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疫情下的真实农村:一家一家的发烧,排队输液
www.wforum.com | 2022-12-23 15:00:13  微博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东头姓刘的那个老头,在家烧了几天了,到卫生院一测,也是阳了。”“卫生院里都是发热嘞,下不去脚,都是在输液。”

这是豫东一个乡镇卫生院这几天最常见的一个画面。

12月20日,在老家的本家大伯因为爷爷发烧,身体出现不适,去卫生院给爷爷开药,看到这一幕也是百感交集。

就在这一周里,大伯、大娘和将近90岁高龄的爷爷先后出现发热、头疼等症状。因为我提前通知他们备了药,好在还有药吃。在经过一周的治疗之后,症状有所好转,但是,每个人还是因人而异出现了不同的不适。

“你爷爷年纪大了,外面都是发烧的,这不舒服了也不敢让他去医院,我去给他开药。”

这个冬天,“发烧”像是雾霾一样,笼罩在豫东平原之上。

在我们镇,几乎是“家家发烧,户户输液”。大街上、超市里都见不到人,这情形,甚至要比疫情封控的时候更冷清。

“要想找人,就去两个地,一个是药铺,一个是医院诊所。”

有数据统计,中国农村已经进入了中度老龄化社会,乡村60岁、65岁及以上老人的比重分别为23.81%和17.72%。其中绝大多数患有不同程度的基础疾病。一旦出现新冠感染,就极容易引发基础疾病恶化。

按照新加坡的感染死亡率估算,中国仅60岁以上老人的死亡人数就将会达到60万左右。

在农村,本来到了冬季,因为寒冷,就是老年人口自然死亡的高峰,这次疫情的突袭,更是雪上加霜。

隔壁村已经有老人因为发烧去世了,但是没有确诊,因为没有做过任何检测。

恐慌的气息迅速传导,整个乡镇人人自危。

12月19日傍晚,平顶山叶县一个乡镇,不到六点,天已经黑透。

我同学64岁的父亲,忍着高烧以及全身疼痛,在乡卫生所等了两个钟头,终于等到了自己的号。

在一周前,村里陆续出现有人发烧,当时,很多人以为“这病跟感冒一样,都放开了”,就没有任何防范意识,该串门串门,该赶会赶会。很快,发烧像是呼啸而来的北风,席卷了整个村庄,然后是整个乡镇。

疫情下的真实农村:一家一家的发烧,排队输液

同学的父亲和母亲以及姐姐一家也没有幸免。

他的母亲和姐姐一家,在感染之后,通过服药和村里诊所的退烧针,陆续好转。但是,他的父亲却有病情加重的迹象,并且有恶心呕吐的情况,不得已就来到了乡卫生院治疗。

在卫生院,人山人海都是来看病的发热病人,很多都是情况比较严重的老年人。一个很多科室也被临时改造成了输液间,一个护士要管几个病号。同学的父亲,等待了两个钟头才轮到他。

输上液之后,医生告诉他,乡里条件不行,药品也不足,如果还不好就只能去县里。

据了解,目前,乡镇卫生院不测核酸,也不做抗原,除非特别要求,才给做一个。

“没必要做,基本都是阳性,一做一个准,浪费抗原。”在老家卫生院工作的朋友告诉我。

现在,如果有发热病人就诊,卫生院能做的就是开药或者输液,输完液就赶紧回家,不能住院。

“害怕院内感染,也怕出现别的情况,更关键的是,卫生的床位容量根本住不下。今天一上午来了百十个病号,你说怎么办?”

凡是来看病的有发热症状的病人,都只是按照“感冒发烧”治疗。

根据介绍,一般出现发热的情况,就是在家吃药,只有病情严重的、或者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实在是在家里扛不住了,才到医院来就诊。

即便这样,据不完全统计,就诊量依然是平时的至少两倍以上。

不仅仅是卫生院,村里的诊所也都爆满。我们镇上的一个2200人的村庄,分为前后两个队,只有两个村级诊所。有的发热病人没有办法,只能骑车十多里地来到镇上的卫生院看病。

农村的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各种药品的供应也处于物流链的底端。目前,我们乡镇药店主要售卖的药品都是一些中成药,以及安乃近、APC等药品。价格贵不说,一些药的效果不好,一些药还具有一定的副作用。由于缺乏宣传,很多人在买药之后,并不具备用药指导。

另外,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为主要常住人口的农村,很多家庭也并没有买药储备的意识。在感染高峰到来之后,卫生院、诊所爆满,一些没有药品的病人只能靠自身抵抗力硬扛。

本来就被忽视的农村疫情形势更加严峻了。

很多子女在外打工的家庭,开始选择在父母、祖父母发烧之后,把他们接到城市。

“烧了几天了,吃的药也不管用,就接到郑州来了。”

这是在郑州工作的一位朋友,老家是商丘的。自己和郑州的家人已经阳了一遍,在得知老家的父母和爷爷奶奶生病之后,连夜回家把他们接到了郑州。

“在这有暖气,我备的也有药,比在老家好多了。”这位朋友说,对于已经上年纪的爷爷奶奶来说,在老家,如同“等死”。

这样的家庭不在少数。

虽然城市里也缺医少药,但是相比农村,情况还是更为乐观。在农村,买个药也不方便,有的需要骑车冒着严寒跑个几里地十几里地。看病更是只能靠村医、以及乡镇卫生院,如今也人满为患。

在城市里,求生的资源和机会更多一点。

这次的突然放开,给农村一个措手不及。本来都缺乏的药物储备,门诊床位,以及就医宣传用药指导等方方面面都面临挤兑。农村人口基数大,而且大都合族群居,加上临近春节,集会密集,一旦传染基本都是以村镇为单位。

由于医疗资源的匮乏以及乡村卫生条件的落后,让本来平静的乡村成为了病毒肆虐的温床。

(0)
相关新闻
事实查核:辉瑞自曝一边造病毒一边卖疫苗?炸了 纽约时报称拜登死亡帮民主党赢得中期
Omicron笑了:只有在中国我才活得像病毒北京又一核酸检测机构被立案 曾投标冬奥未
户外露天消杀、人体消杀,这些反智行为几时麻了,奥密克戎最危险变异株,进入中国
争相逃离 上海人挤爆虹桥火车站十分罕见!金正恩戴上了口罩 主持会议视频
“上海失陷 北京或也守不住”胡锡进评论消乌合麒麟这幅震撼画作 应该叫“一个都别想
更多相关新闻请点击"新冠疫情"专题新闻报道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叛逃官员爆料 这才是习明泽真容
金正恩逼看处决 女歌手当众尿失禁
女警偷吃空军少校 少校很 “卖力”玩到没
中国被俄罗斯“坑了”
中国一则爆料疯传全网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叛逃官员爆料 这才是习明泽真容
金正恩逼看处决 女歌手当众尿失禁
女警偷吃空军少校 少校很 “卖力”玩到没
中国被俄罗斯“坑了”
中国一则爆料疯传全网
“老泄残精 人穷寿尽”是真的吗?
中国神秘太空飞机释放神秘物体 美军方正在
全球首款 清华大学研成“天眸芯”芯片
封锁无效?华为3纳米级技术计划曝光
王朝覆灭的强烈征兆
热门专题
1李克强猝逝2以哈战争3乌克兰战争
4中美对抗5新冠疫情6香港局势
7委内瑞拉8华为9美国大选
10黑心疫苗11“低端人群”12美国税改
13红黄蓝幼儿园14中共19大15郭文贵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