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军事评论 > 正文  
乌士兵越打越少 “无人机长城”也救不了场
www.wforum.com | 2025-10-28 05:04:38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一)先给结论:童话结束,现实开场

还记得这两年西方媒体铺天盖地的大标题吗?“乌克兰夏季反攻,势如破竹!”“F-16一到,普京完蛋!”

一晃三年过去,炮弹没长眼,口号却换了风向:乌军不反攻了,能守住就烧高香。  

不是基辅不想打,是真没人了。 

逃兵比导弹还多,战线像被老鼠啃过的奶酪,东边刚堵完洞,西边又塌方。

俄罗斯不声不响地把主动权攥成铁疙瘩,乌克兰只能一边后退一边喊“援助快点到”。  

(二)兵源池子干了:16万起逃兵案,回家喂猪也不回战壕

乌克兰总检察署刚公布数据:今年前9个月,全国立案逃兵超16万人,比2022年2月到2023年底加起来还多三分之一。  

注意,这不是“新兵溜出去买包烟”的小打小闹,而是整班整排“集体蒸发”。

很多人回家塞给警察200美元,换个“平安无事”证明,就安心下地收玉米了。

乌克兰缺警察、缺牢房、缺大巴,只能眼睁睁看着老兵溜号。  

图片

乌军内部估算:每月净减员1万到1.5万,都是扛枪三年以上、会修坦克会喊炮的老骨头。

新兵呢?刚拉来的IT男、英语老师、60岁大爷,连无人机都放不稳,更别说夜战渗透。  

“无人机长城”曾经吹得震天响,现实却是:机器飞得再高,也得有人换电池、装弹头。人没了,再多的铁鸟也是废铁。

(三)对面俄罗斯:人力也紧,但人家能“摇人”

俄军的难处一样不少:冲锋贵、伤亡高、兵营里也不是无限壮丁。

可关键差距在“逃兵率”——俄军签了35万合同兵,平均每月4万,想跑?先交违约金,再上军事法庭,社会信用一键清零。  

图片

此消彼长,战线就像倾斜的天平:一边不断掉渣,一边还能添砖加瓦,结果不言而喻。

(四)八月惊魂:波克罗夫斯克15公里大裂口

今年8月,乌军最大危机爆发——波克罗夫斯克(红军城)方向俄军一口气突进15公里,撕开4-5公里宽的口子。

图片

乌军指挥部急红了眼,把库普扬斯克、利曼、扎波罗热的预备队全调过来“堵口”。  

口子勉强摁住,其他方向却当场漏气:俄军趁势在库普扬斯克市中心升旗,利曼南北包夹,恰索夫亚尔外围高地全丢。

一句话:乌军拆东墙补西墙,最后墙墙都是洞。

(五)2025:第一次没有“夏季大反攻”的夏天

回顾前三年,乌克兰每逢夏天必有大戏:  

2022——哈尔科夫、赫尔松闪电战;

2023——扎波罗热“北约旅”装甲狂飙;

2024——跨境库尔斯克,血赚流量。  

2025?前线静悄悄,连无人机都省着飞。乌军公开说辞:“积极防御”,翻译成白话:能守住就不错,别指望反攻。 

不是不想打,是真打不动:炮弹靠赊账,坦克靠翻新,人靠抓壮丁,壮丁还一路小跑回家。

(六)分方向盘点:俄军在啃骨头,乌军在补窟窿

1. 库普扬斯克  

2022年乌军“闪电夺回”的明星城,如今成了鸡肋。

俄军已控制市中心、火车站、南郊“尤比列伊内”区,乌军有组织抵抗基本消失。

城一丢,哈尔科夫州北翼门户大开,乌军又得从别地抽人——问题是,还能抽谁?

