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力不及人时就忍
![]() |
|
你永远玩不过一个读透司马懿的人 | |
www.wforum.com | 2024-12-16 17:19:44 洞见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年少时读三国,对那些谋士武将心生向往。 文想成为多智近妖的诸葛亮,武想学一身是胆的赵子龙。 到了一定年纪,碰了硬壁、受了冷箭后,却想向司马懿学习一二。 力不及人时就忍,时不我待时就等。 在这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三国舞台上,藏锋而动的司马仲达成了最后的赢家。 01 力不及人时就忍 著名文学批评家毛宗岗讥嘲司马懿:坚守不出,是他看家拳。 意思是将司马懿比作只会躲着对手的拳师。 世人都笑话,司马懿忍了曹操一辈子,又躲了诸葛亮一辈子。 我却觉得司马懿是一个很通透的人,知己知彼,能屈能伸。 曹操何许人也? 讨伐董卓,溃败袁绍,最后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北方。 麾下武将如雨,谋士如云,本就一绝世枭雄。 说实话,输给这样的人物不丢脸。 而且之前曹操因为三马同槽之不祥之兆,又因司马懿有狼顾之相,怀疑其有不臣之心。 以曹操多疑的性格,司马懿早已身首异处。 偏偏司马懿保全了性命,足见心性之沉稳。 诸葛亮何许人也? 少年风流之时,就以隆中对划分天下。 出山之后,火烧博望坡和赤壁,智取荆州,为刘备定下了一大份基业。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让蜀国有稳定的根据地。 跟这样的人物过招,谁能不吃瘪? 这时候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诸葛亮以巾帼女衣相羞辱,司马懿只是笑着接纳,却受之不战了。 况且到最后,司马懿也成功熬死了诸葛亮。 人生,有时需要学会认输的智慧。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总有人落在你身后,也会有人在你面前遥遥领先,如果一个人过不了这一关,就容易栽跟头。 适时低头认怂,不争不硬刚,看似是一种懦弱,实际是一种对自我、对他人的洞察。 光武帝刘秀在一点上也是有深刻的认知。 当更始帝因为猜忌而杀了刘秀的兄长刘演之后,刘秀没有冲冠一怒,也没有利用在昆阳之战立下的声望另起炉灶。 而是放下一切,返回宛城向刘玄请罪,功劳不表,旧部不联系,不为刘演服丧。 这让刘玄消除了对他的猜忌,让刘秀得以继续韬光养晦。 逞一时之勇,终将因小失大;学会放低姿态,才能不立危墙之下。 认怂、认栽其实没什么好丢脸的,最为不堪的是因为没有自知之明,而误了人生。 02 时不我待时就等 看《三国演义》时,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 在三国这个舞台上,武将谋士们纷纷登台亮相,又纷纷下场落幕,一茬换了一茬。 周瑜的江左风流已名噪一时,孔明的卧龙之策早是坊间佳谈,司马懿却还是名声不响。 直至快落下帷幕时,司马懿像一个谨小慎微的中年人,缓缓走上历史舞台开始捡漏。 因此有人对于司马懿,是一种时无英雄,竖子成名的观感。 可真是如此吗? 古人说得好:下坡走马,顺风使船。 一个人的能力在大势面前是有限度的,你处于什么时代,拥有什么舞台,决定你成就高低。 诸葛亮深得刘备器重,国之大小事务,皆揽于手中;周瑜为孙权孙策所信任,拜为大都督,可以充分地展示才华。 但司马懿太惨了,一入曹魏深似海,被曹操、曹丕、曹叡三代人压得喘不过气。 面对曹操,司马懿不敢张扬亦不敢争先,勤勤恳恳地干好分内的事,像采樵牧马这些小事,也要亲自走动询问。 