习近平上台以来,北京在国内外一系列政策上摧毁了这种前提——无论是对内的极权收紧,还是对外的技术攫取与地缘扩张,都使得西方意识到,长期奉行的“对华接触战略”不仅未能促成共产中国的政治开放,反而塑造了一个系统性挑战自由世界的威权巨兽,正如尼克松晚年所担忧的那样,这是一头难以控制的“科学怪物”。

于是,“遏制共产中国”成为跨大西洋共识,“产业脱钩”由政策讨论转为战略现实,几乎切断了北京重返旧日全球化轨道的可能性。从尖端芯片到关键原材料,从资本流向到产业链重构,自由世界正在系统性拆解对中共的战略依赖。绞杀中共独裁政权操控下的政经巨兽正在成为全球主流社会的共识。对于共产中国而言,这种外部环境的急速收缩,意味着一次经济与社会结构的“断氧”过程。在出口受阻、外资撤离、核心技术受限的三重夹击下,长期积累的内部问题集中爆发:房地产泡沫加速破裂,金融体系承受系统性风险;地方财政赤字不断扩大,基本公共服务难以为继;青年失业率屡创新高,“高学历无用”成为大学毕业生的普遍困境。而最具深远社会风险的,是数以千万计失去城市岗位、被迫返乡的民工浪潮——一个正在形成、充满不确定性、历史上屡次改写中国政治版图的”流民阶层”。大批失业的民工被迫返乡,他们带回的,不只是经济困境,还有心理上的挫败与对中共主导的现行社会秩序的强烈不满。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原本可被视为孤立个案的社会冲突,往往会被放大、加速,最终演变为冲击整个政权合法性的引爆点。四川江油校园霸凌案,表面只是几名女孩对同龄人实施围殴、羞辱并拍摄扩散的校园暴力事件;在传统叙事里,这类案件往往被简单归因于家庭教育缺失、学校监管疏漏,甚至用一句“孩子不懂事”轻描淡写地盖过。在中美贸易战持续冲击、中国与欧洲因中共尤其习近平力挺普京而裂痕加深、经济下行与就业紧缩交织的大环境中,社会的不满情绪和结构性压力不断累积,返乡民工潮与城乡资源失衡更是推高了基层矛盾的烈度。”江油事件”,正是这种多重张力在最脆弱群体中的一次集中爆发。

危险的”流民阶层” 与中共政权的严控

在国家逐步开放并且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的农民以及小城市的居民,早已不是毛泽东时代那个信息封闭、思想单一、被革命叙事捏塑成的“无产阶级”。他们是新一代的流动劳动者,曾在城市化浪潮中为中国的工业奇迹添砖加瓦。他们在流水线上熟练操作,在快递、建筑、制造业的末端奔波数十年。他们见识了现代社会的秩序与效率,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了法律、维权、公民权利等现代观念。他们通过智能手机接入信息社会,观看全球动态,熟知底层人民在不同体制下的尊严差异。他们曾深信只要努力,就能融入城市、改善命运。但如今,他们被抛出了城市。房地产泡沫破裂、出口订单锐减、民营经济凋敝——在全球产业链断裂与国内治理混乱的双重作用下,海量民工失去了工作,被迫返乡。而返乡之后,他们面对的不是归属感的回归,而是彻底的断裂与失落:凋敝的乡村早已无法承载他们的生活需求,土地流失、农业空心、基础设施滞后让他们变成“无所归属者”;而制度性的城乡壁垒又剥夺了他们重新融入城市的路径。他们的身份被贬低,他们的希望被掏空。他们知道世界可以更公平,但却亲历了社会的反向淘汰;他们知晓自由为何物,却无法争取哪怕一份基本保障; 他们知道更好的制度,却无法拥有;他们曾被城市利用,如今却被彻底抛弃。事实上,是他们把中国推上了 “世界工厂”的位置,他们是创造中国经济奇迹的主力军,但是他们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反而承载着社会最深的焦虑,以至于不可能不愤怒,也逐渐成为中共政权合法性裂缝中最不安分的一群人。

