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军事评论 > 正文  
准同盟?英航母F-35B首次降落日“加贺”号
www.wforum.com | 2025-08-10 17:26:08  前沿深度解码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8月9日,英国海军“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打击群宣布,其搭载的F-35B战斗机首次成功降落在日本海上自卫队“加贺”号直升机驱逐舰甲板上。这一“历史性的首次”不仅是两国军事技术协同的突破,更折射出印太地区战略格局正在发生的深刻重构。当英国的隐形战机掠过“加贺”号直升机驱逐舰经过特殊耐热处理的飞行甲板时,一个跨越欧亚大陆的军事合作新框架正逐渐清晰。

一、突破与象征:一次着舰的多重含义

在军事术语中,“交叉甲板训练”(cross-deck drills)看似只是不同国家舰艇间的战机起降练习,实则是衡量军事同盟紧密程度的关键指标。美国F-35B此前虽已在“出云”号和“加贺”号完成起降,但英国战机的首次降落具有截然不同的战略意涵——这标志着日本与美国之外的国家建立了实质性的航母协同能力。

英国航母打击群在推文中强调的“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action”(国际关系的实践),恰如其分地揭示了这一军事动作的政治属性。对日本而言,这是其战后军事体系突破“专守防卫”原则的又一重要节点。“加贺”号从直升机驱逐舰到轻型航母的改造历程,本身就是日本军事战略转型的缩影:2021年完成的首次改装聚焦飞行甲板耐热处理与引导系统升级,而2023年的第二次改装则大胆将舰首改为矩形,使其具备更高效的战机调度能力。这种改造绝非简单的技术调整,而是对“和平宪法”框架下军事力量运用边界的系统性突破。

英国的积极参与同样耐人寻味。自“脱欧”以来,英国持续推进“全球英国”战略,试图通过强化印太存在重塑大国影响力。此次“威尔士亲王”号率领的航母打击群在印太地区的部署,是继2021年“伊丽莎白女王”号之后的又一次重要力量展示。与日本开展深度军事协同,使英国得以借助日本的地理优势,在不常驻大规模兵力的情况下维持在亚太的战略存在,这种“离岸平衡”策略既降低了战略成本,又能快速响应地区安全事务。

二、技术协同背后的战略互嵌

“加贺”号的改装与F-35B的着舰,本质上是日英两国军事体系“互操作性”建设的关键一步。这种互操作性的达成,需要克服的不仅是技术标准的差异,更包括作战理念、指挥体系乃至法律程序的协同。

日本为实现F-35B的舰上运用,付出了长达数年的系统性改造努力。“出云”级两舰的改装分阶段推进:首舰“出云”号2021年完成第一阶段改装,重点解决F-35B垂直降落时的甲板耐热问题,通过敷设特殊涂层将表面温度控制在可承受范围;2023年启动的第二阶段改装则聚焦提升起飞效率,将原本的梯形舰首改为矩形,增加甲板作业面积并优化战机调度路线。“加贺”号的改装节奏更为紧凑,2023年即完成舰首改造,使其成为日本首艘具备完整F-35B运作能力的舰艇。

这种改装背后,是日本对海上航空力量的长期渴求。尽管日本官方仍将“出云”级称为“驱逐舰”,但其标准排水量1.95万吨、全长248米的体量,早已超越传统驱逐舰范畴。改造后的“加贺”号可搭载10架左右F-35B,虽与美国超级航母存在差距,但已具备区域制空、对海打击等核心航母功能,使其成为西太平洋地区不可忽视的海上作战平台。

英国的参与则带来了百年航母运作经验的技术外溢。作为现代航母的发源地之一,英国在短距起飞/垂直降落(STOVL)战机运用方面积累了深厚底蕴,从“鹞”式到F-35B的技术演进中,英国始终保持着核心话语权。此次与日本的协同训练,不仅是装备层面的适配,更包含战术体系、维护流程、应急处置等经验的共享,这对缺乏航母运作传统的日本而言,其价值不亚于获得新型装备。

图片

三、准同盟网络:印太安全架构的重构尝试

日英军事合作的深化,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嵌入在更广阔的印太战略网络之中。2025年8月西太平洋的多国联合训练,参演方包括美、英、澳、西班牙、挪威等国,这种跨区域军事协同模式,正在挑战传统的地区安全秩序。

