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疯狂拆冰箱洗衣机芯片造导弹? | |
www.wforum.com | 2022-11-07 01:55:54 君清观察视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冷战中后期的苏联错过了晶体管革命。从那之后苏联以及俄罗斯就在军用电子设备上,相比于西方要差的远。90年代苏联解体之后,失去了财政支持的俄罗斯更加没有能力去在半导体上做开发了。这直接导致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之内,俄罗斯的军用装备都无法做到100%自行生产,他们需要从西方进口大量的电子设备来维持自家武器装备的战斗力。 比如说,在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爆发之前,俄罗斯就经常从法国和德国的手中进口芯片。但是自从俄罗斯夺取了克里米亚半岛之后,西方几乎对俄罗斯的电子设备进行了集体断供。因此在这场战争中,俄军的精确制导武器才非常缺乏。我们经常可以看见俄军先进战机挂着无制导航空炸弹去轰炸乌克兰目标的情况,结果自然是被大量击落。 在此次战争的前中期,有乌克兰境内的监控摄像头经常可以拍下非常奇葩的场面,那就是俄军每攻占一处地点之后,总是要把当地乌克兰居民带不走的冰箱,洗衣机甚至是显卡等洗劫一空,然后打包带回俄罗斯国内。因此就有西方的高官指责俄军,此举是为了拆掉这些家电中的芯片用以弥补军用芯片的不足。 除此之外,彭博社还声称,他们注意到苏联国家加大了欧盟家电的购买力度,为此他们认为这些电器随后可能会流入俄罗斯,电冰箱甚至是挤奶器都在俄罗斯境内被拆解,目的是帮助俄军收集里面的芯片和其他电子元件。 对此,俄罗斯“普罗普斯克”工业创新园区负责人特韦尔多赫列布驳斥称:首先,就算进口再多的家电,也无法满足俄军对于芯片和其他电子元件的使用需求。其次这在技术上非常复杂,而且没有意义,因为首先要安排供货,其次要进行拆卸,然后弄清楚里面是否有可用的东西,最后还要检查这些元件是否因为过热而损坏,这种成本是非常高昂的,完全得不偿失。 那么问题来了,这种做法在技术上可行吗?答案也是否定的。要知道用于普通家电中的芯片,绝大部分是8位或者是16位的单片机,只能够完成简单的数学运算、逻辑控制等功能,其成本不过几元人民币一片。 而俄罗斯目前导弹中使用的芯片绝大部分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生产的集成电路板,要知道导弹进行主动引导,一般是用惯性导航,地形匹配等方式,这些引导方式对于芯片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起码其中央处理器要有足够强的浮点运算能力。 如果说的更通俗易懂,惯性制导的方式就是通过速度乘以时间来计算距离,最后加上原始坐标和角度等信息来完成制导。如果想要导弹打击目标更加精确的话,就需要把速度和时间等值算的更加精确。因此惯性制导对于芯片的时钟精度要求是很高的,而且运算速度也不能太慢,速度过慢就会影响制导精度。 普通家电上的芯片绝对不可能有这种运算能力,毕竟其成本非常低下。在惯性导航中的稳定飞行阶段,如果不依赖制导系统的情况下运算频率比较低,这些芯片有可能还能胜任,但是在导弹发射初期和末段进行机动的时候,芯片的运算量就会大幅度增加,冰箱或者洗衣机上那种芯片每一秒能够完成3000次计算,就已经不错了。 如果这种芯片被装上导弹的话,那么导弹最多能够维持飞行不坠毁,但是打到什么地方就是个玄学问题了,俄军的下限还不至于低到这种程度。 |
|
![]() |
![]() |
相关新闻 |
![]() |
![]() |
阵风夜逃,中将撤职:这仗,巴铁赢在了体系 |
![]() |
数据碾压,实战惨败 苏-30与“枭龙”谁强? |
![]() |
印巴交火第4天 中国对上俄法以美4国 |
![]() |
点名中国!泽连斯基喊话各国别去红场阅兵 |
![]() |
巴方对印发出“核警告”前 和中方先通了电 |