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中国女性重塑婚姻 枕边人如同合伙人
www.wforum.com | 2025-08-16 14:41:12  联合早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结婚前必须恋爱吗?婚后AA制现实吗?儿女不同姓可行吗?在女性和个体意识的推动下,中国社会近年来兴起一些强调协商与平等的新型婚姻形式。从拼婚、AA婚到两头婚,这些婚姻形式更契合部分年轻人对亲密关系的期待,但在现实挑战前也不乏脆弱的一面。

今年4月,33岁的北京影视制作人方晴(化名)豁了出去,在社交媒体小红书公开发帖为自己征婚。与一般寻找恋爱对象的人不同,她的诉求直截了当:不恋爱,直接结婚。

帖文开门见山地写道:“找个结婚搭子,婚后各自生活独立、经济独立,逢年过节或大事小情有需要时,配合对方完成约定俗成的任务。”

出乎她意料的是,留言区很快便涌入近百名有意向者回应。之后的两个月里,她逐一回复、筛选,最终与五名男生见面,并锁定了一名三观契合的男生,确定对方是理想的结婚对象。

她说:“我们相互认可、欣赏,虽然这些不代表能产生爱情。”

在婚姻占主导地位的中国社会,近年来兴起一些更强调协商、自主与平等的新型婚姻形式。寻找“结婚搭子”正是其中一种以务实需求为导向的婚姻形式,也被一些网民称为“拼婚”。

没有感情基础,协商后步入婚姻,但维持相对独立的生活——这样的结婚形式,更像一场高效的合作,类似的征婚帖在中国的社交平台比比皆是。

方晴的拼婚对象是一名同在北京工作的男子,比她年长一岁。过去三个月,两人经常约吃饭、看电影,但她坦言从未感觉到暧昧。“其实每一次见面都是在观察对方,看符不符合结婚的要求。”

许多单身男女在中国社交媒体小红书上发帖征寻拼婚搭子。(取自网络)

许多单身男女在中国社交媒体小红书上发帖征寻拼婚搭子。(取自网络)

为病重外公走上拼婚路

外人或许难理解,既然没有感情,为何非得结婚?甚至有人质疑,这算不算假结婚?

在中国的同性恋群体中,男女同志为满足社会期望而与无爱情基础的异性结婚被称为“形式婚姻”,这种现象由来已久;但更多异性恋者加入合作式婚姻的行列,是近年才较显著的趋势。

对相信结婚并非人生必选项的方晴来说,走上拼婚这条路,只因为90多岁的年迈外公。方晴从小由外公带大,如今老人家重病卧床。今年春节回家探望时,外公告诉她,希望自己离开这世界前,能看到她结婚。

外公的这句话触动了方晴内心的柔软一角。“换作以前,我肯定是敷衍过去。但现在他卧病在床,我觉得再也没办法说服他接受我的观念了。”

方晴认真谈过两段恋爱,一度考虑结婚,但恋情最终告吹。如今,她重拾结婚计划,正与拼婚对象筹备在一年内办婚礼。两人已开始见彼此家长,除了如何结识编了谎之外,其他关于两人的故事,她表示说的都是真话。

方晴并不觉得为长辈结婚是一种委屈,但面对有人质疑拼婚等于假结婚,她倒是有些无奈:“我觉得自己有义务在能力范围内哄老人高兴。我追求自己的人生,这和给家里人交代,并不冲突。”

按照她的计划,她与拼婚对象在婚后的生活安排,将如征婚帖中所写:各自居住,不干涉对方私生活,有需要时才以夫妻身份现身。由于对方希望有孩子,她甚至不排除生育,但强调主要的养育责任须由男方承担。

方晴如此看待婚姻的价值:“婚姻的本质是寻找一个人生伙伴合作,需要双方都有契约精神。我是在用筛选合伙人的标准看待婚姻。”

婚后AA制避免金钱纠纷

协商和平等,正是新型婚姻的一大特征,即便有感情基础也是如此,像是随着女性经济地位崛起而日益普遍的AA制婚姻。

32岁的吕芳(化名)是AA制婚姻的坚定拥护者。她和丈夫都是公务员,各自月薪约1万元(人民币,下同,约1789新元)。他们对家庭开支作出了细致划分,例如,两岁儿子的养育费方面,老公负责奶粉和外出带娃的费用,她则出钱买衣物、尿布等生活消费品。

最特殊的安排,莫过于两人发明的一套罚金制度。吕芳受访时解释,其中一方如果独自出外娱乐消遣,留下另一半在家看小孩,就须支付每小时100元的罚金,“相当于给另一半和孩子的活动费用”。

在吕芳看来,这等于用钱买对方的精力和时间,让在家劳动的另一方心里更平衡。她打趣说:“用钱买个平安不是挺好的吗?这是保护费啊。”

在一些质疑者眼中,AA制婚姻未免太斤斤计较,甚至让夫妻沦为生意伙伴。但吕芳认为,这反而剔除了许多婚姻的矛盾根源——金钱。她说,结婚三年来,自己几乎没和老公吵过架。

她甚至认为,婚后AA让自己找回了恋爱的感觉。“他用自己的钱请我吃大餐或买礼物给我,我就会想,这是他花自己的生活费给我买的,不是很惊喜吗?”