对日本而言,构建多维度同盟体系是其“战略自主”诉求的体现。长期以来,日本的安全保障高度依赖美日同盟,但近年来通过《日英互惠准入协定》(RAA)、《日澳安全保障合作共同宣言》等文件,不断拓展安全伙伴网络。英日在下一代战斗机联合开发(GCAP)上的深度绑定,与此次F-35B着舰形成呼应,共同构成“装备联合研发+作战协同运用”的完整合作链条,使两国关系超越普通盟友,呈现“准同盟”特征。

英国则通过“印太倾斜”战略,试图在中美博弈中占据独特位置。“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打击群的部署,是英国向地区盟友展示承诺的重要举措。通过与日本实现F-35B互操作,英国不仅强化了与传统盟友的联系,更获得了在印太地区进行力量投送的“支点”"这与其希望在地区规则制定中发挥影响力的目标高度契合。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军事合作的深化正伴随着地区安全架构的重塑。日、美、英、澳等国通过奥库斯(AUKUS)、四边机制(QUAD)等多边平台,不断强化军事协同,形成以价值观为纽带、以应对“中国挑战”为核心目标的安全网络。英国F-35B降落“加贺”号,正是这一网络从政治协调向实战化协同演进的具体体现。

四、争议与影响:地区安全的连锁反应

英日军事合作的突破性进展,在带来战略收益的同时,也引发了广泛争议和潜在风险。

对日本国内而言,这种军事突破面临着宪法约束与和平主义传统的双重挑战。尽管日本政府通过对“和平宪法”的灵活解释,为军事力量扩张打开了空间,但将“加贺”号改造为实质航母、与外国军队开展实战化训练,仍被部分民众视为背离“专守防卫”原则的危险信号。如何在强化国防能力与维护和平形象之间取得平衡,将是日本政府长期面临的难题。

在地区层面,这种军事协同不可避免地会加剧安全困境。中国对日本的军事扩张和外部势力介入保持高度警惕,英国F-35B在"加贺"号的起降,被视为对中国的“战略牵制”,可能引发中国的反制措施,导致地区军备竞赛升级。朝鲜、韩国等周边国家也对日本军事力量的重新崛起抱有戒心,英日合作的深化可能冲击地区现有的安全脆弱平衡。

从全球格局看,英日"准同盟"的强化,反映了单极霸权松动后多极力量重组的趋势。英国通过绑定日本提升全球影响力,日本借助英国突破军事发展限制,这种"战略互补"模式可能被其他国家效仿,推动全球安全秩序向集团化、阵营化方向发展,不利于构建开放、包容的地区安全架构。

展望未来,随着“加贺”号2027年完成全部改装、“加贺”号2028年形成完整战力,以及日本计划部署的42架F-35B逐步到位,日本的海上航空作战能力将实现质的飞跃。而英国在印太地区的军事存在也可能常态化,两国的战机互操作训练可能从"首次"变为"常态"。这种趋势不仅将重塑西太平洋的军事力量对比,更将对全球战略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在这个意义上,英国F-35B降落“加贺”号的瞬间,不仅是一次技术协同的成功,更是一个时代的隐喻——旧的安全秩序正在被打破,新的战略格局正在形成,而印太地区正处于这场变革的风暴中心。如何在这场变革中维护和平与稳定,避免陷入对抗的恶性循环,将是所有地区国家乃至全球社会共同面临的严峻课题。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4000美元!老兵为何扎堆去乌克兰打仗?
094核战略潜艇携巨浪-3型巡逻 警告全世界
乌军总司令宣布大捷,打死4000朝鲜兵?
变天了!印尼首架“阵风-B”战斗机已下线
阿夫迪夫卡之战:俄苦战四个月,死16000人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4000美元!老兵为何扎堆去乌克兰打仗?
094核战略潜艇携巨浪-3型巡逻 警告全世界
乌军总司令宣布大捷,打死4000朝鲜兵?
变天了!印尼首架“阵风-B”战斗机已下线
阿夫迪夫卡之战:俄苦战四个月,死16000人
敌后歼灭整营俄军!乌军“暗夜魅影”曝光
中国导弹直接命中?苏丹击落阿联酋军机
印度可以释然了!连歼-20都败给了歼10C
德国精锐伞兵部队亮相 先进武器很少见
俄军核潜艇躲过8.8级地震 却没躲过泄密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