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军事评论 > 正文  
当无人机盯上你:士兵该如何绝境求生?
www.wforum.com | 2025-11-08 15:29:09  北山战史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波克罗夫斯克的街头,一名俄军士兵听到头顶传来熟悉的嗡嗡声,抬头看见一架FPV无人机正俯冲而来。他扔掉手里的武器,开始狂奔,但3秒后,无人机撞上他的背包爆炸,这样的画面,这两年在社交媒体上反复出现,已经成了俄乌战场的"日常"。

无人机改变了战争。以前士兵躲进战壕、钻进建筑物就相对安全,现在只要被无人机锁定,生存率会断崖式下跌。问题来了:面对这种"会飞的手榴弹",士兵到底有没有办法活下来

FPV无人机的飞行速度能达到每小时150公里,俯冲时甚至更快,从发现到命中往往只有几秒钟。

更要命的是它携带的弹药。通常挂载1到3公斤TNT炸药或者反坦克手榴弹,对付单兵绰绰有余。有些改装版甚至能挂RPG火箭弹头,打轻型装甲车都没问题。

成本也低得离谱。一架商用无人机改装后大概300至500美元,加上弹药也就1000美元出头。而它能摧毁的目标,一辆价值数百万美元的装甲车,或者一个经过数月训练的士兵,价值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

俄军在波克罗夫斯克周边部署的"卢比肯"精锐无人机部队,就是靠这种战术掐断了乌军的补给线。白天车队根本不敢动,晚上用热成像也能精准打击。

那么那面对无人机,士兵就只能等死了吗?那倒也不是。

第一招:听声音,拼反应。

经验丰富的士兵能根据声音判断无人机类型和距离。FPV无人机的电机声音尖锐刺耳,和普通侦察无人机的低沉嗡鸣完全不同。一听到这个声音,老兵会本能地找掩体或者改变移动方向。

但这招越来越不好使。现在很多无人机装了静音螺旋桨,加上战场环境本来就嘈杂,炮声、枪声、发动机声,等你听到的时候可能已经晚了。

图片

第二招:找掩体,但不能随便找。

钻进建筑物?不一定管用。小型FPV无人机能直接飞进窗户或门洞,在室内爆炸威力更大。战壕?如果是直线型战壕,无人机顺着壕沟俯冲下来,跑都没地方跑。

真正有用的是"硬顶掩体",混凝土建筑的夹层、地下室、厚钢板覆盖的掩体。波克罗夫斯克的煤矿设施就成了乌军的重要据点,因为那些工业建筑的钢筋混凝土够厚。

还有个技巧是找"复杂地形"。茂密的树林、多层建筑密集区、立交桥下,这些地方无人机不好操控,容易撞上障碍物。

图片

第三招:用烟雾弹干扰视线。

这是目前最有效的个人防御手段。无人机操作员主要靠摄像头画面操控,浓烟会让他们失去视野。很多经验丰富的步兵现在随身多带几枚烟雾弹,一听到无人机声音就立刻释放。

但烟雾弹也有局限,只能争取十几秒时间,而且如果风大,烟雾很快就散了。更尴尬的是,释放烟雾本身就是在告诉敌人"这里有目标",可能招来炮击。

第四招:电子干扰设备。

一些精锐部队配备了单兵电子战背包,能干扰2.4GHz和5.8GHz频段的无人机信号。开机后在半径50到100米范围内,大部分民用无人机会失控坠落。

但这玩意儿有两个问题:一是沉,背着它跑不快;二是开机就等于在告诉敌人"这里有高价值目标",反而可能招来更多攻击。而且现在出现了光纤制导无人机,一根细如发丝的光纤连接无人机和操作员,完全不受电子干扰影响。

第五招:用枪打下来。

理论上可行,实际上很难。一架全速俯冲的FPV无人机,从500米高空下来只需要十几秒,目标小、速度快,普通步枪根本打不准。

霰弹枪稍微好点,但有效射程只有50米左右,等无人机进入射程,基本就是同归于尽的距离。除非你是神枪手,或者用专门的反无人机霰弹枪,否则这招成功率极低。

其实单个士兵再怎么训练,面对无人机的生存率也有限。真正有效的是集体防御体系。

图片

乌军现在采用的战术是"防空哨",每个班配一个专门的观察员,携带热成像仪和对讲机,负责预警。一发现无人机立刻通报,全班进入掩体或释放烟雾。

还有移动式电子干扰车,跟着部队行进,持续释放干扰信号。虽然耗电巨大,但能给部队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的"电子气泡"。

俄军的"卢比肯"部队之所以威胁这么大,就是因为他们把无人机、电子战、火炮整合成了一套体系:无人机发现目标,电子战定位对方信号,火炮覆盖打击。单点防御根本没用,必须整个体系去对抗。

图片

技术军备竞赛还在加速。现在已经出现了AI辅助驾驶的无人机,能自动识别目标、规避障碍物,操作员只需要确认攻击就行。还有集群无人机战术,十几架无人机同时攻击一个目标,你就算打下来几架也没用。

防御方也在进化。激光武器开始上战场测试,理论上能以光速击落无人机。还有声波定位系统,能自动追踪无人机声音来源并触发预警。

图片

但归根结底,技术永远只是工具。波克罗夫斯克街头那些拼命奔跑的士兵,他们面对的不只是冰冷的机器,而是操纵杆另一端同样有血有肉的人,只不过那个人坐在几公里外的安全屋里,喝着咖啡,盯着屏幕,像玩游戏一样决定谁生谁死。

当战争变成这样,我们或许该问的不是"怎么躲开无人机",而是"我们真的想要这样的战争吗"?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红军城没发现乌军主力 都躲藏在哪里了?
中国变模态发动机来了 “核爆级”参数引发
中国肿瘤权威偷吃女医生  女医生神级颜值
飞行兵要来了:中国喷气背包新突破
俄军在乌克兰取得两年多来首次重大胜利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红军城没发现乌军主力 都躲藏在哪里了?
中国变模态发动机来了 “核爆级”参数引发
中国肿瘤权威偷吃女医生  女医生神级颜值
飞行兵要来了:中国喷气背包新突破
俄军在乌克兰取得两年多来首次重大胜利
福建舰真来了!还暗藏一款全新舰载机
2天前 习近平已偷偷按下电磁弹射按钮
习近平的这2张照片 “全中国网络都看不到”
以量制量,中国FK3000的三阶防护多猛?
知情人士曝 他很有可能躲在中国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