等到曹丕上位时,虽然重用起司马懿。但曹丕谨记曹操的叮嘱,基本上都是给文职,鲜少让他带兵。 魏明帝曹叡即位后,也开始处处提防司马懿,终日让司马懿诚惶诚恐。 在面见曹叡时,司马懿严格按照大臣觐见皇上的规矩,解下佩剑,脱掉鞋子,快步上前,对着曹叡就是一个跪拜大礼,尽显谦卑的姿态。 曹家三代人皆是人中之龙,司马懿这把锋利的剑只能一直藏于剑鞘里。 直到曹叡,曹芳上位,苟了五十多年的司马懿等来了机会。 趁着君弱臣强之际,发动高平陵政变,取曹氏而代之。 在新版《三国演义》里,曹爽怒讽司马懿:你只用了一天时间,却夺取我们曹氏四代君臣建立的江山。 司马懿哂笑道:我挥剑只有一次,可磨剑磨了十几年。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人生也该如此,风未来时,韬光养晦;风来之时,凭风而起。 03 以前,我们看小说、看演义时,总会羡慕那些主角永远熠熠生辉。 但是司马懿告诉我们这些普通人:人生是一场长跑,有时候“不当主角”恰恰是最大的智慧。 何时藏锋,何时露锋,都考验着一个人的智慧和定力。 东汉末年,董卓成为只手遮天的大权臣。 为了巩固权势,董卓对世代为官的司马家十分器重,对司马懿的兄长司马朗许以高官厚禄。 没想到,司马朗非但不接受任命,反而只求回乡读书。 不少长辈跳出来,劝司马朗抓住机会。 只有司马懿站在哥哥这边,认定乱世之下,盲目投靠,绝非明智之举。 司马懿力排众议,竭力协助兄长带领全族回乡避乱。 因为司马懿和司马朗的这次选择,司马氏族躲过了一次祸患。 司马懿被人称为“冢虎”,即隐藏在石冢中的猛虎。 一个“藏”字,意味着他是一个藏锋敛锐的高人。 但一个“虎”字,又说明了他喜欢伺机而动,一动则事成。 魏明帝猜忌司马懿,让其远离政治中心,驻扎偏远地区。 但在景初二年,公孙渊叛变,可惜曹真去世,没有顶得上去的大将,魏明帝不得不派司马懿率兵讨伐。 这次,司马懿没有再玉韫珠藏。 魏明帝问他:估计公孙渊有什么对策。 司马懿运筹帷幄道:“事先弃城逃走,是上计。凭借辽水抗拒我大军,这是次计。坐守襄平,那他就要当俘虏了。” 魏明帝问:“往还需要多少时间?” 司马懿自信地说:“去百日,回百日,攻战百日,用六十天休息,一年时间足够了。” 临行时亲友相送,司马懿感慨作歌:肃清万里,总齐八荒。 最后,司马懿大胜公孙渊而归,重回政治中心。 真正厉害的人,一半藏,一半露。 时机未到时,不急不躁地积蓄力量,等到那个一飞冲天的机会。 命运的转折点来临时,该争要争,该拼要拼,努力乘风上青云。 ▽ 记得扮演过司马懿的魏宗万就曾在节目上说,他翻了司马懿的履历之后,发现他几乎没有败绩。 其实司马懿也输过、败过。 但是司马懿懂得审时度势,看清别人,也认清自己,用一时的认栽、认怂、认输换最后的胜利。 |
|
|
|
![]() |
![]() |
俄军血的教训:战争中,三大铁律不能违背 |
![]() |
莫迪赌错巴基斯坦,也错判了中国 |
![]() |
不愧是印度:“擦枪”未走火,军火却自爆 |
![]() |
朝鲜军人在俄视频,打破很多“傲慢与偏见” |
![]() |
快讯:中国等13国发表联合声明 |
![]() |
俄军血的教训:战争中,三大铁律不能违背 |
![]() |
莫迪赌错巴基斯坦,也错判了中国 |
![]() |
不愧是印度:“擦枪”未走火,军火却自爆 |
![]() |
朝鲜军人在俄视频,打破很多“傲慢与偏见” |
![]() |
快讯:中国等13国发表联合声明 |
![]() |
印巴局势紧张加剧 40架歼-35战机马上发货? |
![]() |
印巴战火烧旺之际 运-20途中降落巴基斯坦 |
![]() |
乌克兰终于把“和平谈判”变成了死局 |
![]() |
埃及疑似变心 被曝转头就买韩国战机? |
![]() |
莫迪下令“坚壁清野” 印度这次动真格了? |
![]()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