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海警穿越津轻海峡 引发日本全面焦虑 | |
| www.wforum.com | 2025-10-25 00:39:30 边解感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
10月24日,日本电视台网披露:中国两艘海警船于本月初穿越北海道与本州之间的津轻海峡,进入西太平洋开展任务。虽然日本海上保安厅表示中方通行“符合相关规定”,但日媒随后迅速升温炒作,甚至邀请前防卫省官员岛田和久公开声称“中国海警船是‘披着羊皮的狼’,其后方‘一定’跟着中国军舰”。 这番发言不具备任何确凿依据,却被作为“专家解读”反复播放,成为引导舆论的工具。一则原本正常的执法巡航,在媒体推波助澜之下,竟被塑造为又一轮“地缘威胁”。 更令人玩味的是,这种“神经过敏式反应”并非首次出现。近年来,中国海军与海警力量的远海活动频率上升,日方对“中方现身周边水域”的舆论塑造已经形成模式。不同的是,这一次的主角不再是舰艇编队,而是执行公海执法任务的海警船。日方媒体与安保界人士的焦虑,似乎比以往更加明显。 国际通道”是日本自设津轻海峡的地理地位并不复杂,却因其特殊法理地位,成为东亚海域最具争议的通道之一。 冷战时期,为确保美军舰队能自由通行,东京政府主动将津轻海峡的领海范围从标准的12海里缩小至3海里,使得中间部分具备“国际海峡”属性。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38条,所有军民船舶都可在不事先通报的前提下自由通行。 如今,当中国舰船依法使用该通道时,日本舆论却频繁将其定义为“挑衅”,甚至暗示“军事试探”,这实际上否定了自身过去所设置的法律框架。 2025年这次海警穿越也并非首次。早在2021年、2023年,中国海军与海警就多次通过该水道进入西太平洋执行训练或巡航任务。当时日媒虽有报道,但并未出现如此强烈的舆论“破防”现象。这次反应之强烈,很大程度上源于角色的变化——中国此次派出的是海警船,代表执法而非军事,直接触碰了日本对“主权存在”的高度敏感。 中国在西太行动的权利主张升级中国海警此次赴西太平洋执行任务并非“个别事件”,而是明确制度安排下的常态任务。根据《北太平洋公海渔业资源养护和管理公约》(NPFC)与联合国大会第46/215号决议,中方有权在该区域对非法捕捞行为进行巡查与干预。 这一公约由中、日、美、韩、俄等多国签署,宗旨在于打击公海非法渔业行为、维护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中国自2015年加入NPFC以来,几乎每年都会派出两艘海警舰艇参与北太执法行动,路线、时段均有通报,并配备监测记录设备。此次穿越津轻海峡正是前往巡航海域的合法过境路径之一。 相比大规模海军编队,中国海警的出动更具“执法”象征。这种灰区存在形式,既强化中方海权存在,又保持非军事色彩,在当今多边法理框架下具有较强正当性与操作性。对日本而言,这种“非军非民”的执法船成为无法通过传统安全逻辑解读的存在,自然也就成为舆论与政策层最难应对的对象。 日本专家“破防”折射对权力转移的焦虑岛田和久的发言并非孤例。过去一年中,日本防务圈对中方在周边水域的“非对称存在”动作已频繁表现出警觉。例如,在2024年中俄联合舰队绕行北海道事件中,海上自卫队曾被迫多次出动P-1巡逻机与导弹艇尾随跟踪,但由于对方行动完全合法,只能被动记录。 对这类“规则内行权”的行为,日本保守派专家缺乏有效回应话术。军事行动可以套入“威胁”框架,而执法巡航则难以直接指责,却又实质削弱了日方对周边水域的“心理控制”。 媒体方面,为维系“中方威胁”叙事,必须将一切常规行为夸大化——哪怕是基于国际条约下的联合执法巡航,也要硬套“狼来了”的标签。 与此同时,海上保安厅等一线部门的口径则相对理性,普遍承认中方遵循既有规则。这种“官方克制与媒体狂热”之间的反差,恰好反映出日本内部在认知、政策与安全话语上的断裂。 中方自信巡航,日方话语失灵回顾整个事件,无论是通行路径、执法背景还是国际法依据,都清晰表明:中国海警此次穿越津轻海峡进入西太平洋,属于正常的国际法保障范围内的行动。它不是意外,也非“突破口”,而是一次成熟国家在规则框架下行使自身权利的常规体现。 对于日本而言,真正的焦虑来自两点:一是中方在“非军事领域”持续巩固存在,挑战其原有的海洋秩序塑造力;二是日方构建的“善意通行=友好邻邦,强硬通行=威胁国家”的叙事体系,正在被中国的制度化操作方式逐步击穿。 未来,类似的场景会越来越多。中方不仅会继续执行公海执法任务,也可能将更多海警部署向太平洋纵深推进。而日本若仍依赖“话术安全感”维系对周边秩序的心理主导,结果只能是一次次被现实打破设定。 在国际海洋秩序愈发法治化、制度化的今天,谁在按照规则稳步前行,谁又在用主观恐慌掩盖焦虑,已不难辨认。 |
|
|
|
|
|
|
| 歼-10C将中俄战机挤出印尼 缺点仍是航程短 | |
| 刚嘚瑟,俄军雅克-52就被乌军拍死在机场 | |
| 惨不忍睹!湖北汽车冲撞小学生 社群全删光 | |
| 4万乌军挡住12万俄军 留给普京时间不多了 | |
| 中国巨型隐形无人机亮相,轰-20受到冲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