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军事评论 > 正文  
“台湾之盾”还是“纸上之盾”?
www.wforum.com | 2025-10-12 16:33:44  中书省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台湾当局最近高调提出“台湾之盾”(T-DOME)构想。据消息人士透露,该系统是要打造一个类似以色列“铁穹”的整合防空系统,为台湾构筑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屏障。这显然是受到去年伊朗和以色列冲突中,以色列反导战的启发。

这个构想听上去雄心勃勃,仿佛只要拥有这面“盾牌”,就能抵御任何导弹袭击。然而,当审视技术细节与战略现实后,会发现这场看似壮观的防卫计划,或许更像是一场政治表演——既难以落地,也难以防御。

所谓“台湾之盾”,目前能够被证实的,是台湾正在研发的一套近程野战防空系统。这套系统被设计成一辆高度机动的军用卡车平台,能快速部署与撤离,执行“打了就跑”的任务。它的目标是应对低空、慢速、小型目标,比如巡航导弹、无人机蜂群、迫击炮弹等。

该系统预计将采用“海剑羚”导弹的陆基版本作为主要拦截武器,这是一种反应迅速、命中率较高的点防御导弹,能够同时应对多个来袭目标。车载单元还配备小型相控阵雷达和光电追踪系统,可实现自主搜索、追踪和火控。总体而言,它代表了台湾在不对称防御上的一次尝试。但这套车载系统只是“台湾之盾”的一个小模块,而非整个防空体系的核心。真正的难题,不在于导弹本身,而在于不同系统之间能否实现高效整合。

“台湾之盾”概念本质上是一套“系统之系统”,即要把台湾现有的“爱国者”“天弓”“天剑”等防空系统,与计划采购的美制NASAMS以及新开发的T-DOME车载系统整合成一个统一作战网络,形成从高空到低空、从远程到近程的多层防御体系。

这听起来很完美,但在现实中却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不同国家、不同年代、不同数据链标准的装备,要实现指挥系统(C2)和数据传输的无缝衔接,难度远超想象。美军为了解决类似问题,花了十多年时间研发“整合战斗指挥系统”(IBCS),耗资数十亿美元,至今仍在调试。台湾想在短时间内、用有限资源去实现这一目标,无疑是天方夜谭。

问题的核心在于数据链与指挥权。美制系统依赖Link-16数据链,而台制系统使用本地加密链路,双方在通信协议、加密标准、延迟控制上都有巨大差异。若信息传输延迟或丢包,轻则导致错过拦截,重则出现误射。指挥权问题更棘手:当同一目标进入两种系统射程,到底由谁下令接战?若多个系统同时开火,会浪费导弹;若相互等待,可能错过窗口,在实战中极易失控。事实上,只要雷达信号不协同、敌我识别有误、火控数据延迟,“台湾之盾”就会在瞬间崩溃。看似先进的防空网络,极可能在实战中沦为一堆孤立的节点。

图片

即便假设技术整合奇迹般完成,它真的能守得住吗?答案同样悲观。

2024年4月,伊朗对以色列发动无人机与导弹的饱和攻击。以色列拥有全球最先进的防空系统——“铁穹”、“大卫投石索”、“箭式”三级体系,但依然不是独自防御成功。超过一半的拦截任务,是由美、英、法等国的空军和海军在以色列境外完成的。如果没有美军的区域预警和前置拦截,铁穹恐怕早被压垮。

更关键的是,反导防御成本极高:一枚防空导弹动辄数十万美元,而一架攻击无人机成本仅几千美元。攻击方只要用大量廉价飞行器持续施压,就能耗尽防御方的拦截能力。防空系统再强,也终会弹尽粮绝。这就是饱和攻击的本质——以数量压垮质量。

对台湾来说,这个问题更加严重。东大拥有远超伊朗的导弹储量与精度,无人机规模更是全球领先。一旦爆发冲突,台湾的防空系统首要面对的,就是雷达生存问题。防空雷达一旦开机,就会立刻成为反辐射导弹的优先目标。只要雷达被摧毁,防空网络就失去“眼睛”,导弹再多也无从发挥。而即便雷达幸存,台湾的拦截弹库存有限,也无法在战时迅速补充。面对数以千计的导弹和无人机袭来,台湾势必要选择“保什么、舍什么”。而这种被迫的“战略取舍”,恰恰是饱和攻击的战略目标——迫使防御方陷入消耗战。

图片

换言之,“台湾之盾”即使建成,也不可能在高强度战争中独立发挥作用。以色列之所以能挡下伊朗导弹,是因为背后有美军在中东提供支援;但在广阔的西太平洋,美国不可能为台湾复制同样的前置保护伞。即使愿意介入,也面临距离远、时间长、通信延迟等结构性障碍。所谓“以色列式防空奇迹”,根本无法在台海上空重演。

“台湾之盾”的最大问题在于它建立在技术幻想和政治需要之上。台湾当局希望通过打造“铁穹式神话”来强化民众信心,展示“自我防卫”的决心,也向华盛顿表明“我们在努力”。然而,技术整合几乎不可能完成,防御成本又远高于攻击成本,系统极易在饱和打击中被削弱甚至崩溃。以色列的经验已证明,再强的防空系统也无法独立抵御大国级攻击。所谓的“台湾之盾”,更像是一场政治修辞——它可以安抚一时的焦虑,却挡不住真实的风暴。风暴来临时,那面“盾牌”,其实不过是一层脆弱的幻象。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最强侧卫在东方!俄罗斯终于心服口服
菲律宾最怕 第二个美济礁浮出水面?
普京下了道铁令,彻底定下乌克兰的结局?
5架F-35行踪被锁定 中国装备或再次立功?
中国或研发420吨级的运输机,技术指标逆天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最强侧卫在东方!俄罗斯终于心服口服
菲律宾最怕 第二个美济礁浮出水面?
普京下了道铁令,彻底定下乌克兰的结局?
5架F-35行踪被锁定 中国装备或再次立功?
中国或研发420吨级的运输机,技术指标逆天
朝鲜阅兵,中方的访朝阵容远超预料
真要出口?“沙特涂装”歼-20惊鸿一瞥
朝鲜大阅兵,为什么专门选在深夜?
东风61导弹,为何是唯一实战型氢弹?
俄军“老六”单兵突击 :一个人撂倒6名乌军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