中共是否意识到自身制度存在的结构性裂缝?当然。为何要铁腕镇压香港?答案正隐藏在中共对“边缘裂变”的根深恐惧中。香港,作为共产中国体系内与全球联系最紧密的节点,一直代表着一种“另种中国可能性”:言论自由、司法独立、资本开放。这套制度的存在,本身就是对中共一党体制的无声质疑。2019年反送中运动所激发的庞大民意与国际共鸣,让北京如临大敌。中共深知,一旦香港这一制度范式和抗争方式得以延续,将可能成为撼动专制秩序的突破口。因此,习近平选择派出强硬的“警察治港”代表李家超主政,彻底粉碎香港的制度自治,封死一切制度试验与边缘突破的空间。这种反应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阴影。19世纪中叶,清朝在鸦片战争失败后被迫打开国门,西方商品汹涌而入,摧毁了珠三角的土布经济,大批手工业者与农民失去生计,最终在洪秀全的号召下爆发太平天国起义,一度席卷半个中国,几乎推翻清廷。这段历史,深刻提醒着共产中国的统治者——南方沿海一旦成为制度动荡的引爆点,后果难以控制。中共所谓的改革开放后,珠三角长期依赖外需、外资与国际分工,制造和出口密度高,供应链节点密集,是全球电子、家电、服装等产业的重要“装配工厂”。这种高度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特性,使其在面对外部关税与地缘政治冲击时暴露出显著脆弱性, 即需求骤减或关税上调会立即传导到订单、产能与就业上。贸易战及随后的关税威胁使得面向美欧市场的订单明显萎缩;采购方为规避关税或分散风险,开始要求价格让利或迁移产线至越南、印度、墨西哥等“替代地”。媒体与调查显示,不少珠三角中小制造商首当其冲:订单被压缩、利润率被挤薄,部分厂商被迫将产能迁出或缩减规模。贸易冲击促使整条供应链重构:一方面,劳动密集、低附加值的组装环节部分迁出;另一方面,珠三角开始面临“产业链上移”的压力——要么向高端制造、研发与品牌服务转型,要么面对被挤出全球分工的风险。在这样的背景下,返乡民工群体的失业、边缘化与现代性冲击必然会是新的“民变种子”。他们接触过城市、见识过自由,对制度形成了比较,一旦这种群体积蓄出愤怒与集体意识,可能会成为对中共政权真正的颠覆性挑战。因此,北京才会对香港,红色帝国的东南角,保持近乎偏执的控制。香港问题,不只是区域治理的问题,而是整个共产中国体制稳定性的试金石。《国安法》等一系列高压手段,皆为防范边缘火星变为燎原之势。而在这个过程中,香港的自由,也许永远地消失了。

约巴林达的侦探 | 开启中共末路的 “江油事件”

江油事件:很可能是”新流民阶层”走向历史前台的信号

2022年11月,共产中国多地爆发了被称为“白纸运动”的抗议浪潮。抗议者以空白纸张反对政府的“清零”政策,象征言论被封杀的无声抗争。数千人在北京、上海等城市集会,高呼“习近平下台”、“共产党下台”等口号,成为自1989年天安门以来最公开、最集中的示威行动之一,也是民间社会 对权力结构的首次全国性觉醒。尽管这些抗议最终遭到了严厉镇压,并迅速被官方话语体系切割与屏蔽 ,但显然已对政权产生实质影响——其后当局突然放弃了持续三年的”清零“策略 。更重要的是,这场抗议打破了信息厄制中的集体恐惧,唤醒了“权力可替代性”的社会认知——即失望不仅指向政策本身,也指向中共体制内缺乏更替机制的封闭结构。在许多国家,领导人若治理失败,可以通过选票更替;但在共产中国,权力结构封闭,问责机制缺失,导致对最高领导的失望演变为“必须下台”的直白诉求。这不仅是对一个人的否定,更是对整个体制“不可更换”的深刻质疑。他们所要求的,不仅仅是结束封控,而是获得“作为公民”的尊严与权利。而这正是一个社会走向真正现代化、成熟国家所必须经历的觉醒过程。 “白纸运动”的怒火才过去不久,谁都不会想到”江油事件” 会成为又一个举世瞩目的引爆点。

2025年7月,四川江油一名14岁中学生遭同学辱骂殴打的事件在网络引发强烈关注。警方将其定为“轻微伤”的处理方式被公众认为包庇,引发大规模愤怒式示威。这一抗议在世界范围立即引起高度关注,因为现场有民众高喊“习近平下台”“共产党下台”。另外,一段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并获得《纽约时报》确认的视频显示,民众在整齐列阵的警察面前高声呼喊“反对霸凌”,同时高举“还我民主!”的口号牌,表达强烈的诉求,也就是局势迅速升级为政治性抗议。这次抗议出现在并非大都市的底层小县市,参与者并非高校精英,而是普通民众,凸显了政治觉醒正从特定阶层向更广泛社会扩散的特征。”江油事件”中出现的政治口号也说明普通民众已意识到,问题不在于哪一个公安、哪个市政府,而在于体制根本不想保护他们这些无权无势的人的权利。江油,在中国版图上地处偏远微不足道,但也正因为如此,她的愤怒,才代表了广袤中国最真实、最沉默群体的愤怒。

