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绿共”踩雷 中共统战叙事转变? | |
www.wforum.com | 2025-05-04 14:59:51 自由时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国民党反绿共口号不仅踩到北京语言红线,更触发统战体系内部话语权争夺战。 在台湾426反对大罢免运动中,国民党高举'反绿共'旗帜,不只在台湾社会引起争议,更意外踩到北京的话语红线,引发统战体系内部的叙事警报与权力反制机制。 这场话语作,最终演变为一次话语反噬:中天新闻微博发布“反绿共”新闻被秒删,旺报随后刊出主笔社评〈“反绿共”逻辑错乱、自我矮化〉,极其克制地提醒国民党“不宜再用此语”。 这不是偶然,而是中共话语统战体系内部产生的反馈现象。 ▪️ 微博秒删:真正的核心警讯来自北京 从时间序来看,《旺报》这篇文章的背景与中天新闻在微博发文被秒删有关。 中天曾在4月27号于微博报道国民党“反绿共,战独裁”的抗争口号,结果文章被迅速下架,这也显示北京对此抗争议题的防堵和不满。 随后《旺报》于4月29日发表这篇社论,似有“悔过”意味,试图缓和与北京的紧张关系。 在中国,出现共产党三字搭配贬义语境,无论对象为谁,都可能触犯“思想红线”。 中天在微博刊文分享朱立伦痛骂民进党当局的发言,结果遭微博官方删文,引发台湾网友热烈讨论(图翻摄自Threads) 这也说明,哪怕绿共是蓝营用来打击政敌的武器,若涉及对“共”的语境否定,北京依然视为战略危险语汇,并以技术手段封杀。 对国民党而言,这是一个吊诡的讯号: 《旺报》明白强调: ▪️ 为何急刹车? 自爆的话语作与话语权失控 我写在4月24日《为何一月就看穿“绿共”剧本? 预见国民党426逻辑死亡记事》 文中就指出: 作者日前贴文就指出“绿共”这个标签,恐怕是会犯北京的大不讳。 (采自贴文) — “绿共”这个标签,恐怕是会犯北京的大不讳。 因为绿共这个标签要成立,你首先要承认“共”是一个可以作为污名指控的概念,而“共”指的从来不是抽象的独裁,而是具体存在的中共政权。 这时,国民党的议题这就让情势变得很尴尬—— 所以我们见到了“亲中媒体”出手打脸“亲中政党”的奇妙景象,这是北京透过亲中媒体亲自收线,告诉代理人这张牌不能再玩。 国民党426活动高举'反绿共'旗帜,不只在台湾社会引起争议,更意外踩到北京的话语红线。 ▪️ 话语逻辑错乱与“中国式谴责” 《旺报》的社评其实写得很有意思,语调铺陈与我印象中的“中共某些媒体”的模糊式写法颇为类似。 因为它既不像《环球时报》那么凶,也不敢像《人民日报》那样居高临下地喊话; 所以他对国民党及支持者采用的是党内长辈的碎念语气包装,安抚蓝营情绪、控制舆论焦点,以避免北京与国民党之间的直接冲突扩大。 这很像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版”或中共党刊的“求是”杂志,在进行“党内政策修正”时的语感,并非直接“批判国民党失格”,而是以一种“家内提醒”的口吻,用温和表述劝导收敛。 —旺报“柔中带硬”的叙事呈现: 文中反复呈现打一巴掌再呼一呼的多次假理性矛盾,目的和立场是—打民进党、帮国民党甩锅、维护中国论述空间。 ★ 另外,我认为有趣的信息还有如下内容: “首先,当中国崛起、美国日益显得自顾不暇,... 国民党.. ⋯将这场抗争主轴设定为“反绿共”,凸显国民党和民进党比赛谁更反共,把自己放在曹兴诚同一个位阶,不但逻辑错乱,更是自我矮化。 ” 将这场抗争主轴设定为“反绿共”,凸显国民党和民进党比赛谁更反共,把自己放在曹兴诚同一个位阶,更是自我矮化。 (资料照) “⋯2028年即使赖清德下台,国民党重返执政,台湾就会更好吗? 恐怕未必!” “国际政治经济因川普祭出的对等关税大棒而陷入混乱... 台湾是一个以出口为导向的浅碟经济体...,而过去30年的繁荣,主要动能在大陆的改革开放与经济崛起...” 我认为这几段文,无意透露了北京对台的战略逻辑。 ▪️ 不是亲美就是亲中,亲中之后—“谁”负责代理北京? 文中除了希望蓝营在岛内打认知战时,精准区分民进党与“中国体制”,避免台湾人反对民进党时,无差别地抵触中共意识形态。 此外,旺报还透露了北京对台湾亲中政党的拿捏心态: 这个定调是打了许多逃避面对的“假中立”分子的一巴掌~ 中共也明示了: 台湾未来只能二选一! 文中自吹中国崛起,丑化美国要求台湾亲中,但是国民党的议题毁了“中共形象”,这会让中共统战不易,文中提到的“国民党重返执政,台湾就会更好吗? 恐怕未必!” 则暗示:没有中共的支持,国民党即使执政也不会有好果子吃。 从更深的战略语境来看,它潜藏的信息还包括: ◆当国民党话语系统无法有效配合统战逻辑时,北京将不得不考虑其他选项—例如更具可控性与话语柔顺度的民众党及其它更可控的话语代理人。 ◆同时,这些内容也是在“政治忠诚度”上发出警告:国民党若连“共”字都搞不清楚该如何使用,那北京对你就无法信任。 ◆这就是台湾政治场域中常被注意的代理人困境:为什么亲中名嘴如此亲中? 宁愿太过也唯恐不及? 谁能稳定传递北京话语、避免擦撞意识形态红线,谁才有被扶持的资格。 ▪️ 还有那些可能的政治警告? 社论内还有一小段很容易忽略的内容: “若希望累积成为政治资本与发展动能,还需要一个有魅力的领袖、提出明确的政治目标与宏大、感动人心的愿景,才能扭转乾坤。” 虽然话语叙事代位中方,但由于公开点名还是不宜,所以文中透过“需要有魅力领袖”暗示,北京对朱立伦目前的危机处理、群众动员与议题主导力显然不满,但目前还处于一种“不满意但还不想翻脸”状态。 这也是先透过文字试探内外反应,看是否能酝酿出“换领袖”的话题气候。 若国民党持续失分,北京可能准备将资源重新分配(如转向民众党或其他国民党新生代理人),这段话便是铺路之一。 而其中“有魅力的领袖”一词或许暗示: 所以这篇社评不是劝告,是综合了“警告”、“下台阶”以及“带风向”的复合讯号,这篇社评根本不是在劝国民党,而是在暗示认知战要进入下一阶段了! ▪️ 中共从来不会只用一张脸、只下一步棋 这场认知战已将进入下一阶段,话语代理人可能会被快速轮替。 国民党一些愚不可及的代理人或许尚不知自己即将被放弃,但我们需要了解 : 中共从来不会只用一张脸、只下一步棋。 |
|
|
|
![]() |
![]() |
阵风夜逃,中将撤职:这仗,巴铁赢在了体系 |
![]() |
中国H-20接近服役 航程只有8500公里? |
![]() |
数据碾压,实战惨败 苏-30与“枭龙”谁强? |
![]() |
印巴交火第4天 中国对上俄法以美4国 |
![]() |
戏剧一幕!阵风被歼10压制 印空军中将被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