2. 利曼  

利曼若再丢,斯拉维扬斯克-克拉马托尔斯克双子城就被半圈包围。

俄军过去一个月沿35公里正面推进7-8公里,跨过尼特里乌斯河,掐断哈尔科夫-利曼-阿尔捷莫夫斯克铁路。

接下来剧本大家都熟:半合围→断补给→强攻→升旗。

3. 谢韦尔斯克  

谢韦尔斯克是斯拉维扬斯克最后一道北大门。

俄军南北对进,郊区已打成筛子,FPV无人机24小时盯路。

乌军补给线只剩一条乡间公路,跑一趟损失一辆皮卡。

城破之日,整个顿巴斯北线可能雪崩。

4. 恰索夫亚尔-康斯坦丁诺夫卡  

运河防线被突破4公里,外围据点普列谢耶夫卡、克列班-比克易手。

乌军还靠康斯坦丁诺夫卡的高楼+地下管网硬撑,可铁路枢纽德鲁日科夫卡已在俄炮射程内。

再往后,就是斯拉维扬斯克本身。

5. 波克罗夫斯克-多布罗波耶“大凸出部”  

8月裂口没补上,俄军继续灌兵。

现在战线基本稳定——稳定的意思是,乌军被摁在凸出部里当固定靶。

小镇弗拉基米罗夫卡已失守,一旦诺沃托列茨科耶再丢,凸出部变“凹进去”,乌军就得上演“敦刻尔克”版大跑路。

6. 古利艾波列  

“无政府主义之父”马赫诺的故乡,如今成了乌军南线漏斗。

俄军9月20日以来沿26公里正面推进6-12公里,占村10座,渡过亚丘尔河。

下一步掐断波克罗夫斯克-古利艾波列公路,古利艾波列就得半合围——又一个“后勤靠驴”的据点。

7. 奥列霍夫  

去年“大反攻”撞墙的地方,今年乌军又来“佯攻”。

4-6平方公里农田到手,一个村子没拿下,对面就是“苏罗维金线”三层龙牙。

乌军自己都不信能突破,只想拖住俄军别北上。

可惜,俄军没上当,古利艾波勒照打不误。

(七)冬天来了,关键是这个冬天有多长

战线拉到快1000公里,乌军能打的牌越来越少:  

——人,每月净减一万;  

——炮,西方库存见底;  

——车,北约旧坦克翻完;  

——气,国内征兵处天天被砸鸡蛋。  

俄罗斯不追求“十月革命式”狂飙,只玩“温水煮青蛙”:多点施压、断你后勤、耗你预备队。

乌军从“战略反攻”退到“战略防御”,再退到“战术堵漏”,下一步大概只剩“战略求别崩”。  

图片

冬天一到,泥浆封路,部分战场会消停,但俄军已表态:重点方向“不打烊”。

等明年开春,若西方援助还是“口头壮胆”,乌克兰面对的就不是“丢几个村”,而是“整条战线骨牌式垮塌”。  

童话书合上,现实血淋淋。  

乌克兰的“反攻幻想”是怎么结束的?  

答案很简单:  

兵逃了,炮没了,地丢了,  

梦,自然就醒了。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第二批055型下水 14艘万吨大驱全球第一
中国留学生晒十亿家产 亲爸外交护照…网炸
又是华为?中国借阿联酋技术升级导弹
28秒穿越死亡线 解放军首曝机器狼抢滩杀敌
中国10吨级直升机 可谓“花繁叶茂”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第二批055型下水 14艘万吨大驱全球第一
中国留学生晒十亿家产 亲爸外交护照…网炸
又是华为?中国借阿联酋技术升级导弹
28秒穿越死亡线 解放军首曝机器狼抢滩杀敌
乌军步兵“屁股反无人机”,只是疼
中国10吨级直升机 可谓“花繁叶茂”
习近平说一口流利英文视频流出 网络嗨翻了
乌军连续两日轰炸俄大坝 战争正在全面失控
中美航班即将剧变!坐飞机的人要哭了
红旗-13导弹曝光 将成轻型机械化旅标配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