从流出海外的视频观察,主导江油抗议的群体大致可划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被伤害家庭的愤怒父母亲友与同等处境的家庭。

校园霸凌事件引发的,不只是对孩子受伤的痛惜,更是对整个社会“无能保护”机制的绝望。在一个缺乏司法独立、地方警察对施暴者予以包庇的系统中,父母对子女生命安全的焦虑迅速转化为一种原始而坚定的抗争本能。

第二类,是沉默已久的社会底层。

他们原本只是想活下去,不敢奢望也不懂“改革”或“自由”。在长期失业、通胀压力、教育与医疗资源极度紧张的现实下,他们被边缘化、被无视,也早已学会在沉默中生存。但江油事件击中了他们的底线。当政权连“维持秩序”与“保护弱者”都无法保障时,那种原来压抑的情绪,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不是他们变得激进,而是他们忍耐不下去了。yibaochina.com

第三类,是本地青年与边缘化工人阶层——共产中国的最危险、也最被忽视的 “新流民阶层”。

他们没有光鲜学历,也不拥有权威的舆论平台;他们不属于“城市精英”,并且也长期被边缘化。然而,很多的他们曾是中国经济奇迹的基石,用青春与血汗筑起“世界工厂”的奇迹,却在时代转型中被抛弃,被抹去,被遗忘。他们的愤怒,不是一时情绪,而是被长期剥夺后,要系统性清算现政权的动力。他们已经没有太多可失去的东西,因此也是最具爆发力的一群人。

这三类群体的联动,让”江油事件”不再是偶发的维稳难题,而更类似一场规模不大不小的社会地震。它揭示了一个关键现实:中国最底部的人群,正在因为被压迫而自发地带有政治色彩的动员起来。他们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沉默的大多数”,而是在体制裂缝中迅速成长为一股不稳定却不可忽视的力量。中国历史反复证明:真正决定朝代更替的,不是皇权之争,而是民心之变。当江油县城的底层民众开始自发喊出“下台”的时候,不是因为他们懂得宪政民主,而是因为他们明白:这个制度再不改变,就会彻底摧毁他们的生存基础。正如中国历史上无数次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在王朝易代的过程中起的重要作用一样,无数像江油抗议者一样愤怒的边缘人群,往往就是中国未来方向的重要参与者。即使他们现在还没有完整的政治语言,却明显已经有了改变中共苦心经营体制的意志。

江油校园霸凌事件,表面上看是一起地方性的青少年暴力案件,实则如同击穿社会神经的蝴蝶扇动之翼,掀起了全国范围内对体制失能、司法不公与社会不平等的集体愤怒。事件之所以引发罕见的社会群体联动和政治口号的公开喊出,并非偶然,而是对过去中共体制系统性压抑与失望的集中爆发。从白纸运动到江油抗议,人民在广泛性的质疑中共整个制度的正当性与合法性。主导江油风暴的三股力量——被伤害家庭、沉默的底层群众、新流民阶层(无疑是主导力量) 代表着共产中国底层社会的反抗实践,也预示着未来中国变革的潜在动力之所在。正是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共产中国社会开始觉醒的征兆:普通人民也开始意识到,他们有权愤怒,有权质问,有权要求权力的替代与问责。

江油不是终点,而是又一次警示。如果中共制度仍以维稳保权为唯一逻辑,无视人民深层的焦虑与创伤,那么这个冷漠、技术至上、缺乏人文温度与制度约束的国家机器,终将被国际和国内的力量绞杀。通俗的说,会死得很难看。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叹为观止!日本驱逐舰,弹壳比炮弹还准
摊牌了!巴方为击落印军战机飞行员授勋
南海再添新航母 吨位接近055驱逐舰
俄罗斯准备两线作战?
华为此举 意味着芯片方面不再被卡脖子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叹为观止!日本驱逐舰,弹壳比炮弹还准
摊牌了!巴方为击落印军战机飞行员授勋
南海再添新航母 吨位接近055驱逐舰
俄罗斯准备两线作战?
华为此举 意味着芯片方面不再被卡脖子
下一个乌克兰要诞生了?俄放话军事行动
人型高达实锤了!机枪手穿戴外骨骼现身
一艘顶三艘055 纳希莫夫号重返大洋
武器装备被严密包裹 北京中山公园有数处军
中国影响力攀升 多国领导人将出席9.3阅兵
热门专题
1中美对抗2以哈战争3乌克兰战争
4美国大选5李克强猝逝6新冠疫情
7香港局势8委内瑞拉9华为
10黑心疫苗11“低端人群”12美国税改
13红黄蓝幼儿园14中共19大15郭文贵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