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妈,请不要再用 AI 给我发消息了
www.wforum.com | 2025-08-16 16:16:36  APPSO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希望当我读到这句话时,能安心地相信,那确实是你想说的。

AI 用的多了,对于什么是 AI 味我自有分辨。措辞、句子长短、标点符号等等。 

但是如果从父母那里收到疑似 AI 生成的消息,我还是会原地愣住——不是吧,这是咋回事? 

Reddit 一位网友就是这样,她收到妈妈发来的支持短信,希望她能扛过离婚这一关。但是她越看越觉得,有点不对…… 

出乎意料地是,这条帖子的评论里大家都表示“理解”“正常”“出发点是好的”。而不是想象中的批斗这种做法不够“人味”。 

Gemini 的产品经理看到要大呼“谁为我发声!” 

Gemini 在奥运会时做的广告,其实也是用了同样的思路:父亲用 AI,代替女儿,给她的运动员偶像写信。 

当然了,两件事还是有点不一样:孩子如果想给自己的偶像写信,那无论写成什么样子都是应该鼓励的。而父亲直接替笔,还是用 AI 替笔,就很不妥。 

不过,可以看得出来,现阶段让 AI 参与到和亲人朋友的交流当中,观感相当一言难尽。 

心情一:无论如何,心意是好的 

上面提到的这位母亲的案例,收到比较多的正面评价:老人家或许是用了 AI,但出发点是好的,无非是要表达对女儿的支持。 

类似的情况,是逢年过节的时候用 AI 写吉祥话、祝福语。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很多厂商就是以春节问候为场景,发出针对性的教程,促活用户社群。 

百度不仅可以生成祝福语,还能生成新年头像跟贺卡。 

剪映直接就拿出了新年祝福 MV,助力你成为家庭群里的整活儿天花板。 

不知道这些 AI 做出来的“物料”真正收到手时,你是什么感受? 

可能就跟收到群发短信一样,虽然看得出是群发走流程,但大过年的,图个吉利,心意是好的。

很多人难以理解自己的情绪,也不擅长通过文字表达。如果他们努力形成观点并借助 AI 完善表达,似乎也无可厚非。 

心情二:有点不舒服,难道只有我? 

逢年过节这种特定场景,尚且可以理解。但如果是日常交流,而且还是亲人朋友,乃至情侣之间,就有点难评了。 

另一外 Reddit 用户,收到了男朋友发来的道歉短信,好家伙,甚至还没删掉暴露 AI 存在的开头,直接复制粘贴可还行? 

她表示自己平常不用 AI 聊天,这次感觉有被冒犯到,但是……难道是自己太敏感了吗? 

另外还有性别对调,男孩收到的短信是女朋友用 ChatGPT 写的,他觉得这样跟机器人谈恋爱似的,对方却说他这有点反应过度了。 

在收到疑似妈妈用 GPT 写短信的帖子下,也有人“小声”表示,自己还是不太习惯这样的做法,无论如何,亲人之间还不能收到一个亲手写的短信吗? 

科技的力量开始渗透进如此细小的生活角落,让人不禁有点头皮发麻。 

心情三:不行,绝对不行 

最常见的还是愤慨的心情:用 AI 发消息?简直太敷衍了。 

又有一个 reddit 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也是跟男朋友吵架了,结果对方不仅去问 AI,还把生成的结果发过来:ChatGPT 建议我们分手。 

网友:??? 

自己的感情问题都没有个主意,还要去问 AI。不仅情绪不成熟,连独立思考都做不到,更别说有效沟通了。这样的人也不值得浪费时间。 

以及,非要用 AI 能不能多少改改,一眼就能看出来,也不高明啊。 

有一说一,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微信也好短信也好,都是一种沟通交流的手段。如果这样的交流都不能胜任,还要 AI 来替笔捉刀,那怎么表达自己的感受?经营跟对方的关系呢?

我们怕的是什么? 

各有各的道理,无论是支持的一派,还是反对的一派,都不无理由,论据也充分。总而言之,AI“代理”的沟通,还不能被完全接受。 

不过,AI 生成的文字已经几近完美了,语气要温暖可以温暖,要可爱可以可爱,也不像数字人那样,会有恐怖谷效应,我们到底在担心害怕的是什么呢? 

其中一种可能是: 我们无法判断这中间到底有几分“真心实意”。

欧洲学者 Eva Illouz 很早就提出,现代社会的情感表达越来越依赖技术媒介,比如短信、社交媒体。 

远距离的交流,本身就不像面对面那样,可以通过表情、肢体来传达丰富的信息。 文字就是全部。

就像“春节快乐”这几个字,我们也是通过平台给出的现成模板、自动生成的文字和卡片来完成。人际关系中的感情劳动,被一点点地“技术化”,变成一个个可以被外包的动作。 

AI 的出现,不过是把这种“外包”往前又推进了一步。它不仅仅是工具,而是开始代替我们“说出”本该我们亲自说出的话。“情感表达”变成了一种被设定的产出:你不需要真的感到愧疚,只需要 prompt 一下“生成一段道歉的话”;你不必在脑海中反复构思祝词,只要求 AI“帮我写一段生日祝福”。 

用户真正写的,其实是那条 prompt,剩下的,都是 AI 来代笔。那最终那段发出去的文字所承载和表达的情感,到底有多少是出于自己的心意和感受呢? 

而这些文字已经如此完美了,作为接收的一方,其实很难分辨。只能捧着手机挠头:好像,怎么,感觉,有点不太对劲。 

当人们对“像 AI 写的短信”反应不一时,争议的其实不是写得好不好、像不像,而是——我们愿不愿意接受一个事实:表达感情的主体已经改变了。 技术并没有偷走我们的情感,但它确实改变了我们表达情感的方式 ,也在潜移默化地重塑我们对“人味”“真诚”这些词的定义。 

这和收到群发短信其实是一模一样的:你说对方毫无诚意吧,那好歹是发了;但你要说是满满诚意吧,好像也没感觉到。能不能理解群发,也能理解;但是心里有没有不舒服,多少有一点。 

其实,也许我们不是非要每句话都出自亲笔,而是希望,当我读到这句话时,能安心地相信,那确实是你想说的。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国放出东风100实战视频 时长达到2分钟
叹为观止!日本驱逐舰,弹壳比炮弹还准
俄军奇袭!乌军遭遇开战最惨重溃退
南海再添新航母 吨位接近055驱逐舰
摊牌了!巴方为击落印军战机飞行员授勋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国放出东风100实战视频 时长达到2分钟
叹为观止!日本驱逐舰,弹壳比炮弹还准
俄军奇袭!乌军遭遇开战最惨重溃退
南海再添新航母 吨位接近055驱逐舰
摊牌了!巴方为击落印军战机飞行员授勋
航母都害怕,这款导弹有多厉害?
南海风云再起!中国随时由演转战
普京没想到!乌克兰特种部队渗透克里米亚
俄罗斯准备两线作战?
埃及加入土耳其“可汗”项目 把中国甩了?
热门专题
1中美对抗2以哈战争3乌克兰战争
4美国大选5李克强猝逝6新冠疫情
7香港局势8委内瑞拉9华为
10黑心疫苗11“低端人群”12美国税改
13红黄蓝幼儿园14中共19大15郭文贵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