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军事评论 > 正文  
坠毁的飞机,着火的航母 印度军工的笑话
www.wforum.com | 2025-04-29 16:21:10  Edward说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印度,作为油管五常,PPT强国,曾经一度自认为只要有了航母,就能领导第三世界国家。他们甚至一度认为自己比中国强,别的不说,就这股迷之自信和到处找存在感的烦人程度,印度是真的强。但是反观印度的军事实力,从1947年的印巴分治到现在78年了,印度自研的武器装备依然还停留在嘴上。

很难想象一个自称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军事大国,连最基本的步枪,子弹,手榴弹,都得依赖进口。其他的军事装备更是辣眼睛,飞机基本靠买,航母基本靠改,导弹基本靠摔,潜艇基本靠埋。就是这么一个“维修基本靠拜,国产基本靠拆”的军事大国,不仅现在建立不了自己的军工体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也依然建立不了自己的军工体系。

那么,印度的军工到底经历了什么,才变成了如今的国际笑话?

印度军工概括

如果用四个字来形容印度的国防工业体系,那就是千疮百孔。尽管名义上,印度的飞机、大炮、 坦克、航母都能自己造,但实际上,印度的军事装备全是外国货加印度组装而已,说白了就是拿着别人的零件自己DIY。

比如印度国产航空工业的开山之作,“光辉”战斗机,斥资数十亿,耗费30年,印度军方呕心沥血研制的第一款高性能战斗机,然而内部的发动机是美国的、座舱是法国的、雷达是爱立信的、导弹是以色列的。可以说,除了驾驶员是印度国产的,其他设备基本都是买来的。

图片

再比如印度“自研”却只下过三次水的维克兰特号航母。印度媒体声称,该航母的国产化率高达75%-76%,然而内部的核心零部件无一例外,全都是进口的。设计图纸是意大利的,燃气轮机是美国的,雷达是以色列的,舰载机是俄罗斯的。三哥就是这么神奇,明明是“万国牌”的航母,硬是能被吹成“印度制造”。懂了,只要螺丝钉是印度工人拧的,那也算印度制造。就是这种缝合怪到了印度媒体嘴里,就成了“印度洋最强战力”,甚至还碾压了中国辽宁舰,他们还计划2030年开建核动力航母,未来要“制霸印度洋”。当然这些都是媒体的口嗨罢了。

印度军工成笑话的原因

印度军工之所以发展的如此抽象,背后主要有三点原因,全民自嗨的军工信仰、东拼西凑的技术装备、还有深入骨髓的腐败基因。

迷之自信

制约印度军工发展的,首当其冲的就是三哥的迷之自信。2016年,俄罗斯专家在阿瓦迪坦克厂发现,价值83亿卢比的T-90S坦克的装甲钢,由于存储不当导致大批量的报废。印度一开始咬定,是俄罗斯提供的材料有缺陷,直到后来有专家在厂区角落拍到工人随地小便的证据后,才坐实了印度工人在钢板上撒尿的事实。

图片

印度《先锋报》就曾披露过,这家年产200辆坦克的“国防支柱企业”,有2000个工人,但是只有8个厕所,人均等待上厕所的时间超过45分钟。更魔化的是,当俄方建议印度加建厕所时,印度主管还在狡辩,主打一个不听劝。还表示自己国家人才率高达75%,不可能是人的问题,就是钢的问题。

三哥口中所谓的75%的人才率,说他是行为艺术都不为过。在他们2011年的人口普查中,“识字人口”的标准就是能写出自己的名字,并且能看懂简单的句子,就属于印度的人才了。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22全球教育监测报告》中指出,印度这个国家,实际具备文书处理能力的成年人仅占31%,印度技能发展部2020年抽查发现,65%的“持证军工技工”,无法独立完成齿轮装配。正是这种全民性的认知扭曲,才催生出了军工史上最昂贵的“自杀式创新”。

比如,2005年,印度空军要求印度斯坦航空公司为老式米格-21增加对地攻击功能,于是工程师擅自拆除防火系统腾出武器舱。结果首批改装的12架战斗机中,有9架因为发动机过热直接坠毁。最离谱的是米格-21大修时,工人能把陀螺仪装反、给发动机加柴油,活生生把战斗机改成了“自杀式无人机”。

人蠢不可忍怕,可怕的是蠢而不自知。就像三哥,每次都能把搞砸的原因总结成“外国技术不行”。于是,2019年“光辉”战机在班加罗尔航展坠毁后,国防部长公开宣布:“俄罗斯弹射座椅不合格,我们必须自主研发!”然而,尽管印度宣布自主研发后,他们的军事装备依然还是靠进口。

东拼西凑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印度军工,那必然是开局一张嘴,装备全靠拼。看看印度的“军工奇迹”就什么都明白了。

