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杀气最重的一首诗,上下五千年没有对手 | |
www.wforum.com | 2024-12-21 07:12:15 诗香墨笔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杜甫的前半生生活在自由和富裕中,然而后期杜甫的生活很悲惨,甚至异常坎坷,穷困潦倒。 他受到儒家文化思想的熏陶,心中一直有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志向,希望能在仕途上有所作为,能为国出力。 然而当时他所在的朝代已经逐渐进入下坡路,而他的仕途也很不顺,多次科举不第,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 杜甫虽然是一介书生,出生在富贵之家,但是他性格耿直,经常直言进谏,为此得罪唐肃宗,最后被贬到华州担任司马参军。 后期安史之乱爆发后,他经过太多的生死离别,残酷与血腥,他开始心系国家和百姓。 他看到国家破败,忍不住流下眼泪,怀着悲痛的心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当他看到夫妻分别时,心中尤为的伤痛,于是写道“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当他看到没有长大的男孩儿被强征上战场,他写道“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当他看到官吏残暴欺负百姓时,他写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曾经的杜甫意气风发,后期的杜甫满身满心的伤悲痛苦,而他的大部分诗都写的是国家苍生。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两句诗,很多人都不知道是杜甫写的,但确实是出自他的《前出塞九首·其六》。 唐玄宗成为皇帝后,他开始大规模地进行拓土战争,不停地在边境发起战争。 公元747年,董延光接到唐玄宗的旨意,出兵攻打吐蕃城,两年后唐玄宗再次让派出哥舒翰率兵攻打石堡城。 这一战役导致士兵死伤过半,尽管如此,他还不罢手,在两年后再次让鲜于仲攻打南诏,而这次战役导致血流成河,士兵死伤六万。 唐玄宗不顾士兵们的生命,在此让高仙芝,安禄山攻打契丹,这次战役又损伤大半,只有几千人侥幸逃回来,而两地的百姓饱受战争之苦。 没有士兵,官吏就强行征兵,几次战役造成惨重的伤亡,给百姓带来无尽的苦难。 面对唐玄宗的这个行为杜甫很是愤怒反感,认为唐玄宗的军事路线根本就不对,面对伤亡,杜甫很心疼百姓,因此有感而发,写下这首最霸气的一首诗,以此讽刺皇帝,以及朝廷穷兵黩武的不义战争,以及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痛苦和灾难。 前出塞九首·其六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诗词译文 如果拉弓就要拉最坚硬的,射箭就要射最长的箭。 诗词赏析 杜甫的这首《前出塞九首·其六》主要是他对战争的看法,他认为打仗需要选择最强有力的武器和策略,直接针对敌人的要害进行打击。 杜甫也强调了战争的残酷性和有限性,认为杀戮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而是应该通过智慧和策略来制止侵略,维护和平。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几句诗人强调了作战应该用的策略和关键步骤,指出拉弓要选强弓,射箭要用长箭,射人先射马以削弱敌方战斗力,擒贼先擒王以瓦解敌方阵营, 体现了一种直接有效的军事智慧。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这几句则写出赴边作战的终极目的,诗人认为杀人应当有限制,各国都有自己的疆界,只要能够制止敌人的侵犯,就无需过多地杀戮,体现了杜甫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人道主义精神。 自古以来战争都是残酷的,只要有战争就有死亡,有鲜血,而这些上战场的都是百姓的孩子。 一再的忍让是不行的,如果过于强势也是不可取的,应该以和平的前提去对待战事。 从这首诗中,我们感受到杜甫的政治思想,也体现出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他关注的是战争,但更关注的是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 他主张以和平、克制的方式解决边境争端,这样不仅拥强兵,又以“制侵陵”为限,既合国家利益,又符合百姓的愿望。 |
|
|
|
![]() |
![]() |
惊掉下巴!5000吨大驱,塞进74个垂发? |
![]() |
歼-35隐形战斗机:福建舰上首次弹射起飞 |
![]() |
歼-10S飞赴北非演习 让埃及空军“开眼”了 |
![]() |
巴铁向印军猛烈开火 中式装备亮了 |
![]() |
巴方2大劣势 想赢,靠“中械武器”还不够 |
![]() |
惊掉下巴!5000吨大驱,塞进74个垂发? |
![]() |
歼-35隐形战斗机:福建舰上首次弹射起飞 |
![]() |
歼-10S飞赴北非演习 让埃及空军“开眼”了 |
![]() |
巴铁向印军猛烈开火 中式装备亮了 |
![]() |
巴方2大劣势 想赢,靠“中械武器”还不够 |
![]() |
川普“完全误判了中国” 以为中国是… |
![]() |
解放军能20分钟摧毁美国11航母? 中国专家 |
![]() |
情侣夜夜开窗激战响彻全区 居民忍不住… |
![]() |
金正恩造出全世界第一条武库舰 |
![]() |
中国高官傻眼 美国要向中国模式靠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