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北京的双重困境
www.wforum.com | 2025-07-27 16:31:41  自由财经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由于中国内需疲软、通缩压力挥之不去,促使中国企业近年来纷纷走向海外,一方面是为了开拓市场,另一方面则是想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却引发各国批评中企低价倾销。

对此,香港大学经管学院教授邓希炜直言,中企出海无法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并指尽管中国官员和学者都呼吁,必须透过增加内需来解决产能过剩,却始终无法达到目标。

邓希炜近日接受《德国之声》访问表示,现在中国国内有一句话很有名,那就是“不出海就出局”。原因应该有2个:一个是内部经济竞争太激烈了,就是中文字“卷”,很多企业家,民营企业家在国内赚钱越来越难;第二个就是外部因素,当然就是跟关税战有关,很多民营企业家一直以来都是靠出口赚钱,出口到美国的业务现在受到关税压力,明显少了很多订单, 有一些是被美国买家逼着“出海”去东南亚和墨西哥等。

邓希炜指出,中国的经济一直都有产能过剩的情况,以前的产能过剩可能是中国企业制造很多家用产品,家电或者是一些大家都很喜欢很廉价的产品。现在产能过剩可能是涉及到很多西方国家,已开发国家的一些核心科技领域,核心竞争优势的一些产业,所以对他们来说是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整个经济生态环境,还有他们的竞争优势。

所以现在中国的产能过剩若希望通过出口解决,将会遇到很大的抵抗。例如美国现在打关税战,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们产能过剩,包括太阳能,新能源车,直接影响到他们当地企业的利润,同时也影响到他们的核心竞争优势。

此外,针对《德国之声》提问,尽管中国领导层和学者都呼吁,中国需透过增加内需来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却始终无法达到目标,邓希炜坦言,中国中央政府讲需要以消费带动经济发展,已经讲了20年 了,不过在它的产业政策、经济政策也好,很多时候都是著重供应侧方面,很少提到怎么刺激消费。他认为,这可能是北京当局一直自认经济成功所带来的一种政策迷思。

香港學者表示,中企無法靠海外市場,解決產能過剩問題。(法新社資料照)

邓希炜指出,尽管今年年初已经看到很多政府公告,或者是中央领导人出来说,今年要著重推动消费,但推动消费不是那么简单的,民众要觉得自己还有钱才会消费。 

他说,民众不愿消费的原因,首先是过去几年可能是房地产的下滑,或是就业市场没有以前那么火,所以工资也没有涨得那么多,很多民众就为了准备未来生活,可能储蓄就多了很多,消费减少。 

第二就是因为现在出现产能过剩、过度竞争,导致可能出现通缩的情况。通缩就是今天消费,但预期可能明天的产品更便宜,因此就想等到明天才消费,而到了明天,就预期后天的价格还会更便宜,所以就出现许多人开始担心,在热烈讨论的:中国是不是会出现日本1990年代初期出现的那个消失的10年,消失的30年的情况。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李强公开反击她:中国没傻到掏钱让外国人享
洪森玩脱了!这次可没人接他电话了
泰国呈“碾压”之势 柬埔寨就剩火箭炮了
俄军尖刀连拒绝冲锋 危机正在爆发
72年来首次 中国“最神秘军校”招录本科女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李强公开反击她:中国没傻到掏钱让外国人享
洪森玩脱了!这次可没人接他电话了
泰国呈“碾压”之势 柬埔寨就剩火箭炮了
俄军尖刀连拒绝冲锋 危机正在爆发
72年来首次 中国“最神秘军校”招录本科女
中国高超音速空空导弹 让B-21无路可逃?
中国新技术,能发现2000公里外的F35?
歼35刚量产,服役仅五年就要落后?
从图纸到列装仅10年 KF-21创造军工奇迹
卫星图曝光:中国五种新型无尾无人机
热门专题
1中美对抗2以哈战争3乌克兰战争
4美国大选5李克强猝逝6新冠疫情
7香港局势8委内瑞拉9华为
10黑心疫苗11“低端人群”12美国税改
13红黄蓝幼儿园14中共19大15郭文贵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