比如。1974年,立项的阿琼坦克,目标是“全面超越德国豹2”,结果三大死亡设计连德国豹2的影子都没追上。

图片

首先是动力系统,强行塞入了德国豹2同款的柴油机,却忽略了印度高温的环境,结果导致发动机过热,故障率超过了60%。其次是火炮精度,采用了英国L7线膛炮,但印度制造的穿甲弹,2000米的距离,命中率还不到10%。

最后是配重,阿琼坦克为了堆配置,导致坦克重达63吨,而印度70%的桥梁都无法承受这个重量。2007年,首批124辆坦克交付后,68%因故障停用,最后军方不得不紧急采购俄罗斯的T-90救场,最后印度制造就变成了“阅兵专用车”。

再比如刚才提到的印度航母,维克兰特号,2011年第一次下水,是为了给商船腾泊位,船体才完成了30%就被推到海中,工人在未封闭的船舱里居然发现了流浪狗和蛇窝。2013年二次下水,是为了配合莫迪的“印度制造”宣传,强行安装舰岛外壳,实际内部是空壳,结果导致螺旋桨触礁变形,直接损失了2.3亿美元。

2015年三次下水,总理访日前夕,工人连夜安装了以色列的雷达,但没有连接电缆,导致舰岛重心过高。试航时雷达罩被海风吹落,砸坏了两架模型直升机。到了2022年“交付”的时候,海军验收时发现,这个航母没有安装阻拦索液压系统。意味着舰载机无法降落,也就是说,维克兰特号成了“直升机母舰”。

印度的骚操作之所以层出不穷,本质上就是技术乞丐的自我麻痹。

腐败基因

最后就是深入骨髓的腐败基因了。如果说技术和人才是印度军工的明伤,那种姓和腐败就是深入骨髓的暗疮。在印度的军工体系里,决定你能否造导弹的,不是智商或能力,而是姓氏和出身。国防部直属的52家军工厂里,有89%的高管都是婆罗门和刹帝利,贱民在核心研发岗的占比只有0.3%。印度国防的前总监曾表示:“我们三代人研究同一款火炮,不是因为技术传承,而是高种姓必须占着位置。”这种“血统论”直接催生了全球最野的军购腐败。

印度军购有三宝:砍价我不要,回扣不能少,亲戚必须饱。而且印度军购市场有个潜规则:合同金额的7%-15%必须作为回扣。从总理到上校,层层分赃早就成了明规则。

最有名的还是2016年,印度买法国的阵风战机,36架法国阵风战机的合同价高达90亿美元,比埃及同期采购价贵了92%。冷知识,莫迪亲戚开的中介公司,从中空手套走了750万欧元,迫使印度空军被迫砍掉了126架采购计划,只为凑钱支付天价。

而且印度军工的整个系统已经形成了“腐败闭环”:军方吃回扣→买天价进口货→挤压国产研发资金→技术更落后→更需要进口→回扣空间更大。在这个死循环里,印度军工每年需要砸进去300亿美元买装备,但是却连子弹生产线都需要进口。

当莫迪高呼“印度制造”时,他身后站着的,是6家亲属控制的军火中介公司,12个收取达索、洛克希德“咨询费”的基金会,200多个在海外拥有别墅的国防部官员,而这才是印度军工真正的敌人。

图片

结尾

其实印度把中国当成假想敌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他们也想学习中国的逆向研发。还是那句话,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看看中印对比就知道差距在哪了,中国拆解苏-27是真能逆向研发出歼-11,印度拆米格-21只会多出一堆螺丝钉,中国工程师追着外国专家问技术原理,印度工程师忙着改设计图,为了“让导弹看起来更威猛”,中国航母下饺子时连厕所的通风管都要测试20遍,印度航母第四次下水时甲板还在掉漆。

这种差距不是钱或时间能弥补的,而是一整套国家体系的溃败。当种姓制度锁死人才上升通道,当腐败成为军购标配,当“凑合能用”变成行业标准,印度的军工就只能永远活在PPT和阅兵式里。

技术改变世界,梦想创造未来。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三线合围,印度撑不住了?
一眼望不到头!巴铁“中式重炮”开赴前线
巴铁向印军猛烈开火 中式装备亮了
美航母在中东遇袭 英法德俄失声
女上尉开黑鹰“固执己见” 致66人无辜殒命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三线合围,印度撑不住了?
一眼望不到头!巴铁“中式重炮”开赴前线
巴铁向印军猛烈开火 中式装备亮了
美航母在中东遇袭 英法德俄失声
女上尉开黑鹰“固执己见” 致66人无辜殒命
中国29个重型合成旅 但“土豪旅”只有7个?
俄乌战争提醒了中国:8000辆59式坦克不能丢
巴基斯坦主动挂免战牌 枭龙是吃“素”的?
印巴罕见局面出现:中俄不动,美国就不动
“巴铁”紧急求援中国,再要100亿?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