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中国又获“里程碑式的突破”
www.wforum.com | 2024-08-23 22:37:44  中时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在南海水下通信测试中,中国方案击败了北约通信协议”,香港《南华早报》23日发文披露,中国科学家新的数据编码方式,在一次水下通信测试中实现了里程碑式的突破,成功接收到30公里外发送的信号,超过北约目前公开的最长水下通信距离28公里。

极化码(Polar code)是第一种可以将数据传输效率提高到理论极限的编码方案,最早由土耳其的阿里坎(Erdal Arikan)教授在2008年提出。 2016年,极化码方案力压美国高通公司等主推的低密度奇偶检查码(LDPC)和法国主推的Turbo2.0两大方案,成为5G通信eMBB场景的控制通道编码方案。

与此同时,该方案正把中国水下通信技术推向新的高度。 据《南华早报》的描述,最近在远离中国的南海一处水深3000米的秘密地点,厦门大学科研团队对新的水下数据传输技术进行测试。

该团队在水下1000米处布置了一个小型水听器,在4000赫兹至8000赫兹的频率下,实现了30公里超长距离的零误码传输,速率达到每秒4000比特。 这创下了公开报告中水声通信设备性能的新纪录。 科学家们在一篇学术论文中形容,这种编码方法“精确且稳定”。

2022年3月,浙江大学和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CSSC)进行过类似的测试,在14公里的距离上实现了每秒3000比特的高速率速度。


水下无线通讯技术是保障水下装备互联互通的重要技术。 目前,潜艇在水下主要通过极低频(ELF)无线电波对外通讯。 虽然这种电波可以有效地穿透水,但效率非常低,每分钟只能传输几个字符。 声波效率更高,但容易受到海面和海底、洋流等环境干扰发生折射,因此难以远距离传输大量数据。

北约目前使用的是2017年发布的JANUS水下通信协议,利用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传输信号,可实现短距离高速传输。 公开信息显示,JANUS支持的最长通信距离为28公里,但在这个距离上,电波频率将下降到900赫兹,能传输的信息量非常少。

《南华早报》称,中美的水下技术竞争正在加剧。 受益于蓬勃发展的电信业,中国在无线通讯技术方面的优势正在从空中扩展到海上。 这些先进技术能够支持大规模使用由人工智能(AI)驱动的水下无人潜航器,还可能对未来地缘政治竞争产生深远影响。

(1)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巴铁向印军猛烈开火 中式装备亮了
美航母在中东遇袭 英法德俄失声
中国29个重型合成旅 但“土豪旅”只有7个?
俄乌战争提醒了中国:8000辆59式坦克不能丢
解放军能20分钟摧毁美国11航母? 中国专家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巴铁向印军猛烈开火 中式装备亮了
美航母在中东遇袭 英法德俄失声
中国29个重型合成旅 但“土豪旅”只有7个?
俄乌战争提醒了中国:8000辆59式坦克不能丢
解放军能20分钟摧毁美国11航母? 中国专家
以色列插手、歼-10C升空 南亚局势异变
越南野心与耐性 特殊军舰领先中国数年
中国高官傻眼 美国要向中国模式靠拢
忘恩负义?非洲小国强行扣押中国企业家
日本雪墙上惊现6个中文大字 网友:超级丢脸
热门专题
1中美对抗2以哈战争3乌克兰战争
4美国大选5李克强猝逝6新冠疫情
7香港局势8委内瑞拉9华为
10黑心疫苗11“低端人群”12美国税改
13红黄蓝幼儿园14中共19大15郭文贵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