吕芳说,自己的婚姻观受到了大学法律教育的影响,例如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从小,母亲也叮嘱她要靠自己赚钱,不要企图通过婚姻改变人生。

她清楚自己是幸运的,因为老公“太不大男子主义了”,而且讲诚信,才能维持这种平等的模式。

“我们用这些办法,是为了让两个人在一起更幸福。到头来,他是我爱人,不是合伙人。”

吕芳(左)三年前结婚,和老公实行AA制婚姻,对家庭开支作出了细致的划分。(受访者提供)

吕芳(左)三年前结婚,和老公实行AA制婚姻,对家庭开支作出了细致的划分。(受访者提供)

独生子女政策衍生两头婚

AA制婚姻中男女较平等的特征,同样存在于另一种新型婚姻形式:两头婚。

两头婚源于江浙地区,主张“不嫁不娶”“两家拼拼”,不属于男娶女嫁或男方入赘。夫妻结婚时无需彩礼或嫁妆,成家后依旧与各自原生家庭保持较紧密的联系。

按惯例,“两头婚”的夫妻一般生育两个小孩,第一个随父姓,第二个随母姓。

两头婚近年来进入大众视野,并在江浙以外的城市也逐渐普及,关键原因之一是中国独生子女政策的效应——80后与90后独生子女步入婚孕年龄,他们的父母舍不得子女出嫁或入赘,又希望保留自家姓氏,因此认为两头婚能兼顾双方家庭利益。

37岁的浙江人沈丹蕾结的就是两头婚,她和丈夫育有一对儿女,大儿子姓周,女儿姓沈。“孩子不觉得兄弟姐妹姓氏不同有什么奇怪,身边的同学都是这样。”

两头婚让小两口感受较深刻的,是与双方父母同住的生活安排。不同于一些夫妻搬出去自己住,或是女方随夫家生活,她和丈夫选择两家并住,三代同堂,八人同住一屋檐下。

沈丹蕾的丈夫周先生受访时说,两头婚的好处是集合双方家庭的力量,合力协助自己的小家庭。

他举例说:“我们生了两个小孩,两边父母可以一起帮忙带。老婆是独生女,没有兄弟姐妹之间的矛盾,关系比较简单……岳母也比较宠女婿,回到家基本上所有事她都帮忙做好了。”

沈丹蕾庆幸自己结了两头婚,她认为这是更轻松的结婚方式:一来省却了复杂的彩礼、嫁妆等婚俗,二来自己不必离开原生家庭。“如果嫁到男方家,可能感觉比较像外人,和父母住一起,安全感还是比较足。”

她笑说:“跟妈妈住,让我感觉自己还是个小孩,想躺着就躺着,想翘腿就翘腿。”

沈丹蕾(左一)和老公育有一对儿女,哥哥姓周,妹妹姓沈。(受访者提供)

沈丹蕾(左一)和老公育有一对儿女,哥哥姓周,妹妹姓沈。(受访者提供)

女性意识重塑婚姻形式 但还难以撼动婚姻地位

更豁达坦然的协议过程、把传统嫁娶婚俗简化、没有理所当然的家庭分工……拼婚、AA婚、两头婚等新型婚姻形式的兴起,离不开女性意识和个体意识的崛起。

近年来接触多起拼婚和两头婚案例的北京植德(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桂芳芳受访时说,新型婚姻赋予了女性更大的话语权。以拼婚为例,这类婚姻若从消极角度看,是对社会的一种妥协;但从积极面看,“女性必须要有话语权,才有资格与对方谈契约,这正是女性权益的一种彰显”。

桂芳芳进一步说,中国女性以往在婚姻中讨价还价的空间较小,但当今社会越来越接受女性这么做,尤其男性和长辈也认同;这么看来,拼婚虽然带有几分无奈,却不失为社会进步的体现。

而无论男女,人们如今都更重视亲密关系中的自主性。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受访时说,以往的婚姻建立在强调亲缘、血缘、地缘的熟人社会;但在如今的陌生社会中,个体的独立选择自然更受重视。

在拼婚者方晴看来,传统的婚姻形式早已和当下中国年轻人的社交习惯不契合。

她认为,老一辈的夫妻能相伴几十年,是因为早年人们的社交方式单一;反观在互联网时代长大的90后和00后,可以通过很多渠道与他人建立联系。

“我认为更理想的方式是,做每一件事都找到对应的搭子,包括结婚搭子,不必把所有期待都寄托在一个伴侣身上。”

新型婚姻对个体自由迂回保护

像方晴这样对传统婚姻制度有所抵触的年轻人不少,但他们终究选择步入婚姻,也反映出婚姻作为一种生活安排,在中国社会的地位目前仍难以替代。

30岁的内蒙古教师齐欢(化名)正经历这样的矛盾。她从2021年起在家人安排下相亲了上百次,却始终遇不上相互满意的对象。今年7月,她跨出新的一步,在小红书发帖找结婚搭子。

齐欢在帖文写道,自己“厌倦了传统婚恋的拉扯,渴望有边界感的合作”。她希望与一名驻外军人拼婚,这样就不必太常见面,对方定期给家用即可。

相亲的挫败、亲友的催婚,让她对爱情不再抱有憧憬。谈及结婚的意义,她只是苦涩地说:“最大意义就是让我看起来像个正常人。”

大环境的政策导向也带来了迫切感。面对结婚与生育率骤降和人口老龄化,中国多地政府纷纷出台措施鼓励结婚,包括发放结婚奖金、红包、消费券等。种种信号让齐欢感觉,再不结婚就“真的像个异类”。

在社会学者陆杰华看来,当下年轻人是在传统与现代观念交织的环境中,作出各自的婚姻选择;但无论如何,在儒家文化根基深厚的社会中,主流的婚姻模式仍会延续,只不过会受到不同文化的冲击,例如AA制婚姻更多是西方的舶来文化。

律师桂芳芳选择积极看待新型婚姻的兴起。她认为,年轻人希望满足社会需求,又想保留些许独立性,由此而生的新型婚姻其实是他们“对个体自由一种迂回的保护”。

她说:“大家都在适应社会变化,同时希望满足个人需求。这些新型婚姻没有绝对的好坏,只要能把关系处理好,就是好事。”

新型婚姻仍避不开 房子孩子老人问题

新型婚姻更符合一些年轻人对亲密关系的期待,但自由和独立的反面可能是孤单和疏离,这类婚姻在现实挑战前,也有脆弱的一面。

曾接触拼婚者离婚案例的律师桂芳芳指出,这类婚姻“有时特别牢固,有时却极为脆弱”。牢固是因为双方对彼此没有情感期待,脆弱则因为这种婚姻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妥协。

她指出,经济承诺崩塌是婚姻破裂的导火线之一。例如,拼婚夫妻的房产归属和权利如果出现纠纷,“他们就会非常在意,毕竟房子可能是他们婚姻的全部”。

其次是生育问题。桂芳芳指出,结婚搭子一开始可能约定不生孩子,给父母一个交代就好;但据她所知,曾有男方暗中戳破避孕套让女方怀孕的案例,最终孩子的抚养责任成了争议焦点。

即便签署婚前协议,也未必能完全规避纠纷。她解释,婚前协议更多涉及财产安排,对生活中其他行为难以规范。

至于有感情基础的两头婚,则面临另一套风险。一名不愿具名的浙江婚姻中介说,两头婚夫妻按惯例要生两个孩子,第一个随父姓,第二个随母姓,问题是时下一些夫妻不愿生两胎。

结了两头婚的沈丹蕾则分享,自己碰过一些案例,夫妻生下第一个孩子后,男女都坚持要孩子随自己的姓氏,闹得两家不愉快。

社会学者陆杰华关注的则是,在中国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新型婚姻普及是否会削弱家庭的照料功能。

陆杰华举例说,AA制婚姻中夫妻强调平等和独立,双方父母要如何赡养,甚至夫妻未来如何相互照料,是一大问号。

他指出,传统上老年人迈入晚年身体失能时会与子女同住,但新型婚姻可能对这种照料模式带来挑战,甚至衍生出新问题,还需更长时间观察。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国放出东风100实战视频 时长达到2分钟
叹为观止!日本驱逐舰,弹壳比炮弹还准
俄军奇袭!乌军遭遇开战最惨重溃退
南海再添新航母 吨位接近055驱逐舰
航母都害怕,这款导弹有多厉害?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国放出东风100实战视频 时长达到2分钟
叹为观止!日本驱逐舰,弹壳比炮弹还准
俄军奇袭!乌军遭遇开战最惨重溃退
南海再添新航母 吨位接近055驱逐舰
航母都害怕,这款导弹有多厉害?
摊牌了!巴方为击落印军战机飞行员授勋
南海风云再起!中国随时由演转战
普京没想到!乌克兰特种部队渗透克里米亚
埃及加入土耳其“可汗”项目 把中国甩了?
俄罗斯准备两线作战?
热门专题
1中美对抗2以哈战争3乌克兰战争
4美国大选5李克强猝逝6新冠疫情
7香港局势8委内瑞拉9华为
10黑心疫苗11“低端人群”12美国税改
13红黄蓝幼儿园14中共19大15